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渡船渡船是水上的邮票。涟河的东岸是牲畜市场,一个叫红蜻蜒的女人在东岸的渡口开了个小卖部。她在大堤上用木头搭了个小屋子,外间摆货,里间摆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渡船
渡船是水上的邮票。
涟河的东岸是牲畜市场,一个叫红蜻蜒的女人在东岸的渡口开了个小卖部。她在大堤上用木头搭了个小屋子,外间摆货,里间摆张小床。小卖部门口的土坡修了台阶。逢集时,红蜻蜒就把货搬到牲畜市场上,品种也比平时多,增加了车零件,猪链子,牛铃铛,马鞍子这类东西。红蜻蜒的小卖部前有一个水缸。有人要喝水,红蜻蜒就一指小卖部前的水缸。水缸里的水总是满的,是红蜻蜒一担一担从涟河挑上来的,打了明矾,碧清碧清的。
红蜻蜒每天起得很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去涟河里挑水,把水缸挑满了,她就站在窗前,朝对岸看。她看着小谭先生走上大堤,小小的影子轻快地掠过一棵棵树,大树,小树,槐花,桃花。小潭先生朝渡口走来,河风吹起他的衣角,显得很清瘦也很利落。小谭先生上了渡船时,红蜻蜒的心会紧张,有时是因为浪太大,船晃得厉害,有时是因为小谭先生的目光朝着她的窗口。小谭先生下了渡船,上了坡,一步一步走上来,红蜻蜒就笑微微的,好像小谭先生是奔她而来的。但是,很快她又失望了,小谭先生从她小屋前经过,从来不看一下她的小屋。她又转到另一个窗口,这下她只看到小谭先生的后背。她想小谭先生要是回头看一下多好,但是他从来没回过头。
小谭先生是河西人,在河东的学校做民办教师。红蜻蜓出嫁前,有个好姐妹给她和小谭先生牵过线。当时,见面的地点就在渡口。两个人都喜欢对方,但是,因家人的反对,没有成亲。红蜻蜓早就结婚了,小谭先生还是单身。
那天,临散集时,红蜻蜒却看见小谭先生牵着一头才成年的水牛往渡口走。红蜻蜒想:小谭先生不教书了?
下一个逢集,红蜻蜒又看见了小谭先生。也是临散集时,小谭先生刚好经过她的摊子前,红蜻蜒问他:“你不教书了,老来行里?”小谭先生说:“教呢,把牛牵来卖了。”红蜻蜒还想和他说说话,小谭先生就走了。
红蜻蜒感觉小谭先生瘦多了,头发也乱了,走路有些跌跌撞撞的。红蜻蜒想刚买的牛又牵来卖,肯定是做贩牛的生意了,又教书又贩牛真是难为他了。
一天晚上,红蜻蜒已经睡了,听见敲门声。
“开门。”来人说话了。
红蜻蜒一个翻身起来了,她太熟悉这声音了。
拉开门,小谭先生一头就撞进来了。
原来,小谭先生在上回的牛让涟城北一个老头在宝滩买了,回去没两天就死了,媳妇和儿子一抱怨,老头喝药自尽了。
红蜻蜒一惊,说:“哪能这么巧,不会是你卖的那头牛。”
小谭先生说:“肯定是的,我那头牛一买回去就不吃草,我叫来兽医,兽医说是水肿病,一时治不好,没几天怕就不行了,我一吓就卖了。这些天,我难受,我又不敢说出来。”
红蜻蜒给他倒了一碗水,说:“你喝口水,慢慢说。”
小谭先生喝了一口水,还是难受:“我想死,我没有说话的人。”
红蜻蜒说:“看你说的,我不是在和你说话吗?”
