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送宜黄何尉序(南宋)陆九渊民甚宜其尉,甚不宜其令;吏甚宜其令,甚不宜其尉:是令、尉①之贤否不难知也。尉以是不善于其令,令以是不善于其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送宜黄何尉序 (南宋)陆九渊 民甚宜其尉,甚不宜其令;吏甚宜其令,甚不宜其尉:是令、尉①之贤否不难知也。尉以是不善于其令,令以是不善于其尉:是令、尉之曲直不难知也。东阳何君坦尉宜黄,与其令臧氏子不相善,其贤否曲直,益不难知者。夫二人之争,至于有司,有司不置白黑于其间,遂以俱罢。县之士民,谓臧之罪,不止于罢,而幸其去;谓何之过,不至于罢,而惜其去。臧贪而富,且自知得罪于民,式②遄其归矣;何廉而贫,无以振其行李,县之士民,哀其穷而为之裹囊以饯之,思其贤而为之歌诗以送之,何之归亦荣矣! 比干③剖心,恶来④知政;子胥鸱夷⑤,宰嚭⑥谋国。爵刑舛施,德业⑦倒植,若此者班班见于书传。今有司所以处臧、何之贤否曲直者,虽未当乎人心,然揆之舛施倒植之事,岂不远哉?况其民心士论,有以慰荐扶持如此其盛者乎?何君尚何憾! 鲁士师如柳下惠⑧,楚令尹如子文⑨,其平狱治理之善,当不可胜纪,三黜三已之间,其为曲直多矣!而《语》《孟》所称,独在于遗逸不怨,厄穷不悯,仕无喜色,已无愠色。况今天子重明丽正,光辉日新。大臣如德星御阴辅阳,以却氛祲。下邑一尉,悉力卫其民,以迕墨令,适用吏文,与令俱罢,是岂终遗逸厄穷而已者乎?何君尚何憾! 虽然,何君誉处若此其盛者,臧氏子实为主也。何君之志,何君之学,遽可如是而已乎?何君是举亦勇矣!诚率是勇以志乎道,进乎学,必居广居、立正位、行大道,使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吾所望于何君者。不然,何君固无憾,吾将有憾于何君矣! [注]①令、尉:令,行政长官;尉,司法长官。②式:通“轼”,名词动用,装上车。③比干:商纣王的叔父,因屡次劝谏纣王,被纣王剖心而死。④恶来:商纣王宠信的奸臣。⑤鸱夷:皮囊,伍于胥死后尸体被盛在皮囊中丢到河里。⑥宰嚭:吴王夫差的太宰,夫差打败越国后,勾践对他进行贿赂和收买,于是达成议和,使越国得到复国图强的机会。⑦业:特指恶业,做了坏事。⑧柳下惠:春秋时鲁大夫,掌管刑狱,三次被贬职。⑨子文:春秋时楚国令尹,曾三次被贬。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民甚宜其尉 ②其平狱治理之善,当不可胜纪 ③无以振其行李 ④何君尚何憾 ⑤哀其穷而为之裹囊以饯之 ⑥悉力卫其民,以迕墨令 ⑦何之归亦荣矣 ⑧诚率是勇以志乎道,进乎学
(1)爵刑舛施,德业倒植,若此者班班见于书传。(3分) (2)而《语》《孟》所称,独在于遗逸不怨,厄穷不悯,仕无喜色,已无愠色。(4分) (3)何君主志,何君主学,遽可如是而已乎?(3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A 小题:B 小题:D |
小题:(尉:名词作动词,做县尉。) 小题:(①老百姓对何坦的爱戴。②是对柳下惠和子文的评价。④⑦是作者对何坦的安慰。⑤何坦的清贫以及老百姓对他的爱戴。⑧作者对何坦的勉励。) 小题:(与县令不和的原因不是“官居次位”,而是“悉力卫其民”。) 小题:见“参考译文”中画横线处。 小题:无 参考译文: (宜黄县的)老百姓很喜欢他们的县尉,很不喜欢他们的县令;县里的僚属很喜欢他们的县令,很不喜欢他们的县尉:这县令、县尉的贤与不贤就不难知道了。县尉因为这个原因与县令不和,县令因为这个原因与县尉不和:这县令、县尉的是非曲直就不难知道了。东阳人何坦做宜黄县的县尉,跟他的县令藏氏子不和,他们的贤与不贤、是非曲直,大概不难知道的。他们两人之间的争执,到了上司那里,上司不分清红皂白,就一起把他们罢免了。宜黄县的读书人、老百姓,说臧氏子的罪行,远不止于罢免,老百姓庆幸他的离去;说何坦的过错,不至于被罢免,因而对他的离开感到惋惜。