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臣闻事有若缓而其变甚急者,天下之势是也。天下之人,幼而习之,长而成之,相咻而成风,相比而成俗,纵横颠倒,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臣闻事有若缓而其变甚急者,天下之势是也。天下之人,幼而习之,长而成之,相咻而成风,相 比 而成俗,纵横颠倒,纷纷而不知以自定。当此之时,其上之人刑之则惧,驱之则听,其势若无能为者。然及其为变,常至于破坏而不可御。故夫天子者,观天下之势而制其所向,以定其所归者也。
夫天下之人,弛而纵之,拱手而视其所为,则其势无所不至。 其状如长江大河,日夜浑浑,趋于下而不能止,抵曲则激,激而无所泄,则咆勃溃乱,荡然而四出,坏堤防、 包 陵谷,汗漫而无所制。故善治水者,因其所入而导之,则其势不至于激怒坌涌而不可收。既激矣,又能徐徐而泄之,则其势不至于破决荡溢而不可止。然天下之人常狎其安流无事之不足畏也,而不为去其所激;观其激作相 蹙 ,溃乱未发之际,而以为不至于大惧,不能徐泄其怒,是以遂至横流于中原而不可卒治。
昔者天下既安,其人皆欲安坐而守之,循循以为敦厚,默默以为忠信。忠臣义士之义愤闷而不得发,豪俊之士不忍其郁郁之心,起而振之。 而世之士大夫好勇而轻进、喜气而不慑者,皆乐从而群和之,直言忤世而不顾,直行犯上而不忌。 今之君子累累而从事于此矣。然天下犹有所不从,其余风故俗犹众而未去,相与抗拒,而胜负之数未有所定,邪正相搏,曲直相 犯 ,二者溃溃而不知其所终极,盖天下之势已小激矣。而上之人不从而遂决其壅,臣恐天下之贤人,不胜其忿而自决之也。夫惟天子之尊,有所欲为,而天下从之。今不为决之于上,而听其自决,则天下之不同者,将悻然而不服。而天下之豪俊,亦将奋踊不顾而决之,发而不中,故大者伤,小者死,横溃而不可救。譬如东汉之士,李膺、杜密、范滂、张俭之党,慷慨议论,本以矫拂世俗之弊,而当时之君,不为分别天下之邪正以快其气,而使天下之士发愤以自决之,而天下遂以大乱。由此观之,则夫英雄之士,不可以不少遂其意也。
是以治水者,惟能使之日夜流注而不息。则虽有蛟龙鲸鲵之患,亦将顺流奔走,奋迅悦豫, 而不暇及于为变。苟其潴畜浑乱,壅闭而不决,则水之百怪皆将勃然放肆,求以自快其意而不可御。故夫天下亦不可不为少决,以顺适其意也。
选自《唐宋名家文集·苏辙集.君术策五》
1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坏堤防、 包 陵谷 包:淹没
B.相 比 而成俗 比:勾结
C.观其激作相 蹙 蹙:通“蹴”,踩、踏
D.曲直相 犯 犯 :冲突
1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李膺、杜密、范滂、张俭 之 党 臣以为布衣 之 交尚不相欺
B.因其 所 入而导之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 所 劫哉
C.臣闻事有若缓 而 其变甚急者 至于幽暗昏惑 而 无 物以相之
D.本 以 矫拂世俗之弊 具 以 沛公言报项王
1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夫天下之人,弛而纵之,拱手而视其所为,则其势无所不至。 (4分)
(2)而世之士大夫好勇而轻进、喜气而不慑者,皆乐从而群和之,直言忤世而不顾,直行犯上而不忌。 (4分)
15. 文言文中,苏辙针对“君术”提出了哪些建议?请简要概括。(5分)
12.B
13.C
14.(1) 天下的人民,如果让他们宽弛而放纵,拱手不管,任其为所欲为,那么他们势必会什么坏事都做得出。(“驰”1分,“视其所为”1分,其他2分)
(2) 而世上那些喜好勇敢轻于进取、气盛而不容易被震慑的士大夫都乐于跟从他们群起而唱和,正直敢言忤逆世俗而在所不顾,刚直而行触犯圣上而毫不忌讳。(“慑”1分,“和”1分,“忤”1分,其他1分)
15. (1)为人君者要善于把握天下的大势。(2)做到防微杜渐。(3)对天下的英雄豪杰,要适当地顺从他们的意愿。(4)治理天下要适当疏通民意,使人们郁积的心情得到顺应和快适。(答出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四点5分)
【解析】
12.
