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黎庶昌独特外交的内容、特点以及意义?

题目详情
黎庶昌独特外交的内容、特点以及意义?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黎庶昌独特外交风格——文化外交,即以文化为纽带, 通过深切体察驻在国情况,了解驻在国的文化.在这个基础上努力做到彼此认同,再以这种认同感为基础,与驻在国人士建立深厚的友谊,以期达到外交目的.黎庶昌的文化外交风格并不是一蹴而就地形成.也经历了一个逐步形成发展并且成熟的过程.未出国前,黎庶昌受社会舆论和儒家“夷夏之辩”的影响.视西方各国为不文明的“夷狄” 之邦.在出使西洋过程中,黎庶昌目睹了各国政教民俗、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实况.不仅使他大开眼界,而且逐步消除了视之为“夷狄”的成见.对其政治的民主、文明的昌明、科技的发达以及经济的繁荣,进而产生向往倾慕之情.这一时期,黎庶昌以其实际行动来证明了他的文化外交风格.即编撰了《西洋杂志》形成了文化外交的雏形.而在任日本公使之时,黎庶昌与日本的朝野文士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日本研治汉学的朝野文士对黎庶昌的学问、道德和文章都十分景仰.以能与黎庶昌结识为荣.纷纷将诗文集请黎庶昌审正,赐序.黎庶昌对日本文士热情接待,坦诚倾谈.与不少人结成了莫逆之交.并从中获取了一些可贵的外交事务情报.这一时期,黎庶昌的文化外交表现得特别成熟而且有实效.黎庶昌的文化外交!是在当时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作为这一外交风格的缔造者,黎庶昌来说!他自始至终都是以一个文人的姿态充当外交使节.本着“经世致用”的目的,去游历西欧各国以及日本.在游历过程中,他以一个文人独有的眼光侧重于驻在国的国政民俗、社会生活、交通途径、风土人情.黎庶昌之所以考察这些,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对于一个文人外交家来说,手中最直接的武器便是对于本国以及他国文化的掌控能力.这样,就更应该在对待外交事务中掌握驻在国的文化,以期达到相互认同,圆满地完成外交事务.
  正是这样一种文人气质,铸就了黎庶昌的文化外交风格.黎庶昌的文化外交风格之所以能成功也有其必然原因.
  首先,黎庶昌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千年未有之大变局.1840 年西方的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为了救亡图存,必须了解天下大事,使自己对迅速变化的世界由无知变为有知. 这个大势就包括世界地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尤其是后者,在内,掌握这一大势可以试图使用各种方法.黎庶昌在这种时代的召唤之下,走出国门,为其创立文化外交风格提供了客观条件.
  第二,就黎庶昌个人来说,他是一位学识渊博,力主“经世致用”的学者.他具备厚重的儒家文化的积累.同时,眼光开阔,极富远见.他以自己的学术成就和文名得到驻在国的钦佩;以其高尚的品格获得了驻在国的友情和敬爱.为其创立文化外交风格提供了主观条件.
  第三,黎庶昌的文化外交之所以在欧洲初见端倪,而在日本表现得特别成熟而且有实效.其根源在于西欧文化是与中华文化相互抵制的.对 于一种不同于中国文化的西欧文化,黎庶昌只能从最表面,最表象的事物入手.希望掌握其精华,为我所用.所以黎庶昌首先尊重西欧文化,继而了解西欧文化.在其《西洋杂志》一书中详细记载了西欧各国的文化以及风俗,但未与上层建立亲密关系,而在与中国文化同宗同源的日本,黎庶昌的文化外交开花结果.日本自汉唐以来,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极大,加之,当时的日本学术文化界仰慕华风的余温尚存!这一切都成为黎庶昌的文化外交产生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