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科举制度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以选拔官员的制度。隋文帝时曾令各州推举人才,这些被推举的人才须考试合格才可以做官。隋炀帝设置了进士科,标志着科举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制度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以选拔官员的制度。隋文帝时曾令各州推举人才,这些被推举的人才须考试合格才可以做官。隋炀帝设置了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诞生。
材料二  唐朝科举制传播邻国,新罗、日本都曾通过考试选官。外国留学生也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进士的还可以做官。
材料三  明朝的科举考试每三年一次。考试规定了命题范围,考生作文格式也做了明确规定。
(1)试结合材料一,分析科举制在当时产生了哪些影响?
(2)唐朝延续并完善了科举制,试举武则天、唐玄宗时期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材料二中“唐朝科举制传播邻国,新罗、日本都曾通过考试选官” 说明科举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明朝科举制规定的考试范围是什么?规定的作文格式创作的文章被称作什么?这一系列规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分别是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从隋朝到明朝的发展趋势。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由材料一“隋文帝时曾令各州推举人才,这些被推举的人才须考试合格才可以做官”并结合所学知,科举制的推行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选拔官员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2)据所学知,科举制在唐朝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武则天时期设武举、设殿试,科举应试者多至万人.唐玄宗时期将诗赋作为进士科的主要内容,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唐朝科举制传播邻国,新罗、日本都曾通过考试选官”这说明了科举制产生了深远的国际影响,传播了中华文明,促进了邻国文明的发展.
(3)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史,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这种考试制度被称为“八股取士”.一方面,八股取士使考试更加规范,考官有了相对固定的评卷标准;考试范围的划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考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也束缚了考生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由充满活力逐渐趋向呆板僵化.
故答案为:
(1)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选拔官员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答出两点即可)
(2)武则天时期设武举、设殿试;唐玄宗时期将诗赋作为进士科的主要内容;说明了科举制产生了深远的国际影响,传播了中华文明,促进了邻国文明的发展.
(3)四书五经;八股文;积极影响:使考试更加规范,考官有了相对固定的评卷标准;考试范围的划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考生的学习负担.(答出一点即可)消极影响:束缚了考生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4)由充满活力逐渐趋向呆板僵化.(意思相近即可)
看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科举...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秦始皇规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的玉印称“玺”。这充分体  2020-05-16 …

汉武帝时人才济济,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A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B编户齐民制度C察举制D刺史制度  2020-05-22 …

材料一历史人物风云榜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出现两次盛世局面时在位的皇帝名字。两位皇帝分别  2020-07-26 …

秦朝统一后,秦始皇规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皇帝的命令称为“制”或“诏”,所用的玉印称“玺”  2020-07-28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唐太宗、康熙帝都是富有远见的政治家,尤其重视人才的选用,这是他们治国成功的重要条件  2020-07-28 …

材料一科举制度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以选拔官员的制度。隋文帝时曾令各州推举人才,这些被推举的人才须考试合  2020-11-0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科举制度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以选拔官员的制度。隋文帝时曾令各州推举人才,这些  2020-11-01 …

材料一科举制度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以选拔官员的制度。隋文帝时曾令各州推举人才,这些被推举的人才须考试合  2020-12-06 …

15.据《汉书·董仲舒传》所载,汉武帝“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才(秀才)孝廉,皆自董仲舒发(倡议)之”  2020-12-17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眈眈!材料二:汉武帝即位时,下诏令各郡县推举人才由他亲自出题  2020-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