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物理-->
小芳在利用如图进行“测平均速度”实验.(1)实验中所用的主要测量器材有和.(2)实验原理:.(3)斜面应保持很小的坡度,这对实验有什么好处?.(4)她记录的实验
题目详情
小芳在利用如图进行“测平均速度”实验.

(1)实验中所用的主要测量器材有___和___.
(2)实验原理:___.
(3)斜面应保持很小的坡度,这对实验有什么好处?___.
(4)她记录的实验表格如表.请根据图和表格中的数据把表格中的空白处填完整.
(5)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在斜面上的全程运动是___(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1)实验中所用的主要测量器材有___和___.
(2)实验原理:___.
(3)斜面应保持很小的坡度,这对实验有什么好处?___.
(4)她记录的实验表格如表.请根据图和表格中的数据把表格中的空白处填完整.
(5)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在斜面上的全程运动是___(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次数 | 路程 | 运动时间 | 平均速度 |
1 | s1=15cm | t1=3s | v1=5cm/s |
2 | s2=15cm | t2= ___s | v2=7.5cm/s |
3 | s=30cm | t=5s | v= ___cm/s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要测量平均速度,需要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出路程和时间,根据公式v=
求出平均速度;
(2)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所以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为v=
;
(3)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小些;
(4)由图知,小车在BC段速度为7.5cm/s,由v=
得,小车运动时间为:
t2=
=
=2s;
全程的平均速度:v=
=
=6cm/s.
(5)根据求出的各段的平均速度可以看出,小车各段的平均速度是不相等的,所以小车做变速运动.
故答案为:(1)刻度尺;秒表;(2)v=
;(3)计时方便;(4)2;6;(5)变速.
s |
t |
(2)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所以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为v=
s |
t |
(3)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小些;
(4)由图知,小车在BC段速度为7.5cm/s,由v=
s |
t |
t2=
s2 |
v2 |
15cm |
7.5cm/s |
全程的平均速度:v=
s |
t |
30cm |
5s |
(5)根据求出的各段的平均速度可以看出,小车各段的平均速度是不相等的,所以小车做变速运动.
故答案为:(1)刻度尺;秒表;(2)v=
s |
t |
看了 小芳在利用如图进行“测平均速...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到100以内所有7的倍数或末尾是7的数的和急死我了,啊哈c中1到100之内偶数的和怎么办 2020-05-13 …
3.09减12分之37除以1.15与12分之1的和,所得的差的10% 三角形乘五角形=2分之3,三 2020-05-17 …
在1,2,3,...,100前分别添上“+”或“-”号,计算这100个数的和,所得和中:最小的在1 2020-07-07 …
有一列数:1,1,2,3,5,8,13,21,34,55,⋯,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 2020-07-17 …
有一串数字排成一行,其中第一个数是3.第二个数是10,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恰好是前两个数的和,那 2020-07-19 …
有一串数字排成一行,其中第一个数是3.第二个数是10,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恰好是前两个数的和,那 2020-07-19 …
如图所示,六个小圆圈中的三个分别填有15,26,31三个数,这三个数分别等于和它相邻的两个空白圆圈 2020-07-20 …
韦达定理的推广!不懂!对于一元n次方程任意两根之和怎么表示.每两根之积的和怎么表示.每三根之积的和 2020-08-02 …
所有的仆人和着优美的音乐中的和怎么读 2020-11-04 …
我实在不知道是什么规律.有一串数排成一行,第一个数是3,第二个数是10,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恰好是 2020-1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