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僧人也不断东渡日本,沟通中日两国的文化,其中贡献最大的是鉴真和尚。鉴真,姓淳于,扬州人,生于六八八年(垂拱四年)
(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僧人也不断东渡日本,沟通中日两国的文化,其中贡献最大的是鉴真和尚。鉴
真,姓淳于,扬州人,生于六八八年(垂拱四年),他对于律宗有很深的研究,在扬州大明寺
讲律传戒。他应日本圣武天皇的约请东渡日本,经过六次努力,历尽艰险,“频经炎热”,双
目失明,终于在七五四年(天宝十三年)携同弟子到达日本,时已年近七旬。鉴真把律宗传
到日本,同时还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传授给他们。日本现存的唐招提寺,就是鉴
真及其弟子创建的,它对日本建筑艺术有重要影响。该寺至今还收藏着鉴真和尚的坐像,这
是唐代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纪念物。鉴真精通医学,尤精本草,他虽双目失明,但能以鼻嗅
分辨各种药物,对日本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北京宣武门附近,有一座古老的天主教堂,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教堂
的创建人是耶稣会传教士.意大利人利玛窦。利马窦在中国传教时,采用中国的服饰礼仪,
主张将孔孟之道和宗法敬祖思想同天主教教义相融合。他研读“四书五经”,并作拉丁文释义
和注释。他借用中国原有的敬神名称,将基督教会所敬拜的神译为“天主”。他利用西方科学
知识结交名流显贵,发展了众多的信徒。利玛窦死后葬在北京,同一墓地还葬有德国传教士
汤若望.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他们都是耶稣会传教士。
——岳麓书社《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三
材料四 到一八七五年左右,教会学校总数约增加到八百所,学生约二万人,其中基督教传教士开办的约有三百五十所,学生约六千人,其余均为天主教开设。这个阶段的教会学校仍以小学为主,但已有少量教会中学出现,约占总数的百分之七,女学校也有所增加。
从一八七五年到一八九九年止,教会学校总数增加到约两千所左右,学生增至约四万名以上。
中学约占百分之十,开始出现大学,实际上都是在中学基础上添加的大学班级,大学生总数
不到二百名。天主教仍以小学教育为主,也有少数中学;基督教中学有明显的增加,大学也
逐渐地在形成之中。
——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
(1)根据材料一概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利玛窦在中国顺利传教的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教会学校在中国的开设。(10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宗教往来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作用的认识。(4分)
(1)①促进了佛教在日本的传播。(2分)②促进了日本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的发展。(2
分)③促进了日本医药学等科技的发展(2分)④增进了日本对中国文化(唐文化)的了解和
向往。(2分)
(2)①用西洋器物引起皇帝及官绅们的兴趣。(2分)②广泛结交朝野人士。(2分)③语言、
装束、礼仪等顺应中国的习惯。(2分)④介绍西方科学技术。(2分)⑤融合东西方思想文化。
(2分)
(3)①侵犯了中国的教育主权,占领了中国的教育阵地。(2分)②扩展了教会势力,培养了
传教助手,便利了列强的政治.经济.文化侵略。(2分)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文化教育的发
展。(2分)④有利于中国妇女的解放和社会风气的改进。(2分)⑤培养的各方面人才促进了
中国的近代化。(2分)
(4)①宗教往来会导致人类文明的冲突。(1分)②宗教往来能促进人类文明的接触与传播了解与交流、融合与发展。(3分)
略
初中分式题求助分子:(1^4 + 1/4)(3^4 + 1/4)(5^4 + 1/4)...(19 2020-05-16 …
请在古诗长廊中分别题写含有下列事物的诗句有鸟,花,虫,树 2020-06-20 …
语文中分析题目妙处的题怎么答 2020-07-21 …
高数题目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60分。)题面见图片A.B.C.D.满分:6分2.题面见图片A. 2020-11-01 …
100积分2题,用一根48厘米长的铁丝做成一个正方体的框架.用硬纸糊在六个面上,至少要用硬纸板多少平 2020-12-05 …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80篇五年级《倾听鸟语》中的2题怎么做? 2020-12-17 …
《暮江吟》描写的傍晚月亮在天空的哪一方?芳草萋萋鹦鹉洲的前半句是什么?答对1题给2分,2题4分…… 2020-12-18 …
一道初中分式题嗯要包括思路和过程的完整答案若x^2-3x+1=0求(x^2)/(x^4+x^2+1) 2020-12-22 …
100分2题2000年底,张先生将10万元资金投入股市.2001年底盘算时.略有收益,由于购房需要. 2020-12-30 …
某选手要回答10道题,题目是这样产生的;从大会准备的15个题中选3题,从现场观众提出的20个问题中选 2021-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