小谭先生点点头,又摇摇头,泪水掉了下来:“我跟你说了也没用,我只想死。”
红蜻蜓一惊,不知怎么安慰他了。
第二天,红蜻蜒没见小谭先生从渡船上过来。红蜻蜒急了,一打听,说小谭先生请了病假。红蜻蜒这下慌了,又没主意,她知道小谭先生为什么病了。
红蜻蜒想来想去,想到娘家的肖奶奶,肖奶奶常常给人治些邪病的。红蜻蜒就去找肖奶奶了。
红蜻蜒对肖奶奶说:“要是有人做错了事,心里后悔,得了病,怎么办?”
肖奶奶说:“叫他去佛主那烧个香,认个错。”
红蜻蜒有些不相信:“这样就能管了?”
肖奶奶说:“孙女呀,你晓得的,人身上的衣裳要是脏了,洗干净了穿着才舒坦,人做错了事就像衣裳脏了一样,要把灰洗了,到佛主那认错就和洗灰一样,灰洗了,心里就好了。”
红蜻蜒点着头,心里亮起来了。
红蜻蜒到了小谭先生家,就见他家还是老式的三间小瓦房,低低的檐口长满了青草。他家的邻居有楼房有平房,高高大大,气派得很。小谭先生的老妈妈带着红蜻蜒到了儿子床头,小谭先生一见红蜻蜒就坐起来了。小谭先生的老妈妈直是叹息:“唉,这孩子,又教书又种地,累呀。问他哪里不舒服也不说,叫他去医院也不去。”
小谭先生叫老妈妈给红蜻蜒做点吃的。
红蜻蜒说:“我不吃了。我来,是叫你明天和我去能仁寺,我们给佛主烧个香,说说心里话,好不好?”
小谭先生说:“好,我听你的。”
红蜻蜒心里一阵暖和,他知道自己为什么来看他的!
坐了一会儿,小谭先生又说:“你来了,我感觉有些好了。”
红蜻蜒就笑了:“瞎说的吧?我又不是佛主。”
红蜻蜒回到船上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船慢慢地向前走着,她看见自己的影子,像一座小小的佛塔,跟着渡船走。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___
A.小说中的红蜻蜓用自己的爱“渡”了小谭先生,这种“渡”虽然是用波澜不惊的笔墨表现的,却耐人寻味,意味深长。
B.小说尝试在故事中摆脱俗套的情感纷争,让男女之间的爱情升华为另一种境界,同时也尝试探究人性的深邃感、丰富性。
C.邻村的老头因买了小谭老师卖的病牛,不堪媳妇、儿子抱怨,喝药自尽。小谭老师先是自责,后用佛主自欺欺人,虚伪。
D.小谭老师是民办老师,仅靠教书很难养家糊口,无奈想贩牛以补家用,却又因为没有经验而铸成大错,作者对他十分同情。
E.小说结尾月光下,红蜻蜓的身影“像一座小小的佛塔”,这个情景交融的境界里,融入了作者对红蜻蜓的赞美之情。
(2)小说中的红蜻蜓有哪些性格特点?试简要分析。
(3)简要分析小谭先生“卖牛”的情节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4)小说的标题是“渡船”,也有人认为以“小谭先生”为标题更好,还有人说这两个标题,都不如以“红蜻蜓”为标题好,请谈谈你的看法。
渡船
渡船是水上的邮票。
