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王阳明是明代大思想家,其心学集儒、释、道之大成。王阳明立下了心学四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纵观王阳明的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王阳明是明代大思想家,其心学集儒、释、道之大成。王阳明立下了心学四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纵观王阳明的心学,致良知、知行合一乃其总纲和终极之归。心学认为的知,指知识、信念,主张通过实践和领会才能实现其价值。道德修养和实践行动方面要将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所以知与行必然是一个过程。
通过实践后形成的主观信念具有多样化,主体是实践过程中将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挑选既有利于自己实践行动,又不违背社会规律的准则作为信念的内涵,将知善知恶、为善去恶付诸于行动之中,这就是致良知之学。应用致良知之学,在社会行为中为善去恶,在知行合一中充分开启、扩充、运用正能量。今天,弘扬社会主义友善精神,需要继承心学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思想。
(1)弘扬社会主义友善精神,需要继承王阳明心学“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思想,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该观点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运用实践的观点分析为什么心学的知行合一必然是一个开启、扩充、运用正能量的过程。
(3)请从“知行合一”的角度为弘扬雷锋精神拟两条宣传标语。(每条字数不超过15字,两条共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
①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和思维.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思想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文化道德修养.
②传统思想是历史积淀中形成的观点和思想,心学的合理思想对现今人们核心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会有深刻影响,有利于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③传统文化应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推进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继承王阳明心学精华思想,有助于文化创新,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2)
①实践具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特征,在知行合一的实践中,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知善恶,将原则与灵活性结合,选择既有利于自己实践又符合社会规律的结果,开启、扩充、运用正能量.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目的和动力,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其心学主张通过实践过程将善恶认知和道德实践知行结合,在社会行为中为善去恶,达到开启、扩充、运用正能量.
③认识是主体对客观的能动反映,认识受主体状况和客观条件制约,在知行合一中,形成的信念经过判断、选择,区分善恶,开启、扩充、运用正能量.
(3)
①雷锋精神心中藏,弘扬正能量;
②钉子精神永不过时.
看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王阳明是...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王阳明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心之所发处便是  2020-06-20 …

英语翻译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  2020-06-23 …

英语翻译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  2020-06-23 …

解释一些加点字.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  2020-06-2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王阳明是明代大思想家,其心学集儒、释、道之大成。王阳明立下了心学四决:无善无恶  2020-07-12 …

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四句流传千古、至今不衰的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  2020-11-05 …

明代心血代表人物王阳明提出“心外无物”,“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  2020-11-05 …

王阳明曾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总结了自己的终生学问。  2020-11-05 …

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四句流传千古、至今不衰的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  2020-12-05 …

《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教》的作者应是  2021-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