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儒家《易传•系辞上》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主张思想文化的融会贯通。西汉司马迁认为,“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诸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儒家《易传•系辞上》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主张思想文化的融会贯通。西汉司马迁认为,“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诸子百家立论不同,但也有彼此相通的方面。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百家学说“相反而相成”。由此可见,会通精神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中国思想文化史就是思想文化会通的历史。这从《吕氏春秋》一书可以看出端倪。该书亦称《吕览》,为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成,以儒家和道家学说为主,兼论名、法、墨、农、阴阳各家。此书肯定了儒家的政治伦理,主张实行仁政,也赞成道家的君无为而臣有为的观点,体现了儒、道的会通。汉高祖刘邦之孙刘安被封为淮南王,与门客编撰《淮南子》一书。其中,既有道家的“无为”思想,也有儒家、墨家以天下为己任、劳作不息的论述。
    从战国末期到秦汉及魏晋时期,其间贯串着儒家与道家学说的会通,由此产生了魏晋玄学。魏晋玄学以《周易》《道德经》《庄子》为基础,称为“三玄”。它既讲自然变化,也谈社会人事变迁;既鄙视世俗,表现出超然物外的态度,又主张保持“名教”(身份等级的象征)传统和对自身既得利益的重视,用以论证“名教”与自然的一致性,体现了儒家与道家学说的会通。
    中国思想文化的再次会通,起于唐代“三教并立”,至两宋,由南宋理学完成。唐代,中国佛学吸取了儒学和道家老子学说的某些方面,有些僧人以“人皆可以为尧舜”来解释佛性,并出现了专讲孝道的佛经,如《父母恩重经》.有些僧人以忠孝思想为内涵、以家族组织为形式编写禅律《百丈清规》,使佛教中的若干宗派世俗化,这样佛教才有了立足的文化基础。唐代思想家推崇儒学,同时研究佛学,居庙堂之上讲修齐治平、道德教化,处江湖之远则“栖心释梵,浪迹老庄”。时至两宋时期,儒学吸取了佛学哲学的某些论证方法,使自身的哲学思辨特别是在本体论上有了新的理论创造。
   “会通”,用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话说,就是为儒学寻找“活水源头”,否则儒学就会枯竭凋零。他在诗里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他和其他理学家将“三教”会通在以儒学为主的思想体系中,称为“新儒学”。与朱熹理学有别,南宋产生了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思想,认为“心即理”,只要“发明本心”,即可“穷理尽性”。明代思想家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心学传统,论述“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学说,反映了人们要求独立思考的理性要求。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说,思想学术为天下之“公器”“公识”,要由天下士人共同研究,确定其价值。在他看来,思想学术上的会通精神有助于打破学术上的门户之见,综合各家之长,开辟出一条新路。
(节选自张岂之《中华文化具有会通精神》)(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司马迁和班固都认为,诸子百家虽立论、学说不同,但都主张思想文化的融会贯通,都具有会通精神。
B.《吕氏春秋》不仅会通儒、道两家的思想,还论及了名、法、墨、农、阴阳各家的学说和主张。
C.从《淮南子》有关道家、儒家、墨家思想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我国汉代在思想学术上也具有会通精神。
D.魏晋玄学以“三玄”为基础,其产生的条件之一就是儒家与道家学说从战国末期到魏晋时期的长期会通。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
A.唐代,中国佛学吸取了儒学思想,令佛教中的若干宗派世俗化,使当时的佛教有了立足的文化基础。
B.唐代思想家推崇儒学,同时研究佛学,也会通道家的学说和思想;两宋儒学会通佛学,在理论创新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C.南宋朱熹所代表的“新儒学”在以儒学为主的思想体系中会通了“三教”,为儒学寻找“活水源头”。
D.黄宗羲认为思想学术应该是由天下士人共同研究、确定其价值的“公器”“公识”,学术思想上的会通尤为重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从战国末期到南宋末年,中国思想文化至少经历了两次大的会通,会通精神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B.中国思想文化史就是思想文化会通的历史,其中儒、释、道“三教”的会通影响了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史。
C.思想文化史上的会通,既体现在学说和思想的融会贯通,也包括一些研究和论证方法的彼此借鉴和吸收。
D.思想学术上的会通精神,不仅可以丰富传统的思想学术,还有助于构建新的学术体系和学术流派。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A 根据原文第一段“儒家《易传•系辞上》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主张思想文化的融会贯通”可知,是儒家《传•系辞上》主张思想文化的贯通,不是司马迁和班固这样认为;司马迁、班固只是认为诸子百家有相会通的特点.
(2)C 张冠李戴,根据原文倒数第二段为“‘会通’,用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话说,就是为儒学寻找“活水源头”,否则儒学就会枯竭凋零”“他和其他理学家将‘三教’会通在以儒学为主的思想体系中,称为‘新儒学’”可知,会通“三教”的是朱熹和其他理学家,不是“新儒学”.
(3)B “儒、释、道‘三教’的会通影响了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史”错,由原文(需结合全文)可知,战国末期的《吕览》体现了儒、道的会通,魏晋玄学也体现了儒家与道家学说的会通,唐代以后,才有了佛学,也就是“释”的参与.

答案:
(1)A
(2)C
(3)B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据《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此段文字表明司马  2020-06-2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儒家《易传•系辞上》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主张思想  2020-07-05 …

市场营销问题,丹尼尔~案例三:丹尼尔是大食品厂某公司主管营销的副总经理.在公司的销售量中,公司产品  2020-08-04 …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原因有①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②认为党内有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③为了防  2020-11-14 …

“杞人忧天”是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我认为是主观但是我们老师硬说是客观,说原因是杞人对我们来  2020-11-21 …

运用公司的知识,你认为以下电视剧情中合理的是()①主人公被家族企业驱逐后,自己成立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2020-12-07 …

根据要求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可以是短语)。由于司马迁认识到了历史终归是“人”的  2020-12-10 …

中华慈善总会紧急调运5万只口罩支援日本抗灾,某口罩公司主动承担了这批口罩的生产任务,计划10天完成.  2020-12-30 …

思考拓展题,一,a女士是因为资质较深的会计,接任某公司的主管会计工作以来,深受公司上下的尊敬,她工作  2021-01-08 …

毛泽东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原因是①认为党内出现了修正主义②认为党内有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③为了  2021-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