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

题目详情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v=
s
t
v=
s
t
.所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和______.
(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______,(填“较小”或“较大”)其目的是:______.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_(填“大”或“小”);可以看出小车在做______(匀速/变速)直线运动.
(4)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BC=______m/s和全程的平均速度vAC=______m/s.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
s
t
;根据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可知,需要测量斜面长和运动时间,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秒表;
(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小一些,滑下时所用的时间长一些,便于记录时间;
(3)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所计时间偏小,根据v=
s
t
可知,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大;
由图可以看出,小车通过上半段和下半段所用的时间不同,所以小车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4)根据图示可知,下半段所用的时间tBC=2s,路程sBC=
1
2
s=
1
2
×120cm=60cm=0.6m,
全程所用的时间:tAC=5s,路程sAC=s=120cm=1.2m,
所以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BC=
sBC
tBC
=
0.6m
2s
=0.3m/s;
vAC=
sAC
tAC
=
1.2m
5s
=0.24m/s.
故答案为:(1)v=
s
t
;刻度尺;秒表;(2)较小;便于记录时间;(3)大;变大;(4)0.3;0.24.
看了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某同学利用小盘和砝码牵引小车的方法,验证质量一定时加速度a和合外力F的关系时根据实验数据做出了如图甲  2020-03-30 …

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做“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实验:图象而不描a-m图象的理由是.②根据实验数据得到E1  2020-05-02 …

原题如下,我只想问一下,为什么最大静摩擦力f是沿斜面向下的?某汽车公司有一试验场.其中有一检测汽车  2020-05-17 …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若从t=0时起汽车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移与速度的平方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2020-06-16 …

如图(1、2),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实验用砂和砂桶的总重  2020-06-29 …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若从t=0时起汽车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移x与速度的平方v2之间的关系如图所  2020-07-03 …

某学生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一端垫得过高使得倾角偏大,则他所得到的  2020-07-11 …

如图(a)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①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的操作:取下,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  2020-07-11 …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某同学在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  2020-08-01 …

某同学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保持小车所受的合力F的大小不变,改变小车的质量m,得到了不同m  2020-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