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综合性学习学校开展诗词诵读活动,参加这项活动的有知名的研究毛泽东诗词的专家,听说他不仅要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还要请同学们回答问题。如果他问你下面这些问题,
题目详情
综合性学习
学校开展诗词诵读活动,参加这项活动的有知名的研究毛泽东诗词的专家,听说他不仅要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还要请同学们回答问题。如果他问你下面这些问题,你怎样回答?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阕,请写出上阕的最后一句。
(2)这首词的下阕是“惜”字统领下文,到哪句为止?请你把这个句子写下来。
(3)这首词上阕的前几句写了眼前的实景(现实景象),后几句写的是虚景(想象景象).请把写虚景(想象景象)的句子写出来。
(4)这首词下阕中的“略输文采”与“稍逊风骚”含义相同吗?请写出理由来。
(5)这首词上阕与下阕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分别是什么?(各写一种)
(6)请写出这首词中既是对偶又是比喻的句子。
学校开展诗词诵读活动,参加这项活动的有知名的研究毛泽东诗词的专家,听说他不仅要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还要请同学们回答问题。如果他问你下面这些问题,你怎样回答?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阕,请写出上阕的最后一句。
(2)这首词的下阕是“惜”字统领下文,到哪句为止?请你把这个句子写下来。
(3)这首词上阕的前几句写了眼前的实景(现实景象),后几句写的是虚景(想象景象).请把写虚景(想象景象)的句子写出来。
(4)这首词下阕中的“略输文采”与“稍逊风骚”含义相同吗?请写出理由来。
(5)这首词上阕与下阕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分别是什么?(各写一种)
(6)请写出这首词中既是对偶又是比喻的句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察的是初中阶段重点名篇《沁园春*雪》的结构.
解答此题,学生应回顾有关词的基本知识:①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牌;②词一般分两段,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段或分断较多的是极少数;③一般词的句式和句子都是固定的;④词的句式长短不齐,基本都是长短句.
(2)此题考查的是对这首词的理解与鉴赏.
《沁园春*雪》这首词,以“惜”字总领,展开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诗人于历代帝王中举出五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展开一幅幅历史画卷,定下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基调,饱含惋惜之情而又有批判.对于成吉思汗,欲抑先扬,在起伏的文势中不但有惋惜之极的意味,而且用了“只识”二字而带有嘲讽了.
(3)此题考查的是实景与虚景.
作答此题,学生应会区分实景与虚景,实景是实实在在的景物,虚境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景物.看雪景想晴日,自然“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就是虚景了.
(4)此题考查的是对词中字词含义的理解.
作答此题,学生需要理解整首词,进而理解关键字词的含义.
(5)此题考查的是文体知识--五种表达方式.
作答此题,学生需要清楚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①、记叙:直接将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记录下来就行了.
②、描写:将要描绘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主要有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等.
③、抒情:就是将作者内心的情感描写出来,比如表达一种喜悦的心情.
④、说明:用简明的语言描述一个事物的一些特征,说明文一定要真实最好不要胡编.
⑤、议论:这类文章有论点论据,写起来你自己要心里知道自己的论点是什么,然后用论据来润色论点.
清楚表达方式的概念之后,然后辨析.
(6)此题考查的是对偶和比喻这两种修辞的含义.
解答此题,学生需要清楚什么是对偶和比喻:对偶,就是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将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起来;而比喻则是比喻就是打比方),也叫譬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即用某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另一个事物或情境),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句,不仅字数相对结构相同,而且分别用了譬喻,所以就是这题的答案.
答案:
(1)分外妖娆.
(2)只识弯弓射大雕.
(3)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红装素裹”是核心句.)
(4)①含义相同.②“略输”与“稍逊”都是稍差之意,“文采”与“风骚”都指广义文化.
(5)描写;议论
(6)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解答此题,学生应回顾有关词的基本知识:①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牌;②词一般分两段,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段或分断较多的是极少数;③一般词的句式和句子都是固定的;④词的句式长短不齐,基本都是长短句.
(2)此题考查的是对这首词的理解与鉴赏.
《沁园春*雪》这首词,以“惜”字总领,展开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诗人于历代帝王中举出五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展开一幅幅历史画卷,定下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基调,饱含惋惜之情而又有批判.对于成吉思汗,欲抑先扬,在起伏的文势中不但有惋惜之极的意味,而且用了“只识”二字而带有嘲讽了.
(3)此题考查的是实景与虚景.
作答此题,学生应会区分实景与虚景,实景是实实在在的景物,虚境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景物.看雪景想晴日,自然“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就是虚景了.
(4)此题考查的是对词中字词含义的理解.
作答此题,学生需要理解整首词,进而理解关键字词的含义.
(5)此题考查的是文体知识--五种表达方式.
作答此题,学生需要清楚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①、记叙:直接将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记录下来就行了.
②、描写:将要描绘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主要有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等.
③、抒情:就是将作者内心的情感描写出来,比如表达一种喜悦的心情.
④、说明:用简明的语言描述一个事物的一些特征,说明文一定要真实最好不要胡编.
⑤、议论:这类文章有论点论据,写起来你自己要心里知道自己的论点是什么,然后用论据来润色论点.
清楚表达方式的概念之后,然后辨析.
(6)此题考查的是对偶和比喻这两种修辞的含义.
解答此题,学生需要清楚什么是对偶和比喻:对偶,就是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将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起来;而比喻则是比喻就是打比方),也叫譬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即用某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另一个事物或情境),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句,不仅字数相对结构相同,而且分别用了譬喻,所以就是这题的答案.
答案:
(1)分外妖娆.
(2)只识弯弓射大雕.
(3)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红装素裹”是核心句.)
(4)①含义相同.②“略输”与“稍逊”都是稍差之意,“文采”与“风骚”都指广义文化.
(5)描写;议论
(6)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看了综合性学习学校开展诗词诵读活动...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两个单项式是同类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它们的系数可以不同B.只要它们的系数相同C.只要它 2020-05-20 …
所有S都得是P与有S不适P这两个逻辑形式,它们A变项和逻辑项都相同B变项不同但逻辑长项相同C逻辑长 2020-06-06 …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 2020-06-21 …
读“荣禧堂”对联下款,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B.同乡/世 2020-06-29 …
在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中,如两个判断是互相矛盾的,那么它们 A.常项和变项都相同B在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 2020-11-02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同学们愤怒地揭露和控诉了“东突”对我们犯下的的滔天罪行。B.贾某除被责 2020-11-11 …
读“荣禧堂”对联下款,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B.同乡/世教 2020-12-01 …
操场环形跑道周长为400m,东东和乐乐一起去跑步,乐乐的速度为6m/s,东东的速度是4m/s.(1) 2020-12-22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部分排列恰当的一项是A.我们也有一些同志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反对、忘记甚至抛弃毛 2020-12-24 …
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丁丁和东东两个人在练习跑步,如果他们在同一点朝着不同的方向跑,那么25秒就相遇 2020-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