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庄子》故事两则一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庄子》故事两则
一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二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一项是___
A.惠子相梁 相:做宰相
B.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国:国都
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游:游玩
D.请循其本 本:本心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
A.其名为鹓鶵 其如土石何
B.夫鹓鶵发于南海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C.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拔山倒树而来
D.我知之濠上也 辍耕之垄上
(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___
A.第一个文段,借鹓鶵的故事,辛辣地讽刺了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嘴脸,表现了庄子的功名利禄超然的态度。
B.鹓鶵的故事中,庄子用“鹓鶵”比喻高洁之士,用“腐鼠”比喻功名利禄,用“鸱”比喻醉心名利猜忌他人的小人,巧妙贴切,尖锐深刻。
C.第二个文段中,虽然惠子与庄子的性格、气质不同,但从辩论结果可见,他们对事物的思维方法与认识结论,是完全一致的。
D.庄子从鱼儿自由活泼的生命状态中,由衷地感到了愉悦,他坚持认为鱼儿快乐,其实是他自己愉悦心情的反映。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译文:___。
②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译文:___。
《庄子》故事两则
一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二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一项是___
A.惠子相梁 相:做宰相
B.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国:国都
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游:游玩
D.请循其本 本:本心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
A.其名为鹓鶵 其如土石何
B.夫鹓鶵发于南海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C.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拔山倒树而来
D.我知之濠上也 辍耕之垄上
(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___
A.第一个文段,借鹓鶵的故事,辛辣地讽刺了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嘴脸,表现了庄子的功名利禄超然的态度。
B.鹓鶵的故事中,庄子用“鹓鶵”比喻高洁之士,用“腐鼠”比喻功名利禄,用“鸱”比喻醉心名利猜忌他人的小人,巧妙贴切,尖锐深刻。
C.第二个文段中,虽然惠子与庄子的性格、气质不同,但从辩论结果可见,他们对事物的思维方法与认识结论,是完全一致的。
D.庄子从鱼儿自由活泼的生命状态中,由衷地感到了愉悦,他坚持认为鱼儿快乐,其实是他自己愉悦心情的反映。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译文:___。
②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译文: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A.句意为:惠子在梁国做宰相.相:做宰相
B.句意为:在国都中搜寻了三天三夜.国:国都.
C.句意为: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上游玩.游:游玩.
D.句意为: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本:最初.
(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A.①句意为:它的名字叫鹓雏.其:它的; ②句意为:又能把土石怎么样呢?其: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可译为“又”
B.①句意为:鹓雏鸟从南海起飞.于:从;②句意为:墨子先生听说这件事后,马上从鲁国动身前往.于:从.
C.①句意为: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却又问我.而:表转折,却.②句意为:掀翻山压倒树而来了.而:连词,表示修饰关系,不翻译..
D.①句意为:我说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之:代词,指代这件事.②句意为:停止耕种到田间高地上休息.之:动词,去、往.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A.正确;
B.正确;
C.错误;第二个文段中,虽然惠子与庄子的性格、气质不同,但从辩论结果可见,他们对事物的思维方法与认识结论,是完全不一致的.
D.正确.
(4)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句重点词语有:“或”,有人;“相”,做宰相.句意为:有人对惠子说:“庄子到魏国来,想(或就要)取代你做宰相.”
②句重点词语有:“从容”:悠闲自得;“是”,这.句意为: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
A.句意为:惠子在梁国做宰相.相:做宰相
B.句意为:在国都中搜寻了三天三夜.国:国都.
C.句意为: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上游玩.游:游玩.
D.句意为: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本:最初.
(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A.①句意为:它的名字叫鹓雏.其:它的; ②句意为:又能把土石怎么样呢?其: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可译为“又”
B.①句意为:鹓雏鸟从南海起飞.于:从;②句意为:墨子先生听说这件事后,马上从鲁国动身前往.于:从.
C.①句意为: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却又问我.而:表转折,却.②句意为:掀翻山压倒树而来了.而:连词,表示修饰关系,不翻译..
D.①句意为:我说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之:代词,指代这件事.②句意为:停止耕种到田间高地上休息.之:动词,去、往.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A.正确;
B.正确;
C.错误;第二个文段中,虽然惠子与庄子的性格、气质不同,但从辩论结果可见,他们对事物的思维方法与认识结论,是完全不一致的.
D.正确.
(4)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句重点词语有:“或”,有人;“相”,做宰相.句意为:有人对惠子说:“庄子到魏国来,想(或就要)取代你做宰相.”
②句重点词语有:“从容”:悠闲自得;“是”,这.句意为: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
看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左传》“颖考叔与郑庄公”的故事:郑庄公的母亲姜氏不喜欢郑庄公,宠爱郑庄公的弟弟段,段却据地叛乱, 2020-05-13 …
什么事物之间有着复杂的联系?例如蛇与庄稼:蛇和庄稼之间的相互联系本来是非常复杂的,但我们不怕麻烦, 2020-05-16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崔杼与庆封谋杀齐庄公。庄公死,更立景公,崔杼相之。庆封又欲杀崔杼而代 2020-06-23 …
英语翻译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 2020-06-27 …
阅读下文,解答问题。(12分)楚威王闻庄周贤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千金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 2020-06-30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崔杼与庆封谋杀齐庄公。庄公死,更立景公,崔杼相之。庆封又欲杀崔杼而代 2020-07-08 …
崔杼与庆封谋杀齐庄公。庄公死,更立景公,崔杼相之。庆封又欲杀崔杼而代之相。于是扌豕崔杼之于,令之争 2020-07-15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的题。(一)崔杼与庆封谋杀齐庄公。庄公死,更立景公,崔杼相之。庆封又欲杀崔杼而代之 2020-11-22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崔杼与庆封谋杀齐庄公。庄公死,更立景公,崔杼相之。庆封又欲杀崔杼而代之相, 2020-11-22 …
庄子故事两则中的多义词庄子往见之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于于是鸱得腐鼠子固非鱼也固 2020-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