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寻陆鸿渐不遇皎然寻隐者不遇贾岛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松下问童子,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寻隐者不遇   贾岛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松下问童子,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言师采药去。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只在此山中,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云深不知处。

(1)这两首都是写寻访隐者未遇的诗。它们在表现手法有哪些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2)两首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皎诗借景抒情,借渲染环境和“西邻”的回答烘托隐者的情怀。一二两句写环境的偏僻幽静;三四句的是节候至而花未开。其原因一为新栽,二则说明此地清幽绝尘。这样以清幽衬托出隐者不以尘事为念的襟怀和风度。再从“西邻”口中的“山中去”“归来每日斜”的答语,进一步从侧面勾画了陆羽流连山水的疏放不俗。贾诗省去了景物的描写,只见诗人和童子的对答,且答中寓问。全诗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了悬念:诗人何时访,何地访,访问者谁,所寻之人是否归来,何时归来。时间空间都难以确定,给人无穷的想象余地。(4分) (2)皎诗通过对朋友隐居的清幽绝尘环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朋友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襟怀和风度的赞赏。贾诗通过三番问答表现了诗人寻访隐者的情真意切和寻访未遇的怅然若失之情。(4分) 解析: 无
看了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