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游京师,授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初一、十五参见县尹的规定),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游京师,授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初一、十五参见县尹的规定),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到官四月,末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即 散 其 家 之 所 有 与 乡 里 贫 乏 者
(2)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译文:___
(4)张养浩曾经感慨“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读了本文你觉得他是怎样一个人?
(5)阅读全文,思考文章记述了张养浩一心为民的哪些事?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游京师,授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初一、十五参见县尹的规定),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到官四月,末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即 散 其 家 之 所 有 与 乡 里 贫 乏 者
(2)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民甚快之: | ___ |
②既闻命: | ___ |
③犹以盗目之: | ___ |
④遂得疾不起: | ___ |
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译文:___
(4)张养浩曾经感慨“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读了本文你觉得他是怎样一个人?
(5)阅读全文,思考文章记述了张养浩一心为民的哪些事?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 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①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要停顿;②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是要分开;③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④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⑤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⑥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⑦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等应做停顿.
该句子符合规律③、④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
(2)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①句意为:老百姓非常高兴,快:以…为快,对…感到高兴.
②句意为:张养浩接到任命后,既:已经.
③句意为: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目:看待.
④句意为:于是卧病不起,遂:最终,终于.
(3)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句中重点词语有:“闻”:听到;“恸”,大哭;“济”,救济.句意为:张养浩听到民间有人为了奉养母亲而杀死自己儿子的事,为此大哭了一场,并拿出自己的钱救济了这户人家.
(4)本题考查学生在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的基础上对人物的分析.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含义进行解答.
例:张养浩是一个勤勉政事,宽容待人,执法公正,克己奉公,受人景仰的人.(答对两点意思对即可)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含义进行解答.
①免除犯过罪的人初一、十五参见县尹的规定
②严厉打击危害百姓的杀人犯李虎等人
③散尽家财救助百姓
④到任后四个月一直住在衙门帮助穷人并积劳成疾而死.
答案:
(1)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
(2)①以…为快,对…感到高兴;②已经;③看待;④最终,终于
(3)张养浩听到民间有人为了奉养母亲而杀死自己儿子的事,为此大哭了一场,并拿出自己的钱救济了这户人家((闻、恸、济为得分点)
(4)例:张养浩是一个勤勉政事,宽容待人,执法公正,克己奉公,受人景仰的人.(答对两点意思对即可)
(5)①免除犯过罪的人初一、十五参见县尹的规定
②严厉打击危害百姓的杀人犯李虎等人
③散尽家财救助百姓
④到任后四个月一直住在衙门帮助穷人并积劳成疾而死.
该句子符合规律③、④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
(2)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①句意为:老百姓非常高兴,快:以…为快,对…感到高兴.
②句意为:张养浩接到任命后,既:已经.
③句意为: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目:看待.
④句意为:于是卧病不起,遂:最终,终于.
(3)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句中重点词语有:“闻”:听到;“恸”,大哭;“济”,救济.句意为:张养浩听到民间有人为了奉养母亲而杀死自己儿子的事,为此大哭了一场,并拿出自己的钱救济了这户人家.
(4)本题考查学生在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的基础上对人物的分析.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含义进行解答.
例:张养浩是一个勤勉政事,宽容待人,执法公正,克己奉公,受人景仰的人.(答对两点意思对即可)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含义进行解答.
①免除犯过罪的人初一、十五参见县尹的规定
②严厉打击危害百姓的杀人犯李虎等人
③散尽家财救助百姓
④到任后四个月一直住在衙门帮助穷人并积劳成疾而死.
答案:
(1)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
(2)①以…为快,对…感到高兴;②已经;③看待;④最终,终于
(3)张养浩听到民间有人为了奉养母亲而杀死自己儿子的事,为此大哭了一场,并拿出自己的钱救济了这户人家((闻、恸、济为得分点)
(4)例:张养浩是一个勤勉政事,宽容待人,执法公正,克己奉公,受人景仰的人.(答对两点意思对即可)
(5)①免除犯过罪的人初一、十五参见县尹的规定
②严厉打击危害百姓的杀人犯李虎等人
③散尽家财救助百姓
④到任后四个月一直住在衙门帮助穷人并积劳成疾而死.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已知P是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M,N分别为AB PC中点,若MN=BC=4已知P是平行 2020-05-15 …
文言文翻译所不克者,大势已去,公固无知之何耳非齐人之怯于前而勇于后也,势也要之死而后已,亦可以无饥 2020-05-16 …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6分)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 2020-05-16 …
解释下列词语:实切实:人饥已饥:舐: 2020-06-17 …
已知直线l是过正方体ABCD-A1B1C1D1的顶点的一平面AB1D1与下底面ABCD所在平面的交 2020-06-27 …
袁隆平是我国著名的水稻育种专家,1953年毕业于重庆西南农学院。1960年,由于天灾人祸,人们生活 2020-06-28 …
如图多面体ABCDEF中正方形ADEF与梯形ABCD所在平面互相垂直已知直线BE与平面ABCD所成 2020-07-30 …
已知p为三角形abc所在平面外一点,D,E分别是△PAB,△PBC的重心,证明:求证:已知p为三角 2020-07-30 …
内蒙古河套地区(毛乌素沙地)汉朝时水草肥美,但现在已面目全非。这说明()A.荒漠化完全是由战争、饥荒 2020-12-08 …
你最好要多少面包?如果以和另外一个素不相识的人都无比饥饿.有个行善的人刚好有一斤面包,也有一架天平. 2020-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