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僭大,贱不得逾贵,故上下序而民志定。于是辨其土地、川泽、丘陵之宜,教民种树畜养;五谷六畜及至鱼鳖、鸟兽、
|
|
解析:
(1) 序:有序 (2) A用来……的。B副词,没有谁;副词,不要。C代词,他的;代词,我。D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副词,互相 (3) 应为“民” (4) 答案:“没有异常情况不得迁徙”应为“不会看到别的事物而想改变自己的本业”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从前先王的制度,从天子、公侯到奴仆,他们的官爵、俸禄、死生(礼仪)的制度各有不同的等级,小的不得越过大的,低贱的不得越过高贵的,所以上下有序,民心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先王)辨明土地、山川水泽、丘陵等不同情形,教导百姓(因地制宜)种植树木、饲养牲畜;(从)五谷六畜到鱼鳖、鸟兽、材料、工具等资财,用来养生送终的东西,没有不全都植养繁育的。按时植养,使用时有节度。这样之后(士、农、工、商)四类百姓各自根据他们(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充分发挥各自的智力和体力,早起晚睡,来治理自己的产业,并没有(政府)征发(赋税徭役),限期交纳,但远近地区都很富足。所以《易》说“依靠财物辅助自然规律的运行,来引导制约百姓”“备取万物用于各个方面,制成器物把(它)作为天下人的利益,(在这方面)没有谁比圣贤的君主更伟大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管子》说,古代(士、农、工、商)四类百姓不允许混合居住。士人在学习读书的地方相互谈讲仁义,工匠在官府里相互议论技巧,商人在街市相互谈论财利,农民在田野相互谋划生产,从早到晚从事(自己的职业),不会看到别的事物而想改变自己的本业。所以他们父兄的教导(即使)不严格也能成功,子弟的学习(即使)不费力也能学会,(他们)各自安于自己居住的地方,乐于从事自己的职业,认为自己的食物很美味,认为自己的服饰很好看,即使看见奇异华丽的事物,(因为)不符合他们的习俗,(就)不会接受。由此(百姓)的欲望少,事情简单,财物充足,没有争夺。在这种情况下,位居百姓之上的君王,用道德来引导他们,用礼制来统一他们,所以百姓有廉耻之心而懂得尊敬,重视仁义而轻视财利。这(就是夏、商、周)三代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不需采用严酷的政治而能使国家安定的大概原因吧。 到周王室衰微时,礼法被破坏。齐桓公、晋文公之后,礼义彻底破坏,各国的政治不同,各家族的风气差别很大。于是商人贩卖奇珍异货,工匠制作没有实用价值的器具,士人进行违反道义的行为,来追逐时人的喜好而获取世间的资财。诡诈的人违背事实来诈骗名誉,奸邪的人侵犯损害他人来求取功利,篡权杀君得到国家的人成为王公,强取豪夺建立家业的人成了英雄,粉饰欺诈为非作歹的人一辈子富足,固守正道遵循义理的人不能免去饥寒的忧虑。礼义不足以约束君子,刑戮不足以威慑小人,损丧风化,败坏风俗,(这)是导致天下大乱的原因。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请许学者而行宛曼于先王,或者不宜今乎!如是不能更也,……卜子妻写弊裤也,…阅读 2020-05-16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请许学者而行宛曼于先王,或者不宜今乎!如是不能更也,……卜子妻写弊裤也,……先 2020-05-16 …
在线求指导:阅读下文,阅读下文,请许学者而行宛曼于先王,或者不宜今乎!如是不能更也,……卜子妻写弊 2020-05-16 …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李时勉,名懋,安福人。性刚鲠,慨然以天下为己任。成祖决计 2020-06-10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宜)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 2020-06-13 …
如何用梅花易数占生产?占生产,以体为母,用为生。体用俱宜乘旺,不宜乘衰。宜相生,不宜相克。体克用, 2020-06-2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送宜黄何尉序(宋)陆九渊民甚宜其尉,甚不宜其令;吏甚宜其令,甚不宜其尉 2020-06-2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送宜黄何尉序陆九渊①民甚宜其尉,甚不宜其令;吏甚宜其令,甚不宜其尉 2020-06-2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送宜黄何尉序(南宋)陆九渊民甚宜其尉,甚不宜其令;吏甚宜其令,甚不宜 2020-06-2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送宜黄何尉序陆九渊民甚宜其尉,甚不宜其令;吏甚宜其令,甚不宜其尉,是 2021-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