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筏,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选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1)对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___
(3)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句是___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题目冠以“始得”二字独出心裁,全文紧扣“始”字落笔,从“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到“始指异之”,再以“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结束全文,暗含了作者初次遭遇西山,透露出偶然而又惊喜的心情。
B.文中用词常见而效果独特,如“深林”可见其幽雅别致,“幽泉”可见其清澈,“西山”用“特立”见其出类拔萃的气势;通过“上”“入”“穷”“披”“倾”等一系列动词描述作者游历,流利自然,十分恰切。
C.文章多处使用对比。以其他山水的丑陋浅俗来反衬西山的特立超群,以游其他山水时的心情抑郁反衬西山之游给自己带来的精神愉悦,西山的景物特征与作者情趣相得益彰,浑然一体。
D.作者游山的真正目的在于忘忧,西山之游真正之喜在于实现了自我与自然的两相融合,乐以忘忧。西山之怪特美和作者受到挫折却不甘沉沦的人格之美相互映照,使作者获得精神上的慰藉,达到超脱而旷达的境界。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②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筏,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选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1)对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___
A.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 僇:同“戮”,刑辱 |
B.其隙也,则施施而行 | 隙:指公务之暇 |
C.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 趣:兴致,情趣 |
D.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 是:这 |
A. ①到则披草而坐 | ②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
B. ①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 |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C. ①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D. ①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题目冠以“始得”二字独出心裁,全文紧扣“始”字落笔,从“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到“始指异之”,再以“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结束全文,暗含了作者初次遭遇西山,透露出偶然而又惊喜的心情。
B.文中用词常见而效果独特,如“深林”可见其幽雅别致,“幽泉”可见其清澈,“西山”用“特立”见其出类拔萃的气势;通过“上”“入”“穷”“披”“倾”等一系列动词描述作者游历,流利自然,十分恰切。
C.文章多处使用对比。以其他山水的丑陋浅俗来反衬西山的特立超群,以游其他山水时的心情抑郁反衬西山之游给自己带来的精神愉悦,西山的景物特征与作者情趣相得益彰,浑然一体。
D.作者游山的真正目的在于忘忧,西山之游真正之喜在于实现了自我与自然的两相融合,乐以忘忧。西山之怪特美和作者受到挫折却不甘沉沦的人格之美相互映照,使作者获得精神上的慰藉,达到超脱而旷达的境界。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②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C 心中想到了哪里,梦也就做到那里.“趣”,通“趋”,往、赴.
(2)B 名词作状语,每天;A.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C.结构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D.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
(3)D 该句为省略句,其余三项为状语后置句.
(4)C 文中没有写其他山水的丑陋浅俗.
(5)①以为:认为;异态:奇特的形状;未始:未曾;怪特:奇异特别.句子翻译为:我原以为永州山水中稍有特异地方,都已被我游览了,而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和奇特.
②向:以前;未始游:不曾(真正)游赏过;于是:从这里.句子翻译为:我这才认识到过去等于没有游览,真正的游览从此(时)开始.
答案:
(1)C
(2)B
(3)D
(4)C
(5)①我原以为永州山水中稍有特异地方,都已被我游览了,而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和奇特.
②我这才认识到过去等于没有游览,真正的游览从此(时)开始.
参考译文:
自从我成为被贬受辱的人,就居住在永州,常常忧惧不安.公务之余,就缓步行走,没有目的地出游,每天和自己的随从爬高山、钻深林,走到迂回曲折的山间小溪,只要有清幽的泉水,奇形怪状的石头,没有(因为)远而不到的.到了就拨开杂草坐下,倾尽壶中的酒.喝的大醉.喝醉后便进一步相互枕靠着睡在地上,躺下就做梦.心中想到了哪里,梦也就做到那里.醒来之后就回家.我原以为永州山水中稍有特异地方,都已被我游览了,而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和奇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华寺西亭,遥望西山,才指点西山并感到它的奇特.我于是命令仆人越过湘江,沿染溪而行,砍去杂乱丛生的草木,烧掉茂盛的茅草,不达到西山之巅决不罢休.攀援着爬上山顶,像簸箕一样坐着,观赏风景,周围几个州的土地都聚集在我的衽席下.它高处之下的地势,(高的地方)像深山一样深邃,(低的地方)像深池一样低陷,有的像是蚁穴外隆起的小土堆,有的像是蚂蚁洞,千里之遥如在尺寸之间,聚集收拢,层层堆叠,没有一个景象能逃脱(我的眼光)而隐藏起来的.青山白水相互萦绕,远处与天边交会,从四面望去,浑然一体.这样以后才知道这座山确实特立不群,与一般的小土丘大不一样.(西山的)高大渺远与天地间的浩瀚大气一样,永无边际;(西山的)广阔无边可与天地自然结友交游,永无尽期.我于是拿起酒壶,斟满酒杯,畅怀痛饮,醉倒在地,不觉间日薄西山.苍茫暮色,自远而近,慢慢地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了,而我却了无归意.精神凝聚安定,形体得到解脱,和万物的变化暗暗相合,我这才认识到过去等于没有游览,真正的游览从此(时)开始.所以我特意把这件事记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809年).
