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白居易的《送杜十四之江南》中的“景”与“情”全由第三句关联吗?
题目详情
白居易的《送杜十四之江南》中的“景”与“情”全由第三句关联吗?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同意,是承上启下句.
到第三句,撇景入情.朋友刚才出发,便想到“日暮征帆何处泊”,联系上句,这一问来得十分自然.春江渺茫与征帆一片,形成一个强烈对比.阔大者愈见阔大,渺小者愈见渺小.“念去去千里烟波”,真有点担心那征帆晚来找不到停泊的处所.句中表现出对朋友一片殷切的关心.同时,揣度行踪,可见送者的心追逐友人东去,又表现出一片依依惜别之情.这一问实在是情至之文.
前三句饱含感情,但又无迹可寻,直是含蓄.末句则卒章显意:朋友别了,“孤帆远影碧空尽”,送行者放眼天涯,极视无见,不禁心潮汹涌,第四句将惜别之情上升到顶点,所谓“不胜歧路之泣”(蒋仲舒评).“断人肠”点明别情,却并不伤于尽露.原因在于前三句已将此情孕育充分,结句点破,恰如水库开闸,感情的洪流一涌而出,源源不断.若无前三句的蓄势,就达不到这样持久动人的效果.
此诗前三句全出以送者口吻,“其淡如水,其味弥长”,已经具有诗人风神散朗的自我形象.而末句“天涯一望”四字,更钩画出“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王维《齐州送祖三诗》)的送者情态,十分生动.读者在这里看到的,与其“说是孟浩然的诗,倒不如说是诗的孟浩然,更为准确”(闻一多《唐诗杂论》).全篇用散行句式,如行云流水,近歌行体,写得颇富神韵,不独在谋篇造语上出格而已.
到第三句,撇景入情.朋友刚才出发,便想到“日暮征帆何处泊”,联系上句,这一问来得十分自然.春江渺茫与征帆一片,形成一个强烈对比.阔大者愈见阔大,渺小者愈见渺小.“念去去千里烟波”,真有点担心那征帆晚来找不到停泊的处所.句中表现出对朋友一片殷切的关心.同时,揣度行踪,可见送者的心追逐友人东去,又表现出一片依依惜别之情.这一问实在是情至之文.
前三句饱含感情,但又无迹可寻,直是含蓄.末句则卒章显意:朋友别了,“孤帆远影碧空尽”,送行者放眼天涯,极视无见,不禁心潮汹涌,第四句将惜别之情上升到顶点,所谓“不胜歧路之泣”(蒋仲舒评).“断人肠”点明别情,却并不伤于尽露.原因在于前三句已将此情孕育充分,结句点破,恰如水库开闸,感情的洪流一涌而出,源源不断.若无前三句的蓄势,就达不到这样持久动人的效果.
此诗前三句全出以送者口吻,“其淡如水,其味弥长”,已经具有诗人风神散朗的自我形象.而末句“天涯一望”四字,更钩画出“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王维《齐州送祖三诗》)的送者情态,十分生动.读者在这里看到的,与其“说是孟浩然的诗,倒不如说是诗的孟浩然,更为准确”(闻一多《唐诗杂论》).全篇用散行句式,如行云流水,近歌行体,写得颇富神韵,不独在谋篇造语上出格而已.
看了 白居易的《送杜十四之江南》中...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场篮球比赛分为两个半场共四节,每节12分钟,在第一节和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之间休息130秒,每 2020-06-16 …
雨滴自屋檐由静止滴下,每隔0.2s滴下一滴,第一滴落地时第六滴恰欲滴下,此时第一滴、第二滴、第三滴 2020-07-02 …
雨滴自屋檐静止滴下,每隔0.2秒滴下一滴,第一滴落下时第六滴恰欲滴下,此时第一滴、第二滴、第三滴、 2020-07-02 …
每场篮球比赛分为两个半场共四节,每节12分钟,加时赛为5分钟在第一节和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之间休 2020-07-18 …
已知Sn是正数数列{an}的前n项和,S12,S22、…、Sn2…,是以3为首项,以1为公差的等差 2020-07-30 …
已知Sn是正数数列an的前n项和,S1的平方.S2的平方.Sn的平方是以3为首项1以1为公差的等差 2020-08-02 …
在一个比例中,两个比的比值都是三分之二,已知左起第二项与第一项之差是六,第三项与第四项之和是65, 2020-08-02 …
一等比级数的首项与第二项之和为60,第三项及第四项之和为240,求此级数希望过程可以详细__ 2020-11-24 …
行政处罚决定书是这样写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条第四项,及第二十六条第四项之规定 2020-12-06 …
已知是正数数列的前n项和,,、…、…,是以3为首项,以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数列为无穷等比数列,其前四 2020-1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