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清大学士倭仁说:“天下之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清大学士倭仁说: “ 天下之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 …… 正气为之不伸,邪氛因而弥炽,数年之后,不尽驱中国之众咸归于夷不止。

—— 《筹办夷务始末》 ( 同治朝 ) 47

材料二 李鸿章说: “ 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已数百年 ……”

—— 《筹办夷务始末》 ( 同治朝 ) 25

材料三 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别考课,使人尽其才 …… 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 …… 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 郑观应《盛世危言》初刊自序

       请回答:

(1) 指出材料一中倭仁的观点,归纳其所持观点的理由。 (6)

(2) 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李鸿章的观点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李鸿章的观点。 (4)

(3) 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派别的观点?在 “ 富强之本 ” 的认识上,这一派别又有哪些新的主张? (4)

 (4) 据上述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评论近代中国人对待 “ 西学 ” 认识上的发展趋势 (6)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 观点:不必学习外国技术。理由:中国人才多,科技先进;学习西方会影响社会风气以及清朝统治。

(2) 变化: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评价:认识到引进西方技术能增强国力,巩固统治,比起顽固派有重大进步,但没有能够看出在学习西方技术的同时也要学习制度。

(3)
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新主张:设议院,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4) 趋势:由盲目排外到主动学习;由学习西方技术到学习西方制度。

评论:自鸦片战争,西方列强多次发动侵华战争,以及中国内乱不已,清王朝统治出现严重危机 1870 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思想也进入中国。为了挽救清王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从盲目排外到主动学习,从学习技术到学习制度。这种趋势的形成,一方面有助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和挽救民族危亡。另一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形成消极影响。


看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清大学士倭...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修.养《大学》有言:“修身而后齐家,齐家而后治国,治国而后平天下矣.”故欲得天下之大成,必  2020-06-27 …

《韩非子》的意思?有形之类,大必起于小;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故曰:“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  2020-07-07 …

材料一(清朝大学士倭仁说)“天下之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神其术者,何必  2020-11-04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清大学士倭仁说:“天下之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  2020-11-04 …

(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清大学士倭仁说:“天下之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  2020-11-04 …

加粗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是天下之大贼也是天下之大残也B.则物力必屈天下财产何得不蹶C.民不足  2020-11-11 …

千丈之堤溃于蚁穴故曰:“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欲制物者于其细也。故曰:“图难  2020-11-11 …

英语翻译1.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2.采玉者破石拔玉,选士者弃恶取善.3.物尽其用  2020-11-16 …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求翻译求翻译,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驱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  2020-12-17 …

(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