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2010•内江三模)如图所示,固定在上、下两层水平面上的平行金属导轨MN、M′N′和OP、O′P′间距都是l,二者之间固定两组竖直半圆形轨道PQM和P′Q′M′,两轨道间距也均为l,且PQM和P′Q

题目详情
(2010•内江三模)如图所示,固定在上、下两层水平面上的平行金属导轨MN、M′N′和OP、O′P′间距都是l,二者之间固定两组竖直半圆形轨道PQM和P′Q′M′,两轨道间距也均为l,且PQM和P′Q′M′的竖直高度均为4R,两个半圆形轨道的半径均为R.轨道的QQ′端、MM′端的对接狭缝宽度可忽略不计,图中的虚线为绝缘材料制成的固定支架,能使导轨系统位置固定.将一质量为m的金属杆沿垂直导轨方向放在下层金属导轨的最左端OO′位置,金属杆在与水平成θ角斜向上的恒力作用下沿导轨运动,运动过程中金属杆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当金属杆通过4R距离运动到导轨末端PP′位置时其速度大小vP=4
gR
.金属杆和导轨的电阻、金属杆在半圆轨道和上层水平导轨上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阻力,以及整个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均可忽略不计.

(1)已知金属杆与下层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金属杆所受恒力F的大小;
(2)金属杆运动到PP′位置时撤去恒力F,金属杆将无碰撞地水平进入第一组半圆轨道PQ和P′Q′,又在对接狭缝Q和Q′处无碰撞地水平进入第二组半圆形轨道QM和Q′M′的内侧,求金属杆运动到半圆轨道的最高位置MM′时,它对轨道作用力的大小;
(3)若上层水平导轨足够长,其右端连接的定值电阻阻值为r,导轨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杆由第二组半圆轨道的最高位置MM′处,无碰撞地水平进入上层导轨后,能沿上层导轨滑行.求金属杆在上层导轨上能滑行的最大距离.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导体棒加速过程中,重力和支持力不做功,只有拉力和摩擦力做功,拉力做功为W1=F•4R•cosθ,摩擦力为Ff=μFN=μ(mg-Fsinθ),
故摩擦力做功为W2=-μ(mg-Fsinθ)•4R
根据动能定理W=△Ek,有F•4R•cosθ−μ(mg−Fsinθ)•4R=
1
2
mvP2
解得F=
(2+μ)mg
cosθ+μsinθ

(2)设金属杆从PP′位置运动到轨道最高点位置MM′时的速度为v1,此过程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1
2
mvP2=4mgR+
1
2
mv12
解得v1=
8gR

设金属杆MM′位置所受轨道压力为FM,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mg=m
v12
R

解得FM=7mg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金属杆对轨道压力的大小F′M=7mg
故金属杆运动到半圆轨道的最高位置MM'时,它对轨道作用力的大小为7mg.
(3)金属杆在上层导轨上滑行时由于安培力作用而最终静止.设运动时间为△t
根据动量定理BIL•△t=mv1
即Blq=mv1
q=
mv1
Bl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
.
I
.
E
r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
.
E
△Φ
△t
Blx
△t

q=
.
I
•△t=
Blx
r

由此可得x=
mr
8gR
B2l2

答:(1)金属杆所受恒力F的大小为
作业帮用户 2016-11-17 举报
问题解析
(1)直线加速过程,受到拉力、重力、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对直线加速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列式求解;
(2)导体棒沿着圆弧型光滑轨道上滑过程,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根据守恒定律列式求解出最高点速度,然后根据向心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出导体棒所受压力,最后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求解棒对轨道的压力;
(3)对减速过程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动量定理列式后联立求解.
名师点评
本题考点:
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向心力;动能定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考点点评:
本题关键是明确导体棒运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情况,然后多次运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列式求解.
我是二维码 扫描下载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