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列各题。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乙】
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稍大,则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方舟上人①为阁其下,而名之曰松风之阁。予尝过而止之,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夏不苦暑,冬不酷寒;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偃蹇②而优游,逍遥而徜徉,无外物以汩③其心,可以喜乐,可以永日;又何必濯颍水而以为高,登首阳而以为清也哉!
(节选自《松风阁记》) 【注】①方舟上人:一个名叫方舟的和尚。②偃(yǎn)蹇:托病不做事。③汩(ɡǔ):乱。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林壑尤美 尤:___
②其大风至 至:___
(2)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翻译:___
②听于松可以适吾耳
翻译:___
(4)【甲】文中“醉翁亭”得名缘由是___,【乙】文中“松风阁”得名缘由是___;【甲】【乙】两文作者在游历的过程中相同的心情是___。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乙】
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稍大,则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方舟上人①为阁其下,而名之曰松风之阁。予尝过而止之,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夏不苦暑,冬不酷寒;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偃蹇②而优游,逍遥而徜徉,无外物以汩③其心,可以喜乐,可以永日;又何必濯颍水而以为高,登首阳而以为清也哉!
(节选自《松风阁记》) 【注】①方舟上人:一个名叫方舟的和尚。②偃(yǎn)蹇:托病不做事。③汩(ɡǔ):乱。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林壑尤美 尤:___
②其大风至 至:___
(2)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
A. 山之僧智仙也 | 微风拂之 |
B. 无外物以汩其心 | 以其境过清 |
C. 予尝过而止之 |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D. 佳木秀而繁阴 |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翻译:___
②听于松可以适吾耳
翻译:___
(4)【甲】文中“醉翁亭”得名缘由是___,【乙】文中“松风阁”得名缘由是___;【甲】【乙】两文作者在游历的过程中相同的心情是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①句意为: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尤:格外.
②句意为:那大风吹来的时.至:到.
(2)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一词多义的问题.要注意平时区别记忆.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A助词.的/代词,它;B来/因为;C都是曾经;D茂盛/秀丽;故选C.
(3)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①中重点词语有寓:寄托;句意为:欣赏山水的乐趣,体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②中重点词语有吾:我;句意为:聆听松声可以使我的耳朵舒服.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文中“醉翁亭”得名缘由是因为作者自称“醉翁”,他就以此为亭命名;,【乙】文中“松风阁”得名缘由是因为在松风阁能听到风吹松树发出的声音;【甲】【乙】两文作者在游历的过程中相同的心情是快乐、愉快.
答案:
(1)①尤:格外 ②至:到
(2)C
(3)①欣赏山水的乐趣,体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②聆听松声可以使我的耳朵舒服.
(4)答案示例:因为作者自称“醉翁”,他就以此为亭命名;因为在松风阁能听到风吹松树发出的声音;快乐、愉快.
①句意为: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尤:格外.
②句意为:那大风吹来的时.至:到.
(2)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一词多义的问题.要注意平时区别记忆.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A助词.的/代词,它;B来/因为;C都是曾经;D茂盛/秀丽;故选C.
(3)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①中重点词语有寓:寄托;句意为:欣赏山水的乐趣,体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②中重点词语有吾:我;句意为:聆听松声可以使我的耳朵舒服.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文中“醉翁亭”得名缘由是因为作者自称“醉翁”,他就以此为亭命名;,【乙】文中“松风阁”得名缘由是因为在松风阁能听到风吹松树发出的声音;【甲】【乙】两文作者在游历的过程中相同的心情是快乐、愉快.
答案:
(1)①尤:格外 ②至:到
(2)C
(3)①欣赏山水的乐趣,体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②聆听松声可以使我的耳朵舒服.
(4)答案示例:因为作者自称“醉翁”,他就以此为亭命名;因为在松风阁能听到风吹松树发出的声音;快乐、愉快.
看了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此诸山之后,即西域雪山,崔嵬刻削,凡数十百峰.初日照之,雪色洞明,如烂银晃耀曙光中.此雪自 2020-04-27 …
英语翻译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 2020-05-16 …
孔子因材施教文言文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 2020-06-06 …
找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或固定句式~孔子因材施教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 2020-06-16 …
雪山此诸山之后,即西域雪山,崔嵬刻削,凡数十百峰。初日照之,雪色洞明,如灿银晃耀曙光中。此雪自古至 2020-07-10 …
文言文翻译~(急需)帮忙翻译范大成的《峨眉山行纪》中的《雪山》拜托拉~此诸山之后,既西域雪山,崔嵬 2020-07-12 …
英语翻译此诸山之后,即西域雪山.崔鬼刻削,凡数十百峰,出日照之,雪色洞明,如烂银晃耀薯光中.此雪自古 2020-11-11 …
帮忙翻译一下的此诸山之后即西域雪山....此诸山之后,即西域雪山,崔嵬刻削,凡数十百峰.初日照之,雪 2020-12-02 …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 2021-01-09 …
翻译一段古文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 2021-0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