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猴子荡秋千”是某马戏团的经典表演项目.如图所示,离地高H=5.4m的O点固定一根长L=3.6m且不可伸长的轻质绳,在绳的一侧有一平台,拉直绳子,其末端正好位于平台边缘A点,绳子与竖直

题目详情
“猴子荡秋千”是某马戏团的经典表演项目.如图所示,离地高H=5.4m的O点固定一根长L=3.6m且不可伸长的轻质绳,在绳的一侧有一平台,拉直绳子,其末端正好位于平台边缘A点,绳子与竖直方向成60°角.有一质量m=5kg的猴子在A点抓住绳子末端无初速度地离开平台.在运动过程中猴子可视为质点,空气阻力不计.求:(g取10m/s2
作业帮
(1)猴子经过O点正下方B点时的速度大小;
(2)猴子经过O点正下方B点时受到绳子的拉力大小;
(3)若猴子在B点放开绳子,则其落地点C与悬点O间的水平距离多大?
(4)若猴子沿绳向上爬行一定距离后(在训练员的帮助下绳仍与竖直方向成60°角),再抓紧绳子无初速度向下摆动,当摆至O点正下方时放开绳子,可能落得比C点更远吗?试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猴子从A到B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L(1-cos60°)=
1
2
mv2
v=
2gL(1-cos60°)

代入数据得
v=6m/s
(2)设猴子经过B点时受到绳子的拉力大小为FT,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T-mg=m
v2
L

则FT=mg+m
v2
L

代入数据得
FT=100N
(3)猴子从B到C过程做平抛运动
H-L=
1
2
gt2
则t=
2(H-L)
g

代入数据得
t=0.6s
落地点C与悬点O间的水平距离
x=vt
代入数据得
x=3.6m
(4)设猴子沿绳向上爬行到距O点L1处向下摆动,到达O点正下方时速度记为v1
mgL1(1-cos60°)=
1
2
mv12
H-L1=
1
2
gt12
落地点与O点间的水平距离
x1=v1t1=
2(H-L1)L1

解得当L1=
1
2
H=2.7m时最远
因此,猴子可能落得比C点更远.
答:(1)猴子经过O点正下方B点时的速度大小是;
(2)猴子经过O点正下方B点时受到绳子的拉力大小是;
(3)若猴子在B点放开绳子,则其落地点C与悬点O间的水平距离是;3.6m
(4)分析可知,当L1=
1
2
H=2.7m时最远,因此,猴子可能落得比C点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