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某学习小组探究Mg与NaHCO3溶液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探究.实验一:实验A实验B操作在注射器中加入过量镁片(擦去表面氧化膜),吸入15mL饱和NaHCO3溶液.在注射器中加入
题目详情
某学习小组探究Mg与NaHCO3溶液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探究.
实验一:
(1)实验B的目的是___
(2)用化学用语表示NaHCO3溶于水所发生的所有变化___、___.
(3)写出Mg与H2O反应方程式___
实验二:

(4)根据氧化还原规律,实验A和B产生的气体中必然有___(填分子式)
实验三:
分别取少量实验A和B的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BaCl2溶液,A中立即产生白色沉淀,B中无明显现象.
(5)实验三说明Mg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了___(填离子符号).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产生该离子的原因:___.
实验四:
对A中白色沉淀的成分,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假设:
Ⅰ.___Ⅱ.___Ⅲ.___
将A中白色沉淀过滤、洗涤后,取0.1mol加入1mol/L盐酸800mL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标况下的CO2气体6.72L.
(6)填写上述假设.___、___(填两个既得分)
(7)白色沉淀的主要成分为___.
(8)综上所述,Mg与NaHCO3溶液反应的产物有___.(填写化学式)
实验一:
实验A | 实验B | |
操作 | 在注射器中加入过量镁片(擦去表面氧化膜),吸入15mL饱和NaHCO3溶液. | 在注射器中加入过量镁片(擦去表面氧化膜),吸入15mL蒸馏水. |
现象 | 有气体产生,20min后注射器内壁和底部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 缓慢产生气体 |
(2)用化学用语表示NaHCO3溶于水所发生的所有变化___、___.
(3)写出Mg与H2O反应方程式___
实验二:

(4)根据氧化还原规律,实验A和B产生的气体中必然有___(填分子式)
实验三:
分别取少量实验A和B的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BaCl2溶液,A中立即产生白色沉淀,B中无明显现象.
(5)实验三说明Mg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了___(填离子符号).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产生该离子的原因:___.
实验四:
对A中白色沉淀的成分,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假设:
Ⅰ.___Ⅱ.___Ⅲ.___
将A中白色沉淀过滤、洗涤后,取0.1mol加入1mol/L盐酸800mL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标况下的CO2气体6.72L.
(6)填写上述假设.___、___(填两个既得分)
(7)白色沉淀的主要成分为___.
(8)综上所述,Mg与NaHCO3溶液反应的产物有___.(填写化学式)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实验探究Mg与碳酸氢钠的反应,实验A加入碳酸氢钠水溶液,故为了排除其中水的干扰,设置实验B,加入等体积的水,与A对照;
故答案为:与实验A做对照,排除水的干扰;
(2)NaHCO3溶于水所发生的变化有:电离:NaHCO3=Na++HCO3-,碳酸氢根离子为碳酸的酸根离子,继续电离和水 HCO3-⇌H++CO32-,HCO3-+H2O⇌H2CO3+OH-;
故答案为:NaHCO3=Na++HCO3-;HCO3-⇌H++CO32-,HCO3-+H2O⇌H2CO3+OH-;
(3)Mg与H2O反应方程式为:Mg+2H2O=Mg(OH)2+H2↑;
故答案为:Mg+2H2O=Mg(OH)2+H2↑;
(4)根据实验二的现象,A中生成的气体有氢气,二氧化碳,B中的气体为氢气,Mg参与反应生成镁离子,化合价升高,则还应有化合价降低的元素,为氢元素,降低到0价,生成氢气,实验A和B产生的气体中必然有氢气;
故答案为:H2;
(5)分别取少量实验A和B的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BaCl2溶液,A中立即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为碳酸钡,故含有CO32-,原因是:溶液中存在平衡HCO3-⇌H++CO32-,加入镁与H+反应,使c(H+)减少,平衡正移,产生CO32-;
故答案为:CO32-;溶液中存在平衡HCO3-⇌H++CO32-,加入镁与H+反应,使c(H+)减少,平衡正移,产生CO32-;
(6)根据物质白色不溶物可能是Mg(OH)2 或MgCO3或Mg(OH)2 •MgCO3;
故答案为:Mg(OH)2 或MgCO3或碱式碳酸镁;
(7)将A中白色沉淀过滤、洗涤后,取0.1mol加入1mol/L盐酸800mL恰好完全反应,n(H+)=0.8mol,产生标况下的CO2气体6.72L,物质的量为:6.72L÷22.4L/mol=0.3mol,说明沉淀中有碳酸根离子0.3mol,0.3mol二氧化碳的生成需要氢离子0.6mol,则剩余0.2mol的氢离子的消耗应为氢氧化镁,含有的氢氧根离子为0.1mol,故沉淀为Mg(OH)2 •3MgCO3;
故答案为:Mg(OH)2 •3MgCO3;
(8)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Mg(OH)2•3MgCO3沉淀、CO2、Na2CO3和H2;
故答案为:Na2CO3、H2、CO2、Mg(OH)2•3MgCO3.
