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费孝通:“自将磨洗认前朝”(张冠生)作为一位具有国际声望的学者,一名在中国人类学、社会学界领跑了半个多世纪的学术健将,跑上最后一段路的时候,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费孝通:“自将磨洗认前朝”(张冠生)

作为一位具有国际声望的学者,一名在中国人类学、社会学界领跑了半个多世纪的学术健将,跑上最后一段路的时候,费先生说了一句话:八十岁了,才知道八岁的时候该看什么书。费先生认为自己从幼年时就接受新学教育,欠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训练。生命的最后几年,他下功夫“补课”,很多内容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

费先生把《论语》放在手边,带到实地调查的路上。他写怀念恩师的文章,从《论语》中找到了题目:人不知而不愠。顺着《论语》精神脉络的延伸,他读起了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国史大纲》……费先生从精神上感到了钱先生的亲切,感到作者在向他走来。他回忆说,钱先生先后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教书的时候,自己也正好在这三个地方,但是两人一直没有交往上。

直到进入21世纪,到了暮年,为了补课,费先生看起了钱先生的书,越读越觉察出彼此思想上的亲近、想法上的相通。比如,钱先生是个热衷于“天人合一”的学者。费先生也认为,在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上,“天人合一”是最好的表达方式。他觉得,用钱先生主张的“天人合一”去思考东西文化的差别,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费先生想写写钱穆,写自己何以如此晚了才好好读起钱穆的著述,想到的题目仍出自《论语》:有朋自远方来。

大体是在同时,费先生又读陈寅恪。费先生表达过对陈先生生性耿直、坦荡的仰慕,称道陈先生继承了旧知识分子“士可杀不可辱”的劲头,深为陈先生没有熬过“文革”而惋惜。费先生说,读陈寅恪的书,想到了一个词,叫“归宿”。他自问:陈先生的归宿是“前朝”,自己的归宿是哪里呢?恍然间,心底冒出了“自将磨洗认前朝”的诗句。他想再写一篇《学而时习之》。

费先生的“学而时习”之所,在书房,也在田野。他去调查太湖水的污染、治理、开发情况,走到了宜兴。在著名的紫砂村的一个农户家,他饶有兴致地观看紫砂壶的手工制作过程。看着工作台上壶身的旋转,费先生目光里是由衷的羡慕,他轻声问那女工:“你收不收老徒弟呀?我想学,这工作多好啊!”

在无锡,市长拿着费先生赠阅的新著问:费老,您的书里的例子和数据,都是怎么来的?费先生说:“都是我走到实地一点一点问出来的。我的老师遍天下啊。”

太湖调查工作结束了,回北京的火车上,费先生还在想太湖。他说:

我在想“太湖精神”,想了八个字:汇纳百川,润泽万民。我想多懂一点水……太湖就是这样。过去水多好啊,润泽万民,没有去想让人感激。有时候,不光没有感激,还要污染它。可是太湖并没有因为被污染而停止润泽万民。水的品行多好啊。

有人建议费先生把想法写成文章。费先生谈兴更高,从写文章说到教书:

教授的本领在旁白。写了文章,拿到课堂上去念,不算稀奇。要用旁白把正文里没有讲出来的东西烘托出来,提高一步。旁白比正文好。正文的写作常受拘束。光有正文,传达不出旁白的东西。有的教授只能上课念讲义,那成什么教授啊。要会旁白才好。

类似的微言大义,费先生有很多。说者有意,也希望听者有心,能听懂那些不宜说破、不想说破、不能说破的话头中藏着的正文和旁白。有机会常听费先生说话,可以体会到一种智慧的快乐,是上好的课堂。正文精彩,旁白更妙。

费先生的绝妙旁白,来自他的聪明,也来自他的用功。出门调查一圈,随身带的小本子上就多出好多题目:新城加旧城;生态循环;效应交织;垃圾处理;农民要读书;现代化的负效应;做人之道;为别人着想;调适自己的感情;感受别人的感受;规矩与出格……一个个题目活跃着费先生的脑细胞。不久,就有新的正文、新的旁白。

费先生有个特殊的本领,晚上躺下后,能把白天里写的文字在大脑“屏幕”上很完整地过上一遍,琢磨哪里欠缺,需要补充;何处不妥,有待修改。同时,他也能把尚未落笔的腹稿显示在大脑“屏幕”上。在这个天地里,他劳作,他快乐,他年轻,他灵动,他左右逢源,神思如涌。精神上可以为友的贤者,一个个向费先生走来。孔夫子、钱穆、陈寅恪、费达生、吴文藻、潘光旦、梁漱溟、储安平、李慎之……费先生也以奉为上宾的心情向他们一个个迎去,倾心长谈。                摘自《晴耕雨读》,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费孝通和钱穆一样主张“天人合一”,认为在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上,“天人合一”是最好的表达方式,用“天人合一”去思考东西文化的差别,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B费孝通把《论语》放在手边,带到实地调查的路上,他不论是写怀念恩师的文章,还是写怀念故友的文章,文章的题目都是从《论语》中寻找到的。

C“八十岁了,才知道八岁的时候该看什么书”,费孝通从小接受新学教育,欠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训练,人生最后几年,他专门补习中国传统文化这门课。

D费孝通搞研究的地点,不光在书房,还在田野,他搞实地调查,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面记录了好多调查过程中想到的题目,这主要表现了费先生的聪明。

E费孝通除了向钱穆、陈寅恪等人学习,还深入民间向人民群众学习,这不仅体现了韩愈倡导的“圣人无常师”,也体现了一代学者的广阔胸襟和治学精神。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费孝通身上有哪些具体体现?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语文
作业帮用户2017-03-04 举报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费孝...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数学题急!一只兔子跑出60步后,一条狗从原地出发去追它.以知狗的步子大,它跑2步的路程等于兔子要跑  2020-05-14 …

求就!(方程或比例知识解)!一只兔子跑出60步后,一只狗从园原地出发追他.已知狗步子大,他跑2步等  2020-05-16 …

中国科学考察队来到非洲草原考查,观察如下现象:一只饥饿的猎豹在追赶48米远处一只奔跑的羚羊.已知猎  2020-06-13 …

有一只猫发现离它10步远的前方有一只奔跑的老鼠,马上紧追.猫的步子大,它跑5步的路程,老鼠要跑9步  2020-06-2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费孝通:“自将磨洗认前朝”作为一位具有国际声望的学者,一名在中国人类  2020-06-27 …

用方程解题甲、乙两人练习跑步,通一地点出发,甲每分钟跑250米,乙每分钟跑200米,甲因找鞋笔乙晚  2020-07-09 …

小红同学用一只小直流电动机制作了一台汽车模型,装上电池小汽车就能在地上快速地奔跑.它是利用通电线圈在  2020-11-0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费孝通:“自将磨洗认前朝”(张冠生)作为一位具有国际声望的学者,一名在中国  2020-11-15 …

在我校2003年的田径运动会上。2004级13班学生通力合作,一举打破了我校男子4×100米接力赛记  2020-12-05 …

在我校2003年的田径运动会上.2004级13班学生通力合作,一举打破了我校男子4×100米接力赛记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