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关于善意取得的案例分析,求答案甲有天然奇石一块,不慎丢失。乙误以为无主物捡回家,配以基座,陈列于客厅。乙的朋友丙十分喜欢,乙遂以之相赠。后甲发现,向丙追索。问:
甲有天然奇石一块,不慎丢失。乙误以为无主物捡回家,配以基座,陈列于客厅。乙的朋友丙十分喜欢,乙遂以之相赠。后甲发现,向丙追索。问:
A.奇石属遗失物,乙应返还给甲
B.奇石属无主物,乙取得其所有权
C.乙因加工行为取得奇石的所有权
D.丙可以取得奇石的所有权
根据《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善意取得的前提是合法占有,背景是无权处分,而且还需要讲究对价。
案例中:
(1)乙拾得甲的奇石,即遗失物。根据《民法通则》第七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归还失主的规定,遗失物的所有权仍由甲享有,所以乙并未合法占有奇石。
(2)乙将奇石无偿赠与丙,虽然是无权处分了甲的财产,但是丙没有以合理的价格受让。所以,对于丙来说也不能适用善意取得。
(3)甲从始至终都没有丧失奇石的所有权,可以向任何人主张物权,要求丙返还奇石。
综上,选项A正确,BCD错误。
法律常识题目..求解释1.解释这几个行政行为A.民政局因建筑公司违约冻结其银行账户B.派出所传唤公 2020-05-16 …
甲不慎落水,乙奋勇抢救,抢救的过程中导致甲脸部受伤,乙丢失手机一部.请问,乙是否对甲脸部受伤做出赔 2020-05-16 …
甲拾得乙丢失的面值100元的钞票,用此偿还欠丙的100元钱。对甲、乙、丙之间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 2020-05-31 …
甲酒驾闯红灯,撞上行人乙。甲为了脱责,将重伤但仍有生命体征的乙丢到野外,乙最终死亡,甲的行为构 2020-05-31 …
甲,乙两仓共有340吨稻谷,甲仓吨数的三分之二等于乙仓的四分之三,甲乙两仓各有多少吨?要算式,主民 2020-06-03 …
在唐朝时期,A国居民甲和B国居民乙都是在唐朝长安做生意的商人,一天,甲的货物丢失,怀疑是乙偷的,于是 2020-11-05 …
有关甲、乙、丙、丁四地所在国家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所在国家居民以黑色人种为主B.乙所在 2020-12-12 …
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区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B.甲地区居民以黑种人为主C.乙地区 2020-12-12 …
甲、乙两人各有一些积分卡,原来乙的张数是甲的4倍.如果乙丢了10张积分卡,乙还比甲多20张.那么,甲 2020-12-23 …
2010年3月2日,5名大学生掏粪工和济南市城肥清运管理二处签订聘用合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市民 2020-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