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逝者如斯夫的作者是谁?
题目详情
逝者如斯夫的作者是谁?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因为这句话出自《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说这句话的时候有个背景,故后人多用来指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的流逝,感慨人生世事变换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
论语子罕篇记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里的逝字,汉儒注,以及尔雅、说文,都当往字讲,而往字依古注可作两种解释,一是既往,一是前往.依照既往解,则逝字就是消逝的意思,依照前往解,则逝字就是前进的意思.两者都有根据,究竟以何者为是,颇难推敲,这就要在字句以外寻绎了.
孔子在河岸上,一定是仰观俯察,再看河川里的流水,因而兴起感叹.他所说的「逝者」,没有特定的所指,自可包罗万象.且就天地人事而言,孔子仰观天文,想到日月运行,昼夜更始,便是往一日即去一日,俯察地理,想到花开木落,四时变迁,便是往一年即去一年.天地如此,生在天地间的人,亦不例外.人自出生以后,由少而壮,由壮而老,每过一日,即去一日,每过一岁,即去一岁.个人如此,群体亦不例外.中国历史到了五帝时代,不再有三皇,到了夏商周,不再有五帝.孔子生在春秋乱世,想见西周盛况,也见不到,只能梦见周公而已.由此可知,自然界、人世间、宇宙万有,无一不是逝者,无一不像河里的流水,昼夜不住的流,一经流去,便不会流回来.所以李太白将进酒说:「奔流到海不复回.」古希腊哲人也说:「濯足急流,抽足再入,已非前水.」这样看来,逝字作消逝解,应当不错.
圣人一言,含有多义,读经虽依注解把经文字句读通,但不能到此就止,尚须广泛思维言外之意.孔门大贤子贡曾经推崇颜子闻一知十,他自己只能闻一知二.我们普通人,不敢与颜子相比,但也不可以闻一只知一,应当思齐于子贡.例如我们读悉这逝者的意义,一想自身,以及身外的权力财富,都如流水,一纵即逝,只好对酒当歌,叹问人生几何,这就是闻一知一之咎.此处逝者所指的是万有现象,而非本体.万象有生来灭去种种情形,本体则不来不去,不生不灭,如苏东坡在赤壁赋里说的「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读经如果不是闻一只知其一,便须从迁流的现象追求不迁流的本体,只要追求到一点讯息,便能茅塞顿开,眼前呈现的宇宙人生,别是一番境界,这才体验到读经的乐趣.
经文的字句义理虽通,仍然未到止境,这只是知道学理而已.知理之后,必须依理去实行,不行不得真知.例如已知逝与不逝之理,便须放下那些必逝之物,不与人争,但求不逝的本体.得其本体,亲见不生不灭之境,才算是真知.假使尚有贪心,起念与人争名夺利,便是放不下,严格说来,实未通经,应当反省,一切贪心妄念起时,当即克制,这就是「克念作圣.」读经不希望作圣则已,希圣就应当如此用功.
论语子罕篇记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里的逝字,汉儒注,以及尔雅、说文,都当往字讲,而往字依古注可作两种解释,一是既往,一是前往.依照既往解,则逝字就是消逝的意思,依照前往解,则逝字就是前进的意思.两者都有根据,究竟以何者为是,颇难推敲,这就要在字句以外寻绎了.
孔子在河岸上,一定是仰观俯察,再看河川里的流水,因而兴起感叹.他所说的「逝者」,没有特定的所指,自可包罗万象.且就天地人事而言,孔子仰观天文,想到日月运行,昼夜更始,便是往一日即去一日,俯察地理,想到花开木落,四时变迁,便是往一年即去一年.天地如此,生在天地间的人,亦不例外.人自出生以后,由少而壮,由壮而老,每过一日,即去一日,每过一岁,即去一岁.个人如此,群体亦不例外.中国历史到了五帝时代,不再有三皇,到了夏商周,不再有五帝.孔子生在春秋乱世,想见西周盛况,也见不到,只能梦见周公而已.由此可知,自然界、人世间、宇宙万有,无一不是逝者,无一不像河里的流水,昼夜不住的流,一经流去,便不会流回来.所以李太白将进酒说:「奔流到海不复回.」古希腊哲人也说:「濯足急流,抽足再入,已非前水.」这样看来,逝字作消逝解,应当不错.
圣人一言,含有多义,读经虽依注解把经文字句读通,但不能到此就止,尚须广泛思维言外之意.孔门大贤子贡曾经推崇颜子闻一知十,他自己只能闻一知二.我们普通人,不敢与颜子相比,但也不可以闻一只知一,应当思齐于子贡.例如我们读悉这逝者的意义,一想自身,以及身外的权力财富,都如流水,一纵即逝,只好对酒当歌,叹问人生几何,这就是闻一知一之咎.此处逝者所指的是万有现象,而非本体.万象有生来灭去种种情形,本体则不来不去,不生不灭,如苏东坡在赤壁赋里说的「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读经如果不是闻一只知其一,便须从迁流的现象追求不迁流的本体,只要追求到一点讯息,便能茅塞顿开,眼前呈现的宇宙人生,别是一番境界,这才体验到读经的乐趣.
经文的字句义理虽通,仍然未到止境,这只是知道学理而已.知理之后,必须依理去实行,不行不得真知.例如已知逝与不逝之理,便须放下那些必逝之物,不与人争,但求不逝的本体.得其本体,亲见不生不灭之境,才算是真知.假使尚有贪心,起念与人争名夺利,便是放不下,严格说来,实未通经,应当反省,一切贪心妄念起时,当即克制,这就是「克念作圣.」读经不希望作圣则已,希圣就应当如此用功.
看了 逝者如斯夫的作者是谁?...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答吕翌山人书韩愈愈白:惠书责以不能如信陵执辔者。夫信陵,战国公子, 2020-06-13 …
答吕翌山人书韩愈愈白:惠书责以不能如信陵执辔者。夫信陵,战国公子,欲以取士声势倾天下而然耳。如仆者 2020-06-13 …
英语翻译三纲六纪:父子者,何谓也?父者,矩也,以法度教子;子者,孳孳无已也.故《孝经》曰:“父有争 2020-06-13 …
英语翻译晏子使高纠治家三年而辞焉.傧者谏曰、高纠之事夫子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敢请其罪.晏子曰、 2020-06-17 …
《灌夫传》灌将军夫者,…灌将军夫者,颍阴人也.夫父张孟,尝为颍阴侯灌婴舍人,得幸,因进至二千石,后 2020-06-19 …
英语翻译子赣见师乙而问焉,曰:“赐闻声歌各有宜也,如赐者宜何歌也?”师乙曰:“乙贱工也,何足以问所 2020-06-22 …
唐朝武后年间,御史大夫李承嘉曾经召集诸御史责问道:“近日弹事,不咨大夫,礼乎!”御史萧至中对曰:“ 2020-06-30 …
陈立在(白虎通疏证•封公侯》中说:“天子以别子为诸侯,其世为请侯者,大宗也。诸侯以别子为卿,其世为 2020-07-03 …
英语翻译臣闻老子曰:“以正理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荀卿曰:“人主者,以官人为能者也;匹夫者 2020-07-22 …
阅读《雷简夫移巨石》一文,完成下列各题。陕西因洪水下大石,塞山涧中,水遂横流为害。石之大有如屋者,人 2020-12-24 …
相关搜索:逝者如斯夫的作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