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diàn]①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

题目详情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diàn] 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注】:①玉簟(diàn)秋:精美的竹席
(1)词中加点的“才下”“却上”两词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你说说其妙处。
(2)同学小王读了该词后,认为此词中的愁是和《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那份愁完全不同的,你认为他是从词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请列举一下。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首先在诗文中要找到该炼字,炼字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特殊词(如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等).炼字赏析常见答题格式: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是…,作用是…,它运用了…的修辞(或化静为动,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虚为实)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意思是: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化无形为有形.愁思会移动,这样就把抽象的、看不见的东西写成了有形有质的东西,具体可感.;“人的愁绪,本来应是“先心头”,再“眉头”的,“才下”“却上”表明愁在“心”“眉”之间循环速度之快,更说明愁之深.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作者情感的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从“玉簟”“ 罗裳”“ 兰舟”等词可以看出她生活优裕;从盼望“锦书”可以看出她尚没到孤苦伶仃的暮年;从“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可以看出应是男女之间的相思之愁苦.总之,应是写她对丈夫的相思之情,不同于《武陵春》中那种万念俱灰的悲愁.
答案:
(1)①化无形为有形.愁思会移动,这样就把抽象的、看不见的东西写成了有形有质的东西,具体可感.②“人的愁绪,本来应是“先心头”,再“眉头”的,“才下”“却上”表明愁在“心”“眉”之间循环速度之快,更说明愁之深.
(2)从“玉簟”“ 罗裳”“ 兰舟”等词可以看出她生活优裕;从盼望“锦书”可以看出她尚没到孤苦伶仃的暮年;从“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可以看出应是男女之间的相思之愁苦.总之,应是写她对丈夫的相思之情,不同于《武陵春》中那种万念俱灰的悲愁.
译文:
红藕香残,鲜艳的荷花凋谢了,从竹席上感到深深的凉意,轻轻提起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天空中燕群排成队形飞回来,(有没有)传回谁的家书?鸿雁飞回的时候,(转眼间)已是夜晚,如洗的月光倾泻在西楼.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看了 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d...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李清照的一剪梅,是童丽《月满西楼》里的歌词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  2020-05-16 …

英语翻译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  2020-05-16 …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填空题.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  2020-06-09 …

一剪梅李清照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  2020-06-09 …

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2020-06-11 …

阅读李清照的《一剪梅》,完成1~3题。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  2020-06-11 …

在线求指导:一剪梅李清照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2020-06-11 …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  2020-06-19 …

李清照的《一剪梅》中,是“此情无处可消除”还是“此情无计可消除”?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  2020-07-02 …

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一剪  2020-07-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