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雄浑之美俞汝捷在昔人眼中,“雄浑”作为一种风格,或一种美的表现形态,几乎是高不可攀的。《诗品皋解》曾说:
题目详情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雄浑之美 俞汝捷 在昔人眼中,“雄浑”作为一种风格,或一种美的表现形态,几乎是高不可攀的。《诗品皋解》曾说:“文中惟庄马,诗中惟李杜,足以当之。”范围小得可怜。西方美学中有个与“雄浑”比较相近的范畴,叫做“崇高”,按照康德的见解,艺术领域并不存在“崇高”;它,仅仅表现在自然界。然而,前一种至少遗漏了词中的苏辛,忘却了屈原、陆游;就后一种而论,既然艺术是生活(包括自然界)的再现,生活中可以有崇高,艺术何以独无?不过,康德对崇高现象的分析仍有精到之处。根据他的分析,崇高引起的感觉和通常所说的美感很不一样。它不是那种直接的单纯的快感,而是一种生命力暂时受到阻遏而后洋溢迸发的振奋感。崇高的事物以其巨大的威力常常显得很可怕,但又并不是加害于人,所以结果在我们心中唤起的就不是恐惧,而是勇气和自豪。雄浑之美怕也就是这么回事。 小说的雄浑,在内容上总是与一种严重的社会冲突或人与自然的冲突联结在一起;而在形式上往往与宏伟的结构密切相关。前者,使人在惊心动魄的斗争面前对正义的力量、高尚的精神肃然起敬;后者,则使人好像面临巍峨的大厦而慨然兴叹。 雨果的《九三年》很雄浑,这是因为它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革命与反革命两种力量的生死决战为题材,既写了人与自然的搏斗,更写了人与人的较量,其中更表现出了强烈的人道色彩。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则不然,它没有什么扣人心弦的场面,而以音乐般的气氛和情绪取胜。它也写冲突,却并非战争中你死我活的搏斗,而是一个具有崇高心灵的音乐家与庸俗环境的对抗以及他自己内心经历的斗争。作者崇拜贝多芬,他的作品也同贝多芬的英雄性乐曲一样,表现着这样一种进程:从黑暗到光明,通过斗争走向胜利!小说描写克里斯朵夫艰难奋斗的一生,一步一步将读者引向雄浑高远之境。 康德把崇高分为“数量的”和“力量的”两种。“数量的崇高”系指体积的无限大。虽然他把崇高局限于自然界,但艺术中同样存在一个“体积”问题。宏伟的结构本身就使人感到壮美和雄浑。譬如,西欧美术史上,没有哪个画家能比米开朗琪罗更雄浑,而米氏的壁画名作《创世纪》之所以令人起庄严雄伟之感,显然与其巨大而辉煌的结构分不开。 对于大部头长篇小说来说,宏伟的结构更是通向雄浑的必由之路。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以法俄战争为背景,它的结构宏大而又严密,反映的社会生活极其广阔,而且布下好几条爱情线索。但所有这一切都直接间接地与战事交织在一起,人生的悲欢离合无不与战场的风云变幻息息相关。 历来人们对雄浑或崇高的具体解释也许纷纭有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认为它是一种高格调、高境界。 (节选自《小说24美》) 小题1:下列关于小说的雄浑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 D 小题2: D 小题3: C |
|
看了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①在现实生活中,丑使人不快和让人生憾,而美学之为美感之学,是要让任何 2020-05-16 …
英语翻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2020-06-18 …
扩写一段文字用一些精致的形容词,适当的修辞加以扩写,使之成为一段优美文字“太湖美,太湖美,美就美在 2020-06-21 …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王国维写了一篇专论艺术形式美的美学 2020-06-26 …
阅读《梁王嗜果》一文,完成练习。梁王嗜果,使使者求诸吴。吴人予之橘,王食之美。他日又求焉,予之柑, 2020-06-28 …
英语翻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 2020-06-30 …
《史记》中“可成美尧之功”中“美”字作什么词用,如何翻译?史记:尧崩,帝舜问四岳曰:“有能成美尧之 2020-07-03 …
对一战后美国经济表述不正确是()A.战后美国为世界上最大债权国B.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资本输出国C 2021-01-08 …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但美国家长们担心自己的孩子拥有太多的钱而对其成长不利,担心孩子因过 2021-01-15 …
故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 2021-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