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①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

题目详情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①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

  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即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②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③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选自《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

  注:①爝(ju6)火:炬火,木材上蘸上油脂燃起的火把。②鹪鹩(ji1oli2o):一种善于筑巢的小鸟。③尸祝:祭祀时主持祭祀的人。

(1)

下列句子中,各组加粗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

而爝火不息/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B.

夫子立,而天下治/提刀而立

C.

而我犹尸之/伏尸百万

D.

子治天下/以子之矛

(2)

下列句子中,各组加粗虚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B.

时雨降矣,而犹浸灌/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

C.

名者,实之宾也/而御六气之辩

D.

不亦难乎!/不亦悲乎!

(3)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下即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今天我们所说的________(成语)就出自于这一段文字。

(5)

许由对于尧的举动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他又是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D;2.A;4.越俎代庖;

(1)

都是对人的尊称,您;A.熄灭/气息;B.在位/站立;C.空居其位,徒有其名/尸体。

(2)

给/在;B.可是;C.的;D.句末语气词。

(3)

见参考译文画线处

(5)

  答案:许由持一种否定的态度,谢绝了尧让天下的举动。他将自己比作鹪鹩、鼹鼠还有尸祝,将尧比作庖人,说自己没有更多的想法,也无意超越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而这一说法与“圣人无名”的提法是一致的。

  [参考译文]

  尧打算把天下让给许由,说:“太阳和月亮都已升起来了,可是小小的炬火还在燃烧不熄,它要跟太阳和月亮的光亮相比,不是很难吗?季雨及时降落了,可是还在不停地浇水灌地,如此费力的人工灌溉对于整个大地的润泽,不显得徒劳吗?先生如能居于国君之位,天下一定会获得大治,可是我还空居其位,我越看越觉得自己能力不够,请允许我把天下交给你。”

  许由回答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获得了大治,而我却还要去替代你,我将是为了名声吗?‘名’是从属于‘实’的附属物。我将去追求这次要的东西吗?鹪鹩在森林中筑巢,不过占用一根树枝;鼹鼠到大河边饮水,不过喝满肚子。你还是打消念头回去吧,天下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用处啊!厨师即使不下厨,祭祀主持人也不会越俎代庖的!”

看了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四台抽水机每天灌溉150公顷地,照这样计算,同样的6台抽水机每天共可以灌溉多少公顷地?(用两种方法  2020-04-26 …

春颂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段中3个短语“编织春天灌溉呵护关心春天”的理解  2020-07-04 …

钢笔怎么灌墨水总是第一天灌完第二天就写不出来了,是方法不对?墨水从没换过另:哪有罗氏707钢笔卖的  2020-07-04 …

金华①郡守②张佐治至一处,见蛙无数,夹道鸣噪,皆昂首若有诉。佐治异之,下车步视,而蛙皆蹦跳为前导。  2020-07-08 …

金华郡守张佐治至一处,见蛙无数,夹道鸣噪,皆昂首若有诉。佐治异之,下车步视,而蛙皆蹦跳为前导。至田  2020-07-10 …

大哥大姐帮忙(文言文翻译)金华郡守张佐治至一处,见蛙无数,夹道鸣噪,皆昂首诺有诉.佐治异之,下车步  2020-07-16 …

生态林不应是单一林,树种应多样化,乔木树下应有灌木,灌木下应有草,实行乔、灌、草结合的原因是什么?  2020-07-20 …

山坡供水,有一山坡上下高差45m左右,现需对其供水用于绿地浇灌.有一山坡上下高差45m左右,现需对其  2020-11-10 …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梁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  2020-11-11 …

《平山堂记》记载:“扬州常节制淮南十一郡之地,自淮南之西,大江之东,南至五岭、蜀汉,十一路百州之迁徙  2020-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