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讲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前一句的意思是:
《中庸》讲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前一句的意思是:为学的几个层次,做事要广泛地学习,仔细地探究,谨慎地思考,明确地辨别,最后要切实去实行。后一句的含义是:别人学一次就会了,我还不会就学他一百次;别人学十次就会了,我还不会,就学他一千次。如果真能照这样子去做,虽然再笨,也会变得聪明,既使再柔弱的人也会变得坚强。从辩证法的角度看,上述材料反映的哲理是
( )
①整个世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②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③矛盾具有统—性 ④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B
①与材料无关。②不是辩证法道理。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中"恐"的理解?恐的意思 2020-05-20 …
人贵有自知之明上一句是什么 2020-05-20 …
作者针对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一名言阐发的新观点是什么? 2020-05-23 …
赤壁之战中有哪七计?赤壁之战中一共用了七条计谋,分别是:1.黄盖:(这我知道,苦肉计)2.阚泽:3 2020-06-19 …
近义词,反义词,自知之明;一抔黄土;化为乌有;无与伦比;寻章摘句;断壁残垣;望眼欲穿;引颈受戮;遮 2020-06-27 …
公元8世纪中期在唐朝和大食的一次战争中,一大批唐朝工匠被俘虏使中国四大发明中一项发明传入阿拉伯,后 2020-07-12 …
下列例句中与“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先帝不以臣卑鄙B.不别 2020-07-15 …
近义词,反义词,自知之明;一抔黄土;化为乌有;无与伦比;寻章摘句;断壁残垣;望眼欲穿;引颈受戮;遮 2020-07-28 …
历史已经证明:那些没有民族个性和特色的文化,那些照搬照抄、亦步亦趋的文化是没有前途的。中国文化数千年 2020-11-22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从传统文化角度看,良好的家教不仅是中华文明中一种至为重 2020-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