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数学-->
复平面内点A对应的复数是1,过点A作虚轴的平行线L,设L上的点对应的复数为Z,求1/Z所对应的点的轨迹
题目详情
复平面内点A对应的复数是1,过点A作虚轴的平行线L,设L上的点对应的复数为Z,求1/Z所对应的点的轨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解:如下图.因为点A对应的复数为1,直线l过点A且平行于虚轴,所以可设直线l上的点对应的复数为z=1+bi(b∈R).
因此 1/z=1/(1+bi)=(1-bi)/(1+b^2)=1/(1+b^2)-b/(1+b^2)i .
设 1/z=x+yi(x、y∈R),于是
x+yi= 1/(1+b^2) - b/(1+b^2)i
根据复数相等的条件,有 x=1/(1+b^2) y= - b/(1+b^2)i
消去b,有x^2+y^2= 1/(1+b^2)^2 + [- b/(1+b^2)i]^2 化简得1/(1+b^2)=x.
所以x^2+y^2=x(x≠0),
即(x-0.5 )^2 + y^2= 0.25 (x≠0).
所以1/z 所对应的点的集合是以( 0.5,0)为圆心,0.5 为半径的圆,但不包括原点O(0,0).
评注:一般说来,求哪个动点的轨迹方程就设哪个动点的坐标为(x,y).所谓动点的轨迹方程就是动点坐标(x,y)所满足的等量关系.常见求曲线方程的方法有:轨迹法、待定系数法、代入法、参数法等.若把参数方程中的参数消去,就可把参数方程转化成普通方程.无论用什么方法求得曲线的方程,都要注意检验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是否都在曲线上.对此,常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看对方程的化简是否采用了非同解变形的手法;二是看是否符合题目的实际意义.其中,用参数法求得的曲线方程中的x、y的范围可由参数函数的值域来确定.
因此 1/z=1/(1+bi)=(1-bi)/(1+b^2)=1/(1+b^2)-b/(1+b^2)i .
设 1/z=x+yi(x、y∈R),于是
x+yi= 1/(1+b^2) - b/(1+b^2)i
根据复数相等的条件,有 x=1/(1+b^2) y= - b/(1+b^2)i
消去b,有x^2+y^2= 1/(1+b^2)^2 + [- b/(1+b^2)i]^2 化简得1/(1+b^2)=x.
所以x^2+y^2=x(x≠0),
即(x-0.5 )^2 + y^2= 0.25 (x≠0).
所以1/z 所对应的点的集合是以( 0.5,0)为圆心,0.5 为半径的圆,但不包括原点O(0,0).
评注:一般说来,求哪个动点的轨迹方程就设哪个动点的坐标为(x,y).所谓动点的轨迹方程就是动点坐标(x,y)所满足的等量关系.常见求曲线方程的方法有:轨迹法、待定系数法、代入法、参数法等.若把参数方程中的参数消去,就可把参数方程转化成普通方程.无论用什么方法求得曲线的方程,都要注意检验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是否都在曲线上.对此,常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看对方程的化简是否采用了非同解变形的手法;二是看是否符合题目的实际意义.其中,用参数法求得的曲线方程中的x、y的范围可由参数函数的值域来确定.
看了 复平面内点A对应的复数是1,...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高中数学动点轨迹如何从集合的角度理解轨迹?轨迹和集合有什么区别我觉得轨迹还是与动点联系在一起的,轨 2020-04-27 …
2道轨迹的填空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横坐标与纵坐标都相等的点的轨迹是(2)面积为S,一边为a 2020-06-19 …
设定圆(x+根号3)^2+y^2=16,动圆N过点F(根号3,0)且与圆M相切,记圆心N的轨迹为E 2020-07-26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oy中,点F为(1,0),直线l为x=-1,P为平面上的动点,过点P做直线l的 2020-07-29 …
点运动形成的轨迹是直线么?直线平行运动形成的轨迹是平面么?(为什么)为什么曲线运动形成的轨迹是曲面 2020-07-31 …
如图,在正三棱柱(底面是正三角形,侧棱垂柱)中,AB=AA1=1,若点P在平,动点P的轨迹在正三棱 2020-07-31 …
当一个已知任意函数沿着一定的轨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已知速度移动时(这个轨迹也是一个已知函数.譬如 2020-08-02 …
1.研究平直铁轨上行驶的火车的运动快慢时,火车可以被看成质点吗?计算火车穿山洞是时间时,火车可被看成 2020-12-02 …
问一道力学题目(P7,5)一个人站在火车车厢内向车尾方向水平抛出一个物体,那么另一个站在地面站台上的 2020-12-15 …
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某一α粒子经过某一原子核附近时的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P、Q为轨迹上的 2020-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