故答案为:与实验A做对照,排除水的干扰;
(2)NaHCO3溶于水所发生的变化有:电离:NaHCO3=Na++HCO3-,碳酸氢根离子为碳酸的酸根离子,继续电离和水 HCO3-⇌H++CO32-,HCO3-+H2O⇌H2CO3+OH-;
故答案为:NaHCO3=Na++HCO3-;HCO3-⇌H++CO32-,HCO3-+H2O⇌H2CO3+OH-;
(3)Mg与H2O反应方程式为:Mg+2H2O=Mg(OH)2+H2↑;
故答案为:Mg+2H2O=Mg(OH)2+H2↑;
(4)根据实验二的现象,A中生成的气体有氢气,二氧化碳,B中的气体为氢气,Mg参与反应生成镁离子,化合价升高,则还应有化合价降低的元素,为氢元素,降低到0价,生成氢气,实验A和B产生的气体中必然有氢气;
故答案为:H2;
(5)分别取少量实验A和B的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BaCl2溶液,A中立即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为碳酸钡,故含有CO32-,原因是:溶液中存在平衡HCO3-⇌H++CO32-,加入镁与H+反应,使c(H+)减少,平衡正移,产生CO32-;
故答案为:CO32-;溶液中存在平衡HCO3-⇌H++CO32-,加入镁与H+反应,使c(H+)减少,平衡正移,产生CO32-;
(6)根据物质白色不溶物可能是Mg(OH)2 或MgCO3或Mg(OH)2 •MgCO3;
故答案为:Mg(OH)2 或MgCO3或碱式碳酸镁;
(7)将A中白色沉淀过滤、洗涤后,取0.1mol加入1mol/L盐酸800mL恰好完全反应,n(H+)=0.8mol,产生标况下的CO2气体6.72L,物质的量为:6.72L÷22.4L/mol=0.3mol,说明沉淀中有碳酸根离子0.3mol,0.3mol二氧化碳的生成需要氢离子0.6mol,则剩余0.2mol的氢离子的消耗应为氢氧化镁,含有的氢氧根离子为0.1mol,故沉淀为Mg(OH)2 •3MgCO3;
故答案为:Mg(OH)2 •3MgCO3;
(8)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Mg(OH)2•3MgCO3沉淀、CO2、Na2CO3和H2;
故答案为:Na2CO3、H2、CO2、Mg(OH)2•3MgCO3.
看了某学习小组探究Mg与NaHCO...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道高中函数映射题下列对应中是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的是.1、A=R,B=R,f:x→y=1\x+1 2020-03-31 …
已知集合M={a,b,c}N={-1,0,1},f是M到N的映射,满足f(a)+f(b)+f(c)= 2020-03-31 …
A={x/x∈N},B={y/y∈R},则对应法则f:x→y=√x是不是映射请具体讲解(5)在下列对 2020-03-31 …
已知集合M={a,b,c},N={-1,0,1},映射f:M到N,满足f(a)+f(b)=f(c) 2020-04-05 …
已知集合M={a,b,c},N={-1,0,1},若f是M→N的映射,且f(a)=0,则这样的映射 2020-05-13 …
关于求映射个数的原理集合M的元素个数m,集合N的元素个数n,那么从M到N的映射个数是n的m次幂.这 2020-06-14 …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酝酿(niànɡ)迸射(bìnɡ)秫秸杆(jí)鲜为人知(x 2020-07-14 …
M={a,b,c}N={-1,0,1},由M到N的映射f满足条件f(a)+f(b)=f(c)这样的 2020-07-30 …
N*为全体正整数的集合,是否存在一一映射φ:N*N*满足条件:对一切k∈N*,都有k|(φ(1)+ 2020-07-30 …
设A,B,C为非空集合,M=A∩C,N=B∩C,P=M∪N,则必有()A.C∩P=CB.C∩P=P 2020-0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