臧氏子贪婪而富有,而且自己知道得罪了老百姓,装满车子就赶快溜走了;何坦廉洁而且清贫,没有什么来置办行李,县里的读书人、老百姓同情他贫穷并为他准备行李,设宴与他告别,想到他的贤德就唱歌作诗来送行,何坦的离开也是很光荣的啊! 比干被纣王剖心而死,恶来就掌握了大权;伍于胥被抛尸河中,宰嚭就主持国政。赏罚逆施善恶颠倒,像这样的事情一件件地在书传中见到。现在上司用来处理臧县令、何县尉贤与不贤是非曲直的理由,虽然不合乎人心,然而与历史上那些赏罚滥用、倒行逆施的事情 相比较不是还相距很远吗?况且他得到了民心和读书人的好评,有慰问帮助他到如此盛况空前的先例吗?何君你有什么抱恨的呢! 鲁国的士师如柳下惠,楚国的令尹如子文,他们公正地审理案件和处理政事的善举,应该是记不完的,在三次贬官三次罢官之间,他们正直的作为已是足以令人称赞的了!然而,《论语》《孟子》对上述两人的称述,仅仅在于被朝廷抛弃不怨恨,遭遇贫困不自伤,做了官不露喜色,罢了官也不生气。况且现在皇上光明正大,光辉日新。大臣们好像德星一样,调理阴阳,驱退邪气。下面县邑中的一个县尉,尽心尽力地维护老百姓,因此触犯了贪赃枉法的县令,恰好适合监司某一条例,跟县令一起罢免,这哪里是要永远被朝廷抛弃,不会仕途再起呢?何坦你有什么抱恨的呢! 虽然这样,使得何君得到这样大的声誉的,实在是臧氏子造成的。何君的志向和学力,难道就到此为止了吗?何君的这番作为是有勇气的啊!真能把这种勇气用在道德修养上,推广到学习上,就能够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的里面,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的上面,走在天下最光明的正路“义”的中间,使得富裕尊贵都不能乱我的心,贫穷卑贱都不能变我之志,权势武力也不能屈我之气节,这也是我寄希望于何君的。如果不是这样,何君本来没有什么抱恨,我将对何君感到遗憾啊! |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今大道既隐, 2020-04-06 …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小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的理解与感受急 2020-05-16 …
求作文题目.(各位文人,有贤之士是时侯绽放你们的光茫了)急需以下列修辞手法拟题:(各需1个完美的题 2020-06-21 …
求作文题目.(各位文人,有贤之士是时侯绽放你们的光茫了)急需以下列修辞手法拟题:(各需1个完美的题 2020-06-21 …
西汉时期,董仲舒在给汉武帝的对策中提出“使诸列侯、郡守,各择其民贤者,岁贡各二人以给宿卫,且以观大 2020-06-24 …
子曰贤哉回也习题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1.刘 2020-07-02 …
孔子弟子3千,贤者72,颜回是贤者之一,根据第.孔子弟子3千,贤者72,颜回是贤者之一,根据第6( 2020-07-02 …
司马光《资治通鉴》:“初,(晋)智宣子将以瑶为后(继承人),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 2020-07-25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故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今大道既隐,天下为 2020-12-22 …
司马光《资治通鉴》:“初,(晋)智宣子将以瑶为后(继承人),智果曰:‘不如宵(人名)也。瑶之贤于人者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