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人群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人群)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礼义生而制法度。法者,治之端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摘编自《荀子》
材料二 汉兴,江都相董仲舒亦大儒,作书美孙卿(即指荀子)。
——(西汉)刘向《叙录》
“荀卿全是申、韩”,“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
——(南宋)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荀子认为,礼在社会理想层面上的价值是建立社会等差秩序。礼的本意和功能是对人之放任的约束,是对等差秩序的遵守。这种价值取向将会在社会分化的态势下,发挥其社会整合的功能。荀子的礼法价值观虽然有以道德裹胁法律的倾向,但他明确指出了道德与法律的互动关系,充分认识到了道德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另外,荀子还强调为政者的品德对于社会政治的决定性影响,要求处于政治实践中的从政者首先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性。
—一高春花《荀子礼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材料四 一个成功的自由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将永远是一个与传统紧密相连并受传统制约的社会。……历经数代人的实验和尝试而达致的成就,包含着超过了任何个人所能拥有的丰富经验。
——[英]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
(1)概括材料一中荀子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观点形成的主要背景。(10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荀子思想在西汉和南宋学术界的不同境遇。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析出现不同境遇的主要原因。(9分)
(3)根据材料二、四,简述荀子思想的现代价值。(6分)
(1)主要观点:人性本恶;礼法并用;认识并利用规律。主要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荀子广泛吸收各思想的精华。
(2)不同的境遇:西汉推崇;南宋冷遇。主要原因:西汉吸收秦亡教训;大统一的需要。南宋理学兴起和发展。
(3)在社会转型时期,荀子主张建立良好秩序的思想有借鉴意义。荀子道德对官僚政治的作用,对现在民主法治有借鉴意义。
“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 2020-04-26 …
“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 2020-04-26 …
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 2020-04-26 …
求《命运可以随时拐弯》的阅读答案.急吖~~~今晚之内要吖.有满意答案的再加悬赏.他是个出了名的问题 2020-06-14 …
用“/”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人主不妄赏非爱其财也赏妄行则善不劝矣不妄罚非矜其人也罚妄行则恶不惩矣 2020-06-23 …
夫汝毒于世人者的“于”是什么意思原文:鸩与蛇相遇,鸩前而啄之.蛇谓曰:“世人皆毒子矣,毒者,恶名也 2020-06-26 …
鸩蛇之争文言文的翻译鸩与蛇相遇,鸩前而啄之.蛇谓曰:“世人皆毒子矣,毒者,恶名也。子所以有恶名者, 2020-06-26 …
翻译:1.心犹首面也,是以甚至饰属2.戚知饰其面,不修其心,惑矣.3.愚者谓之丑,犹可,贤者谓之恶 2020-06-27 …
明清时期一位思想家被人称作“快口直肠,目空一世,愤激过甚”,自称“不信道,不信仙释,故见人则恶,见 2020-07-13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⒈所谓知恶而不去也.⒉且自谓孰与诸子贤?我也不知道出自哪一篇文章,只知道这 2021-0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