涟河的东岸是牲畜市场,一个叫红蜻蜒的女人在东岸的渡口开了个小卖部。她在大堤上用木头搭了个小屋子,外间摆货,里间摆张小床。小卖部门口的土坡修了台阶。逢集时,红蜻蜒就把货搬到牲畜市场上,品种也比平时多,增加了车零件,猪链子,牛铃铛,马鞍子这类东西。红蜻蜒的小卖部前有一个水缸。有人要喝水,红蜻蜒就一指小卖部前的水缸。水缸里的水总是满的,是红蜻蜒一担一担从涟河挑上来的,打了明矾,碧清碧清的。
红蜻蜒每天起得很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去涟河里挑水,把水缸挑满了,她就站在窗前,朝对岸看。她看着小谭先生走上大堤,小小的影子轻快地掠过一棵棵树,大树,小树,槐花,桃花。小潭先生朝渡口走来,河风吹起他的衣角,显得很清瘦也很利落。小谭先生上了渡船时,红蜻蜒的心会紧张,有时是因为浪太大,船晃得厉害,有时是因为小谭先生的目光朝着她的窗口。小谭先生下了渡船,上了坡,一步一步走上来,红蜻蜒就笑微微的,好像小谭先生是奔她而来的。但是,很快她又失望了,小谭先生从她小屋前经过,从来不看一下她的小屋。她又转到另一个窗口,这下她只看到小谭先生的后背。她想小谭先生要是回头看一下多好,但是他从来没回过头。
小谭先生是河西人,在河东的学校做民办教师。红蜻蜓出嫁前,有个好姐妹给她和小谭先生牵过线。当时,见面的地点就在渡口。两个人都喜欢对方,但是,因家人的反对,没有成亲。红蜻蜓早就结婚了,小谭先生还是单身。
那天,临散集时,红蜻蜒却看见小谭先生牵着一头才成年的水牛往渡口走。红蜻蜒想:小谭先生不教书了?
下一个逢集,红蜻蜒又看见了小谭先生。也是临散集时,小谭先生刚好经过她的摊子前,红蜻蜒问他:“你不教书了,老来行里?”小谭先生说:“教呢,把牛牵来卖了。”红蜻蜒还想和他说说话,小谭先生就走了。
红蜻蜒感觉小谭先生瘦多了,头发也乱了,走路有些跌跌撞撞的。红蜻蜒想刚买的牛又牵来卖,肯定是做贩牛的生意了,又教书又贩牛真是难为他了。
一天晚上,红蜻蜒已经睡了,听见敲门声。
“开门。”来人说话了。
红蜻蜒一个翻身起来了,她太熟悉这声音了。
拉开门,小谭先生一头就撞进来了。
原来,小谭先生在上回的牛让涟城北一个老头在宝滩买了,回去没两天就死了,媳妇和儿子一抱怨,老头喝药自尽了。
红蜻蜒一惊,说:“哪能这么巧,不会是你卖的那头牛。”
小谭先生说:“肯定是的,我那头牛一买回去就不吃草,我叫来兽医,兽医说是水肿病,一时治不好,没几天怕就不行了,我一吓就卖了。这些天,我难受,我又不敢说出来。”
红蜻蜒给他倒了一碗水,说:“你喝口水,慢慢说。”
小谭先生喝了一口水,还是难受:“我想死,我没有说话的人。”
红蜻蜒说:“看你说的,我不是在和你说话吗?”
小谭先生点点头,又摇摇头,泪水掉了下来:“我跟你说了也没用,我只想死。”
红蜻蜓一惊,不知怎么安慰他了。
第二天,红蜻蜒没见小谭先生从渡船上过来。红蜻蜒急了,一打听,说小谭先生请了病假。红蜻蜒这下慌了,又没主意,她知道小谭先生为什么病了。
红蜻蜒想来想去,想到娘家的肖奶奶,肖奶奶常常给人治些邪病的。红蜻蜒就去找肖奶奶了。
红蜻蜒对肖奶奶说:“要是有人做错了事,心里后悔,得了病,怎么办?”
肖奶奶说:“叫他去佛主那烧个香,认个错。”
红蜻蜒有些不相信:“这样就能管了?”
