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独乐园记司马光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若与众乐乐。”此王公大人之乐,非贫贱者所及也。孔子曰:“饭蔬食饮水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独乐园记

司马光

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若与众乐乐。”此王公大人之乐,非贫贱者所及也。孔子曰:“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颜子“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此圣贤之乐,非愚者所及也。若夫“鹪鹩 巢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 ”,各尽其分而安之。此乃迂叟 之所乐也。

熙宁四年迂叟始家洛 ,六年,买田二十亩于尊贤坊北关,以为园。其中为堂,聚书出五千卷,命之曰读书堂。堂南有屋一区,引水北流,贯宇下,中央为沼,方深各三尺。 疏水 五派注沼中若虎爪自沼北伏流出北 阶悬 注庭中若象鼻自是分而 二渠 庭四隅会于西北而出命之曰弄水 。堂北为沼,中央有岛,岛上植竹,圆若玉玦,围三丈,揽结其杪,如渔人之庐,命之曰钓鱼庵。沼北横屋六楹,厚其墉茨,以御烈日。开户东出,南北列轩牖,以 凉飔,前后多植美竹,为清暑之所,命之曰种竹斋。沼东治地为百有二十畦,杂莳草药,辨其名物而 之。畦北植竹,方若棋局,径一丈,屈其杪,交相掩以为屋。植竹于其前,夹道如步廊,皆 蔓药覆之,四周植木药为藩援,命之曰采药圃。圃南为六栏,芍药、牡丹、杂花,各居其二,每种止植两本,识其名状而已,不求多也。栏北为亭,命之曰浇花亭。洛城距山不远,而林薄茂密,常若不得见,乃于园中筑台,构屋其上,以望万安、轩辕,至于太室,命之曰见山台。

迂叟平日多 堂中 读书 ,上 圣人,下友群 之源,探礼 。自未始有形之前,暨四达无穷之外,事物之理, 集目前。所病者,学之未至,夫又何求 人,何待于外哉!志倦体疲, 投竿取鱼,执纴 采药,决渠灌花,操斧伐竹,濯热盥手,临高纵目,逍遥 相羊 (徘徊,盘桓),惟意所适。明月时至,清风自来,行无所牵,止无所框,耳目肺肠,悉为己有。踽踽焉,洋洋 ,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因合而命之曰独乐园。

或咎迂叟曰:“吾闻君子之乐必与人共之,今吾子独取于己,不以及人,其可乎?”迂叟谢曰:“叟愚,何得比君子?自乐恐不足,安能及人?况叟之所乐者薄陋鄙野,皆世之所弃也,虽 以与人,人且不取,岂得强之乎? 必也有人肯同此 再拜而献之矣,安敢 之哉!

【注释】①鹪鹩(jiāo liáo):一种鸟。②“若夫”四句:语出《庄子·逍遥游》。③迂叟:作者自称。④熙宁四年(公元 1071年),作者在政治上失意,便退居洛阳,全力编修《资治通鉴》。⑤纴(rèn):纺织。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 凉飔      迎取

B.辨其名物而 之   为……做标志

C.事物之理, 集目前 借取

D.虽 以与人     推让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3.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作者“独乐”情趣的一组是(  )

①颜子“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

②行无所牵,止无所框,耳目肺肠,悉为己有

③开户东出,南北轩牖,以延凉飔

④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执纴采药

⑤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

⑥今吾子独取于己,不以及人,其可乎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④⑤    D.①③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引用孟子、孔子的语句,意在说明“王公大人之乐”、“圣贤之乐”是高尚的,而作者自己的“独乐”是迂腐庸俗的。

