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㈢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动见证。它彰显出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以及对宇宙认知的独特性

题目详情
㈢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动见证。它彰显出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以及对宇宙认知的独特性。
中国古代文献很早就有了关于“节气”的记载。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已经对节气有所记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名称。它们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到了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人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这样,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人们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材料二】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人生存能力明显增强,自然时间的变化对人的影响也相对减少。二十四节气对现代人而言,又有哪些积极意义呢?
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二十四节气的影响。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比如清明节,除了讲究禁火、扫墓外,还有踏青、插柳、荡秋千等习俗;再如冬至也叫“冬节”,很多地方的人们除了祭祀祖先外,还会穿上新衣,全家团聚,置酒备筵,以示庆贺。这些活动几千年来一直延续不绝。
二十四节气已经成为一种民族的“时间文化”。它至今仍然是我们中国人把握作物生长时间、观测动物活动规律、认识人的生命节律的一种文化技术。例如中医的季节用药习惯与治疗方式,日常饮食生活的季节调节与身体保健等。
   【材料三】“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于2016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有助于扩大它的影响力,增强对它的保护力度,为确保“二十四节气”的存续力和代际传承,文化部等单位制定了《二十四节气五年保护计划(2017-2021)》.政府将根据已制定的保护计划,与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一道积极实施系列保护措施,创造条件确保相关社区和群体在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传承与保护的行列中来,激发其积极性和自觉性,使“二十四节气”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1)下列对“二十四节气”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对于二十四节气的划分,早在西汉时期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中就有完整记载。
B.二十四节气的制订经历了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公元前104年,邓平等人在《太初历》中正式将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并明确了其天文位置。
C.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尊重自然、认识自然进而改造自然的体现。
D.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知,节气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如白露、寒露、霜降反映出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
(2)结合材料二的相关内容,判断链接材料中描写的景象属于哪个节气,并陈述理由。
【链接材料】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轿子即以杨柳杂花装簇顶上,四垂遮映(遮映:掩盖,遮蔽).自此三日,皆出城上坟,但一百五日最盛。节日坊市卖稠饧(稠饧:chóu  xíng,一种厚的饴糖)、麦糕、乳酪、乳饼之类。缓入都门,斜阳御柳;醉归院落,明月梨花。诸军禁卫,各成队伍,跨马作乐四出,谓之“摔脚”。其旗旌鲜明,军容雄壮,人马精锐,又别为一景也。--(选自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3)结合上面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将 “二十四节气”申遗。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根据材料一中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动见证“可知,中国人制定二十四节气是对自然的一种尊重,并没有要改造的意思,故选C.
(2)本题考查从文本中筛选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能力.根据【材料二】中提到在清明节会有扫墓、踏青和插花戴柳的习俗.【链接材料】里“芳树”“杨柳杂花”“梨花”“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描绘了春天郊游踏青的场景;“皆出城上坟”印证了扫墓的习俗,可知材料二中的节气是清明.
(3)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一中的“它彰显出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以及对宇宙认知的独特性“可得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根据材料一中的“中国古代文献很早就有了关于“节气”的记载“可得历史悠久.根据材料二中的“它至今仍然是我们中国人把握作物生长时间、观测动物活动规律、认识人的生命节律的一种文化技术“可知二十四节气对现代人有积极的意义.根据材料三中的“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有助于扩大它的影响力,增强对它的保护力度“可得有助于扩大影响,加强保护度.据此分析可作答.
答案:
(1)C(2分)
(2)清明(节).【材料二】中提到在清明节会有扫墓、踏青和插花戴柳的习俗.【链接材料】里“芳树”“杨柳杂花”“梨花”“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描绘了春天郊游踏青的场景;“皆出城上坟”印证了扫墓的习俗.(判断(1分),结合【材料二】(1分),结合【链接材料】(1分),共3分)
(3)①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②历史悠久.③对现代人有积极意义.④有助于扩大影响力,增强保护力度.(每个要点(1分),共4分)
看了 ㈢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材...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大哥大姐们快来帮我呀六一班开班会,一名男生上台发言,他看到台下男生人数恰好是女生的百分之八十.他下  2020-06-07 …

(2011•武汉四月调考)对某市10所学校共6000名学生视力进行抽样检测,结果显示该市视力低下学  2020-06-13 …

某校六年级一班召开班会,一个男生上台向老师报告,台下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45,男生下台后,一位女生  2020-07-12 …

3.六年级一班召开班会,一个男生上台向老师报告:“台下男生人数是女生的五分之四.”男生下台后,一位  2020-07-13 …

某年级选出男生的1/10和女生12人参加文艺节目,剩下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已知本年纪共有学生4  2020-11-05 …

上课前,老师请一名男生上台报告班级人数,这位男生说:“台下的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7/8.”男生下台后  2020-11-06 …

对某市10所学校共6000名学生视力进行抽样检测,结果显示该市视力低下学生人数超过半数,视力低下率达  2020-11-19 …

某中队召开队会,一名男生上台向辅导员报告:“台下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4/5”.男生下台后,一名女生上  2020-12-03 …

六一班召开班会一个男生上台向老师报告,台下的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五分之四,男生下台后一个女生向老师报  2020-12-19 …

实验小学从六年级学生中选拔出男生的4%和5名女生参加,这样剩下的女生人数正好是剩下男生人数的2倍.已  2021-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