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醉落魄辛未九月望和答庆符®胡铨百年强半,高秋犹在天南畔。幽怀已被黄花乱,更恨银蟾,故向愁人满。招呼诗酒颠狂伴,羽觞到手判无

题目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醉落魄辛未九月望和答庆符®
胡铨
百年强半,高秋犹在天南畔。幽怀已被黄花乱,更恨银蟾,故向愁人满。
招呼诗酒颠狂伴,羽觞到手判无算,浩歌箕踞巾聊岸②.酒欲醒时,兴在卢仝碗③。
【注】①庆符:名张伯麟。当时秦桧主和,庆符说:“夫差,而忘勾践之杀尔父乎?”秦桧听说大怒,将庆符关入监狱,打得体无完肤,流放到吉阳军。时作者亦因上书力抵和议,请斩秦桧,被诬为“讪谤”,也被贬到吉阳军。②巾聊岸:掀起头巾露出前额,不拘形迹。③卢仝碗:唐代诗人卢仝 饮茶的、碗。卢仝写有《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有“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句。
(1)有人说这首词的“更恨银蟾,故向愁人满”两句“无理而妙”,请结合词的上片加以赏析。
(2)简要分析这首词中塑造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作答本题有两个要点,一是分析其“无理”之处:“故”,作者赋予明月情感,责怪它故意对着自己变满,体现“无理”;而这种责怪恰似诗人内心情感的体现,因此又是“妙”.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从诗句描写上看诗人的性格,从诗歌的氛围上品读诗人的心境和情怀.结合注释以及词的上半片和下片的前三句,可以看出诗人因报国无门的悲愤;“兴在卢仝碗”是用典,希望能够排解胸中的不平之事.

答案:
(1)明月本无情,作者却说它故意对着自己变满,看似无理,实则非常巧妙.(2分)作者满怀无法锄奸复国的激愤烦乱心情,偏又逢皓月圆满,便把一腔的怨情向“银蟾”倾泻而去,更深层次地表现了词人的愁绪.(3分)

(2)这首词塑造了一位虽遭贬谪但心忧国事,壮志难酬又希图解脱的爱国诗人形象.(2分)诗人触犯秦桧被贬天南,年近半百,因报国无门而抑郁愤懑.因此招集友人赋诗狂饮,放声高歌,放浪形骸,表现了作者内心极深的忧愁.又借卢仝饮茶的典故,力求排解胸中的不平之事.

赏析:
“百年强半”二句,流露了年已半百,而长期蹇偃的痛苦.作者从绍兴八年被贬至写词时已十三年,长期的贬谪使他心情异常烦闷,作词的这一天恰好是九月的望日,也正是月圆之时,又有菊花盛开,对此良辰美景,难免想起自己的遭遇,月亮不理解人的愁情,偏偏要在这时特别的圆满,更使词人愁肠百结. 
下片转入作者对愁情的自我排解.他邀来了被世俗视之为颠狂的那些为抗金呐喊奔走的慷慨志士,并和他们一道作诗饮酒,狂呼高歌,他们放浪形骸,旁若无人.这种狂放的情景实实为他们内心悲愤的发泄和排解.当他们酒醒之后,又思饮茶,用“卢仝碗”典故,即取卢仝之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之意.作者因报国无门而抑郁愤懑,愤世嫉俗,满腔不平都暗寓其中,却发之于狂放,是作者力求排解的表现.语似平淡而诗意深沉,用典恰当,风格豪放自然. 
词作开首二句:“百年强半,高秋犹在天南畔.”词人这一年四十九岁,故曰“百年强半”,被排挤出朝廷,羁留南方达十三年之久,故曰“犹在天南畔.”秋高气爽,临轩赏月,把酒观菊,本当是很惬意、快活时节,但却被抛置在天之涯海之角.更何况,奸贼当道,金瓯残缺,匹夫之责,时常萦绕心怀.一个“犹”字,凝聚了词人多少的感慨与忧愤.“高秋”,谓秋高气爽之时,谢眺《奉和随王殿下》诗有:“高秋夜方静,神居肃且深”句.“幽怀已被黄花乱.更恨银蟾,故向愁人满.“幽怀”,指郁结于心中的愁闷情怀.毫无疑问,这是指自己无法锄奸复国的激愤烦乱心情.这句本意是因“幽怀”而无心赏观菊花,但字面上却说是因观花而致幽怀乱,似句意不顺,这实是一种婉转曲达的表现手法,后二句亦是如此写法.词人愁绪满怀,偏又逢皓月圆满,便把一腔的怨情向“银蟾”倾泻而去.这与上句的“无理”,更深一个层次地表现了词人的愁绪.如“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唐•金昌绪),辛弃疾的“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祝英台近》)等.这都是一种看似无理,实则含有更深的理在的埋怨. 
下片词人转而抒写自己借酒茶解愁的情形.“招呼诗酒颠狂伴,羽觞到手判 无算.浩歌箕踞巾聊岸.”这里的“伴”,当指那些不畏权奸,主张抗金,遭到迫害,有志而不得伸的志同道和之友,当然也包括词题中的张伯麟.这几句词人用白描手法极写饮酒之狂态.“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他仍只好借酒来忘却心中的忧愤与不平.“羽觞”,指酒器,其状如雀鸟,左右形如两翼.他们喝了无数杯的酒,不仅放声高歌,还一扫文雅之态,箕踞而坐,并把头巾推向后脑露出前额.这是他们“颠狂”的具体写照.“箕踞”,形容两足前伸,以手据膝,如箕状,古时为傲慢不敬之容.这种放浪形骸的颠狂之态,实是内心忧愁极深的外在表现.末二句“酒欲醒时,兴在卢仝盌.”酒醒思茶,亦如饮酒一般,以浇胸中之块垒.“卢仝盌”,“盌”,同碗、椀,典出唐代诗人卢仝,卢仝号玉川子,善诗,亦喜饮茶.曾赋诗盛赞茶之妙用:“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走笔谢孟?议寄新茶》).这里用此典,词意是承前一贯而下,亦即卢仝诗中的“破孤闷”、散尽“生平不平事.” 
全词抒情由隐而显,层层递进;或曲折传达,或正面抒写,刻画了一个身虽遭贬,却能不屈不挠、豪气不除的爱国诗人形象.
看了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昂首观之果然鹤也.这句话怎样划分节奏?夏蚊成雷私拟作群  2020-06-07 …

英语翻译箜篌引者.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  2020-06-12 …

英语翻译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2.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  2020-06-21 …

英语翻译洪咨夔(1176—1236),于潜(今属浙江临安)人.洪咨夔的好友大多是官员,如赵葵(11  2020-07-15 …

中国诗歌在唐朝达到顶峰。仅据清代康熙年间所编的《全唐诗》所录,就有诗人两千二百多人,作品四万八千九  2020-07-2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全唐诗》,所录作家凡二千三百余人,诗凡四万八千余  2020-07-29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2014年3月1日晚9时21分,一伙穷凶极恶手持砍刀的疆独暴力恐怖分子在昆明  2020-12-01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2014年3月1日晚9时21分,一伙穷凶极恶手持砍刀的疆独暴力恐怖分子在昆明  2020-12-03 …

年少轻狂不知愁,疏狂一醉梦清秋.把轻狂改为痴狂意思是不是一样的啊?  2020-12-03 …

百度首页曾用一句话链接读者设百度为自己电脑的首页,它是:设百度为首页。后来百度把这句话改为:把百度设  2020-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