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 乃 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 之 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 而 归之千馀家,立为吴太伯。太伯卒,无子,弟仲雍立,是为吴仲雍。
大凡从太伯至寿梦十九世。寿梦立而吴始益大,称王。寿梦有子四人,长曰诸樊,次曰馀祭,次曰馀眜,次曰季札。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于是乃立长子诸樊,摄行事当国。王诸樊元年,诸樊已除丧,让位季札。季札谢曰:“曹宣公 之 卒也,诸侯与曹人不 义 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矣’。君义嗣,谁敢 干 君!有国,非吾节也。札虽不材,愿附于子臧之义。” 吴人固立季札,季札弃其室而耕,乃舍之。
十三年,王诸樊卒。有命授弟馀祭,欲传 以 次,必致国于季札而止, 以 称先王寿梦之意,且嘉季札之义,兄弟皆欲致国,令以渐至焉。吴使季札出聘 ① 。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 乃 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 予 乎?”季子曰:“不然。 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背吾心哉! ”
十七年,王余祭卒,弟余昧立。四年,王余昧卒,欲授弟季札。季札让,逃去。于是吴人曰:“先王有命,兄卒弟代立,必致季子。季子今逃位,则王余昧后立。今卒,其子当代。”乃立王余昧之子僚为王。公子光者,王诸樊之子也。常以为吾父兄弟四人,当传至季子;季子即不受国,光父先立;即不传季子,光当立。阴纳贤士,欲以袭王僚。
王僚十三年,吴欲因楚丧而伐之,以兵围楚,使季札于晋,以观诸侯之变。楚发兵绝吴兵后,吴兵不得还。于是吴公子光使专诸刺弑王僚,公子光 竟 代立为王,是为吴王阖庐。季子至,曰:“苟先君无废祀,民人无废主,社稷有奉,乃吾君也。 吾敢谁怨乎?哀死事生,以待天命。 非我生乱,立者从之,先人之道也。”复命,哭僚墓,复位 而 待。
(选自《史记•吴太伯世家》,有删节)
【注释】①聘:古代诸侯国之间派使者相问的一种礼节。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诸侯与曹人不 义 曹君 义:意动用法,以……为义
B.君义嗣,谁敢 干 君 干:触犯、冒犯
C.徐君已死,尚谁 予 乎? 予:给予
D.公子光 竟 代立为王 竟:竟然
17.下列各项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 不相同 的一项是(3分)
A.于是太伯、仲雍二人 乃 奔荆蛮 徐君已死,于是 乃 解其宝剑
B.太伯 之 奔荆蛮,自号句吴 曹宣公 之 卒也
C.有命授弟馀祭,欲传 以 次 必致国于季札而止, 以 称先王寿梦之意
D.从 而 归之千馀家 复命,哭僚墓,复位 而 待
18.司马迁在叙事时暗含褒奖季札之意,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具体内容。(3分)
19.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吴人固立季札,季札弃其室而耕,乃舍之。(3分)
(2)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背吾心哉!(3分)
(3)吾敢谁怨乎?哀死事生,以待天命。(4分)
16.D
17.C
18.屡次礼让王位,坚守仁义(1分);挂剑徐君冢树,诚实守信不欺心(1分):对公子光弑王僚自立为王一事,识大体、顾大局。(1分)。19.
(1)吴国人坚持要立季札,季札抛弃了家室财产去耕田,吴国人才放弃了这个打算。(“固”“舍”各1分,句意1分)
(2)我当初心里已经答应(把剑送给他)了,怎么能因为徐君死了而违背自己的本心(心意、诺言)呢!(“许”1分,“背”1分,反问句式1分)
(3)我敢怨责谁呢?我只有哀悼死者,事奉生者,来对待(等待)天命安排。(宾语前置1分;“死、生”词性1分,“事”1分;句意1分)
【解析】
16.
试题分析:“竟”,最终。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7.
试题分析:C项第一个“以”是介词,按照;第二个是连词,表目的,用来。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8.
试题分析:是一道概括内容要点题,要结合文本的所有内容筛选概括,找出相应区间,分点概括,要准确、全面。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 2020-06-1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 2020-06-12 …
圣贤归属.,王羲之是什么圣贤?孟子是什么圣贤?张旭是什么圣贤?李时珍是什么圣贤?吴道子是什么圣贤? 2020-07-01 …
英语翻译倪维德,字仲贤,吴县人.祖、父皆以医显.的译文 2020-07-02 …
古文翻译,一小时内,谢谢殊平居好贤,当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皆出其门.及为相,益务进贤材,而 2020-07-12 …
《史记》中关于西周时期重要诸侯国受封情况记载:《吴太伯世家》:“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 2020-11-1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 2020-11-2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 2020-11-23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史记》中关于西周时期重要诸侯国受封情况的记载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 2020-11-23 …
阅读《史记》中关于西周时期重要诸侯国受封情况的记载《吴太伯世家》:“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 2020-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