B.本文记述了独乐园的布局,既有方位介绍,又有形状描摹,并依据区域的景观特点或功能命名,突出了“独乐园”命名之寓意。

C.作者在此小园中悠闲自得,生活内容丰富,时而在“读书堂”思考事理,时而在庭院中钓鱼浇花、登高望远,其乐胜于园外之乐。

D.作者以问答形式说明自己并非不想推让于人,而是别人不肯同此乐,所以才独享其乐,这就委婉地表达了抑郁不得志的情怀。

5.断句和翻译。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疏 水 为 五 派 注 沼 中 若 虎 爪 自 沼 北 伏 流 出 北 阶 悬 注 庭 中 若 象 鼻 自 是 分 而 为 二 渠 绕 庭 四 隅 会 于 西 北 而 出 命 之 曰 弄 水 轩。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迂叟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源,探礼乐之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必也有人肯同此乐,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C 
解析:
“举”此处是“全部”的意思。 2.B 
解析:
A项,第一个“以”是介词,“用”; 第二个“以”是连词,“因为”。B项,两个“于”都是介词,“对”。C项,第一个“则”是连词,“就”;第二个“则”是连词,“却”。D项,第一个“焉”是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第二个“焉”是代词,“它”。 3.C 
解析:
①句是讲颜回的;③句是描述了居住的环境;⑥句是别人责备“我”的话。 4.A 
解析:
“意在说明……而作者自己的‘独乐’是迂腐庸俗的”表述不恰当。 5.(1)疏水为五派/注沼中/若虎爪/自沼北伏流出北阶/悬注庭中/若象鼻/自是分而为二渠/绕庭四隅/会于西北而出/命之曰弄水轩。 (2)①我平日大多在读书堂中读书,上以先哲圣人为老师,下以诸多贤人为朋友,究查仁义的源头,探索礼乐的开端。 ②如果有人愿意(与我)同享这种快乐,那么我就非常感激并且把它奉献出来,怎么敢专享这种快乐呢?  
【参考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不如与别人一起欣赏快乐;与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不如与众人一起欣赏快乐。”这是王公贵族的快乐,不是贫贱的人所能得到的。孔子说: “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睡觉,快乐就在其中。”颜回“一竹篮饭,一瓢子水 ”,“不改变他的乐趣”。这是圣贤的快乐,不是愚笨的人所能得到的。像那鹪鹩在林中筑巢,不过占据一根树枝;鼹鼠到河中饮水,不过喝饱肚子。(它们)各尽自己的本分而习惯于它。这是迂叟我所追求的快乐。 熙宁四年我才定居洛阳,六年,在尊贤坊北关买了二十亩田作为家园,它的中间建造了厅堂,堂中集中了五千卷以上的书,命名为 “读书堂”。读书堂的南边有一处屋子,引水往北流从屋下穿过。水中间建成水池,方圆和深度各为三尺。疏导水流分五股注入水池中,(形状)像老虎的爪子;从水池的北面隐蔽流出北面的台阶,悬空注入庭院下面,(形状)像大象的鼻子;(水)从这里又分为二条小渠环绕庭院的四角,然后在西北面汇合流出,命名为 “弄水轩”。厅堂的北面又有一个水池,中间有岛,岛上种了竹子,(岛)像玉玦一样呈圆形,环绕有三丈方圆,将竹梢收拢打成结,像打鱼人的草屋,命名为 “钓鱼庵”。水池的北面有六间并排的屋子,加厚了它的墙壁和屋顶来抵御烈日。开门往东,南北排列着平台和窗子,来迎取凉风。前后多种植美丽的竹子,作为消暑的所在,命名为“种竹斋 ”。水池的东边,整治出一百二十畦田,错杂地种植着花草药材,辨别它们的种类名称,给它们(挂上字牌)作为标志。畦的北面也种了竹子,像棋盘一样呈方形,直径一丈左右,弯曲它的顶梢,使它交错通达遮蔽成为屋子。在它的前面种上竹子,形成像步廊一样的夹道,都用藤蔓芍药等覆盖着它,四周种植草木芍药等作为藩篱,命名为 “采药圃”。药圃的南面有六个围栏,芍药、牡丹、杂花各占二个,每种(花)只种了两丛,(为了)辨识它的名称形状罢了,不求多种。围栏的北面有个亭子,命名为 “浇花亭”。洛阳城距山不远,但树木茂密,常常像看不到山,于是在园中砌筑高台,在上面修建屋子,来眺望万安、轩辕,以至于还能看到太室山,命名为“见山台”。 我平日大多在读书堂中读书,上以先哲圣人为老师,下以诸多贤人为朋友,究查仁义的源头,探索礼乐的开端。从天地开辟之前 (的历史),到四面八方无穷之远,事物的原理,全部集中到眼前。所担忧的是学未有所成,对人又有什么祈求,对外又有什么期待呢?神志倦怠了,身体疲惫了,就手执鱼竿钓鱼,撩着衣襟采摘药草,挖开渠水浇灌花草,挥斧头砍竹子,用热水洗手,登临高处纵目远眺,逍遥自在徜徉漫游,只凭着自己的意愿行事。明月按时到来,清风自然吹拂,行走无所牵挂,止息无所羁绊,耳目肺肠都是自己的。一个人孤独而舒缓,自由自在,不知道天地之间有什么快乐可以替代这种快乐。于是合起来命名为“独乐园”。 有人责备我说:“我听说君子的快乐必定和别人共享,现在您只为自己获得满足却不推及别人,这难道可以吗? ”我抱歉地说:“我愚笨,怎么能够比得上君子,自己快乐唯恐不足,怎么能够顾及别人?何况我所感受的快乐粗俗低下,都是世上人所抛弃的东西,即使推让给别人,别人尚且不要,难道能够强迫他们(接受)吗?如果有人愿意(与我)同享这种快乐,那么我就非常感激并且把它奉献出来,怎么敢专享这种快乐呢?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帮忙翻译下篇文言文,急用的(原文)宣王号射,说人之谓已能用强弓,其实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  2020-05-14 …

古文里“非龙,非螭,非虎,非罴”这四种动物预示着什么《六韬文师第一》的前两段记载:文王将田,史编布  2020-06-16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  2020-06-18 …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毕训咸《咏史诗》序张惠言①古之为学,非博其闻而已,必有所用之。古之为文,非华其  2020-06-18 …

文言文阅读:1.宣王好射齐宣王好射,1.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2..以示左右,左右  2020-06-27 …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下列各题。宣王好射,说①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②.以示左右,左右皆  2020-06-27 …

宣王好射的个别字词解释原文: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  2020-06-27 …

以下是什么意思:1.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2.在目力之所及之所不及的天下。以下是  2020-07-07 …

《诗经》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反映了西周时期()A.周王只拥有都城及周围  2020-07-07 …

文言文翻译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曰  2020-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