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材料一:同治三年,李鸿章在致总理衙门的信中表明:“外国所觊觎者,在苏州未通商地方,竟以开路为主;三国同声造请,必有为之谋者,未必尽出于商人……函致通商各口岸,一体防范

题目详情
材料一:同治三年,李鸿章在致总理衙门的信中表明:“外国所觊觎者,在苏州未通商地方,竟以开路为主;三国同声造请,必有为之谋者,未必尽出于商人……函致通商各口岸,一体防范。”
材料二:同治六年,李鸿章提出:“凡事穷则变,变则通……铁路工本,动费千数百万……一时断难成议。然与其任洋人在内地开设铁路,又不若中国自行仿办,权自我操。”
材料三:同治十三年,李鸿章递交《筹议海防折》:“南北洋滨海七省自须联为一气……有事之际,军事瞬息变更……内地铁路,屯兵于旁,闻警驰援……统帅当不致于误事,而中国急切办不到者也……设有紧急,诚恐缓不及事。”同时,李鸿章还考虑到:“盖既不能禁洋货之不来……于中国之利,妨夺不少。曷若亦设机器自为制造,轮船铁路自为运转……我利日兴,则彼利自薄,不独有益厘饷也。”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李鸿章对铁路修建的态度变化的原因。
(2)试评价李鸿章“自我兴办”铁路的思想。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小问的原因,依据三则材料的描述,结合所学可知,其原因有认识到西方器物的先进性;加强国防建设的必要;维护经济利益的需要.
(2)本小问的评价,依据三则材料,结合李鸿章所处的时代以及阶级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说明即可,即李鸿章“自我兴办”铁路的思想是在西方列强企图攫取中国铁路权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也是其自强求富自立意识的反映;推动中国自办铁路正式开端,为以后中国铁路的进一步展修奠定基础;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此思想实践的效果不大.
故答案为:
(1)原因:认识到西方器物的先进性;加强国防建设的必要;维护经济利益的需要.
(2)评价:这种思想是在西方列强企图攫取中国铁路权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也是其自强求富自立意识的反映;推动中国自办铁路正式开端,为以后中国铁路的进一步展修奠定基础;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此思想实践的效果不大.
看了 材料一:同治三年,李鸿章在致...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