肖奶奶说:“孙女呀,你晓得的,人身上的衣裳要是脏了,洗干净了穿着才舒坦,人做错了事就像衣裳脏了一样,要把灰洗了,到佛主那认错就和洗灰一样,灰洗了,心里就好了。”
红蜻蜒点着头,心里亮起来了。
红蜻蜒到了小谭先生家,就见他家还是老式的三间小瓦房,低低的檐口长满了青草。他家的邻居有楼房有平房,高高大大,气派得很。小谭先生的老妈妈带着红蜻蜒到了儿子床头,小谭先生一见红蜻蜒就坐起来了。小谭先生的老妈妈直是叹息:“唉,这孩子,又教书又种地,累呀。问他哪里不舒服也不说,叫他去医院也不去。”
小谭先生叫老妈妈给红蜻蜒做点吃的。
红蜻蜒说:“我不吃了。我来,是叫你明天和我去能仁寺,我们给佛主烧个香,说说心里话,好不好?”
小谭先生说:“好,我听你的。”
红蜻蜒心里一阵暖和,他知道自己为什么来看他的!
坐了一会儿,小谭先生又说:“你来了,我感觉有些好了。”
红蜻蜒就笑了:“瞎说的吧?我又不是佛主。”
红蜻蜒回到船上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船慢慢地向前走着,她看见自己的影子,像一座小小的佛塔,跟着渡船走。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___
A.小说中的红蜻蜓用自己的爱“渡”了小谭先生,这种“渡”虽然是用波澜不惊的笔墨表现的,却耐人寻味,意味深长。
B.小说尝试在故事中摆脱俗套的情感纷争,让男女之间的爱情升华为另一种境界,同时也尝试探究人性的深邃感、丰富性。
C.邻村的老头因买了小谭老师卖的病牛,不堪媳妇、儿子抱怨,喝药自尽。小谭老师先是自责,后用佛主自欺欺人,虚伪。
D.小谭老师是民办老师,仅靠教书很难养家糊口,无奈想贩牛以补家用,却又因为没有经验而铸成大错,作者对他十分同情。
E.小说结尾月光下,红蜻蜓的身影“像一座小小的佛塔”,这个情景交融的境界里,融入了作者对红蜻蜓的赞美之情。
(2)小说中的红蜻蜓有哪些性格特点?试简要分析。
(3)简要分析小谭先生“卖牛”的情节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4)小说的标题是“渡船”,也有人认为以“小谭先生”为标题更好,还有人说这两个标题,都不如以“红蜻蜓”为标题好,请谈谈你的看法。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分析概括小说内容及表现手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C“用佛主自欺欺人,虚伪”错,作者用意在通过写小谭先生的转变表现向善的主题,没有指责人物的意味.D“无奈想贩牛以补家用”错,文中小谭先...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渡...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有水就有岸,岸阻隔了水的自在流淌,也避免了水泛滥成灾;水需要岸的善加疏导,却排斥岸的恶意围困.以“ 2020-05-16 …
人站在岸上通过定滑轮用绳牵引小船,若水的阻力不变,则船在匀速靠岸的过程中,浮力减小.人站在岸上通 2020-05-17 …
鲛人在岸岸在什么地方 2020-06-19 …
甲乙丙三人绕湖岸边行走,甲按顺时针方向走,乙丙2人按逆时针方向走,甲遇到乙后4分之5分钟后遇到丙, 2020-06-19 …
如图,有人在岸上点C的地方,用绳子拉船靠岸开始时,绳长CB=5米,拉动绳子将船身岸边行驶了2米到点 2020-06-19 …
内蒙古兴隆沟遗址出土的陶人,是目前所知形体最大、形象最逼真、表情最丰富的红山文化整身陶塑人像。专家 2020-06-25 …
有一个很大的湖,岸边(可视湖岸为直线)停放着一艘小船,缆绳突然断开,小船被风刮跑,其方向与湖岸成1 2020-07-14 …
读“我国某两省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表”,表中信息直接可以反映出甲省比乙省()省份常住人口(万人) 2020-11-20 …
一人欲横渡河500米宽的河,他相对于水的划行速度为3000米/小时,河水以2000米/小时的速度流动 2020-12-25 …
某学校从1208名学生中抽取20人参加义务劳动,规定采用下列方式选取:先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120 2021-0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