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物理-->
某实验小组做“测平均速度”实验的情形如图所示,显示时间的数字钟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1)如果看小车的左侧来记录位置的话,甲位置对应的刻度是cm;(2)小车从甲位
题目详情
某实验小组做“测平均速度”实验的情形如图所示,显示时间的数字钟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
(1)如果看小车的左侧来记录位置的话,甲位置对应的刻度是______cm;
(2)小车从甲位置出发,经过乙位置和到达终点丙位置时对应的数字钟显示的时间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小车从甲到乙所用的时间为______s,计算得出小车在甲乙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cm/s,乙丙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cm/s,由此可判断小车是做______(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
(3)如果将该实验改到斜面上进行,应该选择坡度较______(“大”或“小”)的斜面.这样可以保证小车较小的速度,便于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1)如果看小车的左侧来记录位置的话,甲位置对应的刻度是______cm;
(2)小车从甲位置出发,经过乙位置和到达终点丙位置时对应的数字钟显示的时间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小车从甲到乙所用的时间为______s,计算得出小车在甲乙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cm/s,乙丙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cm/s,由此可判断小车是做______(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
(3)如果将该实验改到斜面上进行,应该选择坡度较______(“大”或“小”)的斜面.这样可以保证小车较小的速度,便于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所以甲图中小车的左侧对应的刻度是3.50cm;
(2)由图可知,小车从甲到乙用时t1=10:5:6-10:5:4=2s,运动路程s1=6.00cm-3.50cm=2.50cm,
则小车在甲乙段的平均速度:v1=
=
=1.25cm/s;
小车从乙到丙用时t2=10:5:10-10:5:6=4s,走的距离s2=8.00cm-6.cm=2.00cm,
则小车在乙丙段的平均速度v2=
=
=0.5cm/s;
因为小车前段路程运动快、后段路程运动慢,所以小车全程做的不是匀速运动,是变速直线运动(或减速直线运动).
(3)实验时,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样可以控制小车运动的速度,增加其运动时间,从而便于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故答案为:(1)3.50;(2)2;1.25;0.5;变速直线;(3)小.
(2)由图可知,小车从甲到乙用时t1=10:5:6-10:5:4=2s,运动路程s1=6.00cm-3.50cm=2.50cm,
则小车在甲乙段的平均速度:v1=
s1 |
t1 |
2.50cm |
2s |
小车从乙到丙用时t2=10:5:10-10:5:6=4s,走的距离s2=8.00cm-6.cm=2.00cm,
则小车在乙丙段的平均速度v2=
s2 |
t2 |
2.00cm |
4s |
因为小车前段路程运动快、后段路程运动慢,所以小车全程做的不是匀速运动,是变速直线运动(或减速直线运动).
(3)实验时,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样可以控制小车运动的速度,增加其运动时间,从而便于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故答案为:(1)3.50;(2)2;1.25;0.5;变速直线;(3)小.
看了某实验小组做“测平均速度”实验...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甲从A地到B地需xh,乙地从B地到A地需yh.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需要多少h相遇?某校 2020-04-27 …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且AB=12cm,BC=6cm,∠A=60,点E在CD上,且DE=4 2020-05-17 …
如图,矩形ABCD中,AD=3厘米,AB=4厘米,N为BC上一点,BN=1厘米,动点M从B点出发, 2020-06-04 …
一绳跨过一定滑轮,两端分别拴有质量为m和M的物体,M>m,M静止在地面上,当M自由下落H后,绳子才 2020-06-12 …
如图,点A、B分别表示的数是6、-12,M、N、P为数轴上三个动点,它们同时都向右运动.点M从点A 2020-06-13 …
如图,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M、N分别从D到A、从B到C,速度相同,E、F分别从A到B、从C 2020-07-04 …
如图,点A、B分别表示的数是6、-12,M、N、P为数轴上三个动点,它们同时都向右运动.点M从点A 2020-07-16 …
函数y=|log3x|的图象与直线l1:y=m从左至右分别交于点A,B,与直线l2:y=82m+1 2020-07-17 …
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D平行于BC,且AD>BC,BC=12cm.M、N分别从C、A同时出 2020-10-30 …
X、Y分别服从参数为(n,p)(m,p)的二项分布,通过计算求出X+Y的分布我用的方法Z=X+YP( 2020-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