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1)首句“江月去人只数尺”与“江清月近人”这句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首句“江月去人只数尺” 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试作分析。(3分) (2)诗歌后两句作者是怎样写景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5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都写了月影靠人很近,同时写出江水清澈;境界都是宁静安谧的。 (2)以动衬静,动静结合。(对比、衬托也对)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响,大鱼从那儿跃出水面,末句写动、写声,以动、声衬静,愈见其静;极突出了江上月夜最有特点同时又最富于诗意的情景。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对于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 |
(1)(3分)都写了月影靠人很近,同时写出江水清澈;(2分)境界都是宁静安谧的。(1分) (2)(4分)以动衬静,动静结合。(对比、衬托也对)(1分)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响,大鱼从那儿跃出水面,末句写动、写声,以动、声衬静,愈见其静;极突出了江上月夜最有特点同时又最富于诗意的情景。(结合诗句分析2分) 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对于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1分) 杜甫《漫成一首》赏析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在绝句体中,有一种“一句一绝”的格调。即每句写一景,多用两联骈偶,句子之间似无关联。它最初起源于晋代《四时咏》(“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唐代作者已不多,唯杜甫最喜运用这种体格。大约是因为他太精于诗律,运用这种绝体,可以因难见巧吧。他最脍炙人口的绝句如“两个黄鹂鸣翠柳”、“糁径杨花铺白毡”、“迟日江山丽”等,也都是用这种体格。这些诗的优点不只在于写景生动,律对精切,而尤其在于能形成一个统一完美的意境,句与句彼此照应,融为一幅完整图画。 ![]() 此诗乍看上去,四句分写月、灯、鸟、鱼,各成一景,不相联属,确是“一句一绝”。然而,诗人通过远近推移、动静相成的手法,使舟内舟外、江间陆上、物与物、情与景之间相互关联,浑融一体,读之如身历其境,由境会意。因而决不是什么“断锦裂缯”(胡应麟)。“老去诗篇浑漫与”,从诗题“漫成”可知是诗人一时得心应手之作,这种工致而天然的境界不是徒事雕章琢句者能达到的。 |
看了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在今年暑假刚开始的时候,我去了新疆.我们在那里待了半个月.新疆的景色很美,放眼望去一片绿色 2020-05-14 …
“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的意思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 2020-06-15 …
与顾章书吴均仆①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②。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③,孤峰限④曰;幽岫⑤含云,深 2020-06-16 …
(四)与顾章书吴均仆①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②。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③,孤峰限④曰;幽岫⑤含 2020-06-16 …
与顾章书吴均仆①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②。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③,孤峰限④曰;幽岫⑤含云,深 2020-06-16 …
用漫字组词填空纤夫拖着疲惫的身影走在()的路上.向山上望去,(用漫字组词填空纤夫拖着疲惫的身影走在 2020-07-10 …
(四)与顾章书吴均仆①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②。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③,孤峰限④曰;幽岫⑤含云 2020-11-08 …
(四)与顾章书吴均仆①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②。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③,孤峰限④曰;幽岫⑤含云 2020-11-08 …
阅读下面的科普漫画,为它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10字以内)这幅m漫画是说:一个宇航员乘飞船去月球上,却 2020-11-21 …
国庆长假的10月3日,张老师早上8:00开车从南京出发去高淳漫城,行驶128km后于9:50到达“漫 2020-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