(2)B 名词作状语,每天;A.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C.结构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D.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
(3)D 该句为省略句,其余三项为状语后置句.
(4)C 文中没有写其他山水的丑陋浅俗.
(5)①以为:认为;异态:奇特的形状;未始:未曾;怪特:奇异特别.句子翻译为:我原以为永州山水中稍有特异地方,都已被我游览了,而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和奇特.
②向:以前;未始游:不曾(真正)游赏过;于是:从这里.句子翻译为:我这才认识到过去等于没有游览,真正的游览从此(时)开始.
答案:
(1)C
(2)B
(3)D
(4)C
(5)①我原以为永州山水中稍有特异地方,都已被我游览了,而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和奇特.
②我这才认识到过去等于没有游览,真正的游览从此(时)开始.
参考译文:
自从我成为被贬受辱的人,就居住在永州,常常忧惧不安.公务之余,就缓步行走,没有目的地出游,每天和自己的随从爬高山、钻深林,走到迂回曲折的山间小溪,只要有清幽的泉水,奇形怪状的石头,没有(因为)远而不到的.到了就拨开杂草坐下,倾尽壶中的酒.喝的大醉.喝醉后便进一步相互枕靠着睡在地上,躺下就做梦.心中想到了哪里,梦也就做到那里.醒来之后就回家.我原以为永州山水中稍有特异地方,都已被我游览了,而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和奇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华寺西亭,遥望西山,才指点西山并感到它的奇特.我于是命令仆人越过湘江,沿染溪而行,砍去杂乱丛生的草木,烧掉茂盛的茅草,不达到西山之巅决不罢休.攀援着爬上山顶,像簸箕一样坐着,观赏风景,周围几个州的土地都聚集在我的衽席下.它高处之下的地势,(高的地方)像深山一样深邃,(低的地方)像深池一样低陷,有的像是蚁穴外隆起的小土堆,有的像是蚂蚁洞,千里之遥如在尺寸之间,聚集收拢,层层堆叠,没有一个景象能逃脱(我的眼光)而隐藏起来的.青山白水相互萦绕,远处与天边交会,从四面望去,浑然一体.这样以后才知道这座山确实特立不群,与一般的小土丘大不一样.(西山的)高大渺远与天地间的浩瀚大气一样,永无边际;(西山的)广阔无边可与天地自然结友交游,永无尽期.我于是拿起酒壶,斟满酒杯,畅怀痛饮,醉倒在地,不觉间日薄西山.苍茫暮色,自远而近,慢慢地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了,而我却了无归意.精神凝聚安定,形体得到解脱,和万物的变化暗暗相合,我这才认识到过去等于没有游览,真正的游览从此(时)开始.所以我特意把这件事记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809年).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为什么在完全垄断市场中“单位产品价格随着销售量的增加而下降”?中级经济师经济学基础知识:为什么在完 2020-06-04 …
庄子达生上而不下,则使人善怒;下而不上,则使人善忘;不上不下,中身当心,则为病此句的意思是什么,怎 2020-06-18 …
《庄子·达生》:“上而不下,则使人善怒;下而不上,则使人善忘;不上不下,中身当心,则为病.”请大德 2020-06-18 …
英语翻译分均则不偏,势齐则不壹,众齐则不使.有天有地而上下有差,明王始立而处国有制.夫两贵之不能相 2020-06-18 …
对这句话的评价:人生有很多条路选择.选中一条走下去,便会碰见这条路上的人和风景;人生有很多条路选择 2020-06-20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 2020-07-03 …
急啊数学如果9人14天完成了一件工作的3/5,而剩下的工作要在4天内完成,则需增加的人数是多少人一 2020-07-26 …
董仲舒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 2020-07-28 …
找出下列数字中多余的一个4、5、8、10、11、16、19、32、36答案说是11,我在想为什么就不 2020-12-14 …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知封建之弊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 2021-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