试题分析: 比,接近,随从。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 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
试题分析: .C均表转折关系连词;B.用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短语/与“为”呼应,构成“为…所…”句式,表示被动;A.这,代词/的,助词;D.用/把。 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高考的一个高频考点,平时复习中要注意了解文言虚词在高考中的考查要求及题型种类。积累常考文言虚词的意义和基本用法。另外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1) “驰”, 宽弛;“视其所为”,任其为所欲为。 (2) “慑”,被震慑;“和”,唱和;“忤”,忤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需要通读全文,梳理出相关信息然后归纳概括。由第一段“ 故夫天子者,观天下之势而制其所向,以定其所归者也 ”可以总结出第一点;由第二段可总结出“防微杜渐”;由第三段“ 由此观之,则夫英雄之士,不可以不少遂其意也 ”可总结出第三点;由第四段“ 故夫天下亦不可不为少决,以顺适其意也。 ”可总结出第四点。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
臣听说,有的事情看起演化似乎很缓慢,但它一旦发生变化的时候,却又异常迅速。天下的大势就是这样的。天下人,幼年的时候让他们学习,长大以后教他们按照成人的标准行事。大家在彼此的喧闹呼叫声中慢慢养成一种风气,在相互随从当中逐渐造就一种习俗。但这样的群体却是涣散的。人们向各个方向涌动的都有,乱纷纷的一片,难以形成一股势力。在这种时候,那上面的统治者惩罚他们,他们就会恐惧;驱逐他们,他们就会顺从,那样子看起好像不能有所作为。然而一旦等到他们出变乱,常常至于破坏巨大而不可防御。所以,做天子的,应该是观察天下的趋势然后制定发展的方向,确定天下归从的人。
那天下的人民,如果让他们宽弛而放纵,拱手不管,任其为所欲为,那他们势必会无所不至。那情形就像长江大河,日日夜夜,浑浩流转,流向下游不能止息。一旦受到阻挡,转变流向,就会激荡不已,激荡不已又得不到宣泄,就会向四处漫溢。结果,冲垮了堤岸,淹没了丘陵山谷,浩瀚汪洋,再也无法控制。所以,善于治水的人,总是顺着水的流向而疏导它。这样,水流就不至于变得湍急奔涌而不可驾驭。而假如水流已经出现了湍急的情况,则又能够慢慢地让它排泄。这样,就不至于发生冲决堤岸、四处漫溢而不可控制的局面。然而天下的人们常常在长江大河安然流淌没有什么灾祸的时候,轻视狎玩,认为没有什么可怕的,而不去考虑去除那造成激荡的隐患;当看到水流相激荡,相蹙踏,还未发生溃乱的时候,认为不值得过于恐惧,这个时候不能缓缓地宣泄水流的怒气,因此最终造成了横流原野而无法根治。
过去天下安定以后,那些人想要安坐无为保守天下,把循规蹈矩当做敦厚,把默默无言当做忠信。使得忠臣义士的愤怒郁闷之气不得发泄,豪迈俊杰之士忍不住心中的郁怒,起振作士气。而世上那些喜好勇敢轻于进取、气盛而不容易被震慑的士大夫都乐于跟从他们群起而唱和,正直敢言忤逆世俗而在所不顾,刚直而行触犯圣上而毫不忌讳。现今的君子成群结队地做这种事。只不过天下的人们还没有全部起响应他们。这是因为,旧的风俗习惯还在许多方面留存着,并没有完全消除。这样,新旧两种思想和势力就在社会上形成对抗,谁胜谁负,一时还难以预料。结果,邪正曲直的双方互相搏击,互相冲突,两种力量交织在一起,乱作一团,谁也不知道最后将会出现什么局面。这种状况说明,天下的形势已经由平静而稍稍转向激荡了。然而,身居高位的人却不顺应趋势,对这种堵塞现象加以疏导。臣恐怕天下一些贤能的人将抑制不住他们的愤怒情绪,要自己起冲决堵塞的障碍了。世上只有国君凭借自己的威严,想干什么事情的时候,天下的人们才会全部听从。现在上边不加疏导,却听任下边的人们自己冲突。这样,那部分并不赞同的人便会愤愤不平,心中不服;而天下的豪杰俊迈之士,也会奋勇不顾而冲决堤坝,怒气喷发如果不能成功,大的就会受伤,小的也会死亡,横然溃决无法挽救。比如,东汉时的李膺、杜密、范滂、张俭这些人,慷慨议论,本意只是想用此矫正世俗的弊病。然而,当时的国君却对那正和邪的势力不加区分,使正气得不到伸张,天下的有识之士不得不奋起而自行冲决障碍,结果便造成了天下大乱的局面。由此看,对天下的英雄豪杰,是不能不适当地顺从他们的意愿的。
所以治水的人,只要能使水流日夜不停地流淌,那即使有蛟龙和鲸鲵那样巨大的怪物,也会顺流奔走,踊跃愉悦,没有工夫得及制造变乱。即使水流蓄积浑浊,壅塞而不疏决,那水中各种各样的怪物都将会勃然兴起,放肆作怪,寻求自己的快意而致使水流不可阻挡。所以治理天下也不可不稍微地疏通民意,使人们郁积德心情得到顺应和快适。
小泽的爸妈因感情不和而离婚,小泽和妈妈生活在一起,日子过得很艰辛,妈妈因单位效益不好而下岗,靠卖青 2020-05-17 …
英语翻译巨蛇偷蛋吴氏鸡蛋行中积蛋不知几亿万也,而月终盘计,必少数百枚.主人不甘,早暮伺之,见有蛇长 2020-06-15 …
阅读理解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 2020-06-15 …
肝糖原提取实验离心没有得到沉淀而是类似絮状物是为什么?其实更准确来说是溶液分层了,上清液没有问题, 2020-06-18 …
画作《瀑布》如图所示.有人对此画作了如下解读:水流从高处倾泻而下,推动水轮机发电,又顺着水渠流动, 2020-06-22 …
有一个上细下粗的筒,下端用一薄片盖住后浸入水中(不计薄片重),薄片因受水的压力而不下落,如图所示.这 2020-11-10 …
三艘逆流而上航速不等得龙舟在江面某处同时出发,此刻一颗龙珠掉在水面上,沿江顺流而下.15分钟后三艘龙 2020-12-09 …
韩国“岁月号”客轮发生触礁浸水事故而逐渐倾斜,最终海水灌满船,客轮的重力(选填“大于”或“小于”)所 2020-12-10 …
“百日维新”的失败表明,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来使中国实现近代化是无效的。当时有些中国人就在想:不如 2020-12-12 …
图1是棱长为a的小正方体,图2、图3由这样相同的小正方体摆放而成.按照这样的方法继续摆放,由上而下分 2020-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