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禁兵把持于内,藩镇偃蹇于外,唐朝的政局,终已不可收拾,遂分裂而为五代十国.唐时的节度使,虽不听政府的命令,而亦不能节制军队.军队不满于节度使
题目详情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禁兵把持于内,藩镇偃蹇于外,唐朝的政局,终已不可收拾,遂分裂而为五代十国.唐时的节度使,虽不听政府的命令,而亦不能节制军队.军队不满于节度使,往往哗变而杀之,而别立一人”.北宋初,宋太祖大力整顿兵制,加强中央兵权.宋朝兵之种类有四:曰禁军,是为中央军;曰厢军,是为地方兵;曰乡兵,系民兵,仅保卫本地方,不出戍;曰番兵,则系异族团结为兵,而用乡兵之法.“太祖用周世宗之策,将厢军之强者,悉升为禁军,其留为厢军者,不甚教阅,仅堪给役而已”,所以军队的重心,实在禁军.与之前府兵制相反,宋朝兵民分业,士兵全部招募,平民出饷以养兵,募兵专务训练战争之事.宋初,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殿前司分立,合称“三衙”,三衙分掌禁军,厢军则隶属于侍卫马军司或侍卫步军司,“天下兵柄尽在焉”.但是,三衙却只管统制训练,不及其他;武官选授和军队的调发则由枢密院掌管;军队出征时又往往不用三衙将帅,而临时任命其他官员为统帅,事定以后,兵归三衙,将还本职.
宋代兵制改革为赵宋皇室消除了腹心之患,有利于长治久安,为两宋时期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社会的进步与稳定,文化的昌盛与繁荣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本前提,其意义与影响不可小觑.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说明宋朝兵制改革的原因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兵制改革的影响.
材料:“禁兵把持于内,藩镇偃蹇于外,唐朝的政局,终已不可收拾,遂分裂而为五代十国.唐时的节度使,虽不听政府的命令,而亦不能节制军队.军队不满于节度使,往往哗变而杀之,而别立一人”.北宋初,宋太祖大力整顿兵制,加强中央兵权.宋朝兵之种类有四:曰禁军,是为中央军;曰厢军,是为地方兵;曰乡兵,系民兵,仅保卫本地方,不出戍;曰番兵,则系异族团结为兵,而用乡兵之法.“太祖用周世宗之策,将厢军之强者,悉升为禁军,其留为厢军者,不甚教阅,仅堪给役而已”,所以军队的重心,实在禁军.与之前府兵制相反,宋朝兵民分业,士兵全部招募,平民出饷以养兵,募兵专务训练战争之事.宋初,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殿前司分立,合称“三衙”,三衙分掌禁军,厢军则隶属于侍卫马军司或侍卫步军司,“天下兵柄尽在焉”.但是,三衙却只管统制训练,不及其他;武官选授和军队的调发则由枢密院掌管;军队出征时又往往不用三衙将帅,而临时任命其他官员为统帅,事定以后,兵归三衙,将还本职.
宋代兵制改革为赵宋皇室消除了腹心之患,有利于长治久安,为两宋时期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社会的进步与稳定,文化的昌盛与繁荣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本前提,其意义与影响不可小觑.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说明宋朝兵制改革的原因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兵制改革的影响.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小问的原因从材料“藩镇偃蹇于外”、“军队不满于节度使,往往哗变而杀之”、“加强中央兵权”等信息概括得出;特点依据材料“宋朝兵之种类有四:曰禁军,是为中央军;曰厢军,是为地方兵;曰乡兵,系民兵,仅保卫本地方,不出戍;曰番兵,则系异族团结为兵,而用乡兵之法”、“军队的重心,实在禁军”、“宋朝兵民分业,士兵全部招募”、“三衙却只管统制训练,不及其他;武官选授和军队的调发则由枢密院掌管;军队出征时又往往不用三衙将帅,而临时任命其他官员为统帅,事定以后,兵归三衙,将还本职”等信息概括得出.
(2)本小问依据材料“为赵宋皇室消除了腹心之患,有利于长治久安,为两宋时期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社会的进步与稳定,文化的昌盛与繁荣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本前提”,联系所学得出宋朝兵制改革的影响.
故答案为:
(1)原因:藩镇割据;武人作乱;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王朝统一的需要.
特点:兵种多元化,禁军为主;全面推行募兵制,军队职业化;握兵权、调兵权、统兵权分开.
(2)影响:兵权收归中央,结束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昌盛;带来“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弊端,战斗力低下;军队数量膨胀,增加政府财政负担,带来冗兵冗费弊端.
(2)本小问依据材料“为赵宋皇室消除了腹心之患,有利于长治久安,为两宋时期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社会的进步与稳定,文化的昌盛与繁荣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本前提”,联系所学得出宋朝兵制改革的影响.
故答案为:
(1)原因:藩镇割据;武人作乱;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王朝统一的需要.
特点:兵种多元化,禁军为主;全面推行募兵制,军队职业化;握兵权、调兵权、统兵权分开.
(2)影响:兵权收归中央,结束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昌盛;带来“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弊端,战斗力低下;军队数量膨胀,增加政府财政负担,带来冗兵冗费弊端.
看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禁...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韩信是秦朝末年汉王刘邦的一员大将,有一次韩信带领1500名士兵打仗,有四五百人死伤.战后韩信把队伍 2020-06-04 …
韩信是秦朝末年汉王刘邦手下的一名大将,有一次韩信带领1500名战士打仗,战中有四五百人死伤,战后韩 2020-06-09 …
韩信点兵韩信是秦朝末年汉王刘邦手下的一员大将.一次,韩信带领1500名将士打仗,战中有四五百人死伤 2020-06-09 …
汉朝大将韩信带领1500名将士打仗,战中有400多人死去。战后韩信整理队伍,命令士兵3人一排,结果 2020-06-11 …
在太平天国战争的打击下,传统的酌拨军费制度难以运行,咸丰帝被迫谕令统兵大臣、战区督抚不要依赖户部, 2020-06-25 …
1865年,中亚的浩罕国派陆军司令率兵侵入新疆,占领年,清政府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维新变 2020-06-29 …
韩信点兵如何计算(拒绝拷贝)命令士兵3人一排,结果多出2名;接着命令士兵5人一排,结果多出3名;他 2020-07-09 …
韩信是秦朝末年汉王刘邦手下的一名大将,有一次韩信带领1500名战士打仗,战中有四五百人死伤,战后韩 2020-07-26 …
“韩信点兵”问题:韩信在一次点兵的时候,为保住军事秘密,不让敌人知道自己部队里的军事实力,采用下述 2020-07-28 …
.在太平天国战争的打击下,传统的酌拨军费制度难以运行,咸丰帝被迫谕令统兵大臣、战区督抚不要依赖户部,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