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文言文阅读(22分)卫臻字公振,陈留襄邑人也。父兹,有大节,不应三公之辟。太祖之初如陈留,兹曰:“平天下者,必此人也。”太祖亦异之,数诣

题目详情

文言文阅读(22分)

卫臻字公振,陈留襄邑人也。父兹,有大节,不应三公 辟。太祖之初 陈留,兹曰:“平天下者,必此人也。” 太祖亦异之,数诣兹议大事 。从讨董卓,战于荥阳 卒。太祖每涉郡境,辄遣使祠焉。

会奉诏命,聘贵人于魏, 表留臻参丞相军事。追录臻父旧勋,赐爵关内侯,转为户曹掾。文帝即王位,为散骑常侍。及践阼,封安国亭侯。帝 广陵,行中领军,从。征东大将军曹休表得降贼辞:“孙权已在濡须口。”臻曰:“ 权恃长江,未敢抗衡,此必畏怖伪辞耳 。”考核降者,果守将诈所作也。

明帝即位,进封康乡侯,加侍中。诸葛亮寇天水,臻奏:“宜遣奇兵入散关,绝其粮道。”乃以臻为征蜀将军, 节督诸军事,到长安,亮退。还,复职,加光禄大夫。是时,帝方隆意于殿舍,臻数切深。及殿中监擅收兰台令史,臻奏案之。诏曰:“殿舍不成,吾所留心,卿推之何?”臻上疏曰:“古制侵官之法,非恶其勤事也,诚以所益者小,所堕者大也。臣每察校事,类皆如此,惧群司将遂越职, 至陵迟矣。”

幽州刺史毋丘俭上疏曰:“陛下即位已来,未有可书,吴、蜀恃险,未可卒平,聊可以此方无用之士克定辽东。”臻曰:“俭所陈皆战国细术,非王者之事也。吴频岁称兵,寇乱边境,而犹案甲养士,未果寻致讨者,诚 百姓疲劳故也。且渊生长海表,相承三世,外抚戎夷,内修战射,而俭欲以偏军长驱,朝至夕卷,知其妄矣。”俭行,军遂不利。

后迁为司空,徙司徒。正始中,进爵长垣侯,邑千户,封一子列侯。

(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改)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     )

A. 太祖之初 陈留                       如:到、往

B. 帝 广陵,行中领军                   幸:皇帝到某地

C. 乃以臻为征蜀将军, 节督诸军事       假:借

D. 诚 百姓疲劳故也                     用:因为

1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完全相同 的一组是(3分)(     )

A.不应三公 辟                      不知日

B.战于荥阳 卒                      惑 不从师。

C. 表留臻参丞相军事                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D.惧群司将遂越职, 至陵迟矣        举匏樽 相属

18.文中哪几件事能体现卫臻的深谋远虑?请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

1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太祖亦异之,数诣兹议大事。(3分)

(2)权恃长江,未敢抗衡,此必畏怖伪辞耳。(3分)

(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分)

(5)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3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6.C

17.D

18.①识破吴国降将的谎言;②建议派兵断绝诸葛亮粮道;③反对收押兰台令史;④反对出兵攻辽。(答出一点得1分,四点4分)

19.(1)曹操也觉得卫兹很奇特,好几次去他那里商议大事。

(2)孙权虽然有长江作依靠,却也不敢和我军抗衡,这一定是敌军因害怕而散布的谣言。”

【解析】

16.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C项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下句大意内容可知,C项,假:给、授予。所以选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7.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A项,结构助词,的/主谓间;B项,表顺承/表转折;C项,介词,趁机/因为;D项,前后均为“而”。所以选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8.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先从文中找到卫臻言行举止的语句,然后疏通句意,根据句意筛选出体现卫臻的深谋远虑的语句,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即可。例如,第三段,臻奏:“宜遣奇兵入散关,绝其粮道。”体现了他的深谋远虑。以此类推即可。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19.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异、诣、砺、惑、伪、辞。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卫臻,字公振,陈留郡襄邑县人。父亲卫兹,节操高尚 曾拒绝三公的征召。太祖(曹操)初次到陈留郡,卫兹就说:“平定天下的人,必定是这个人啊。”曹操也觉得卫兹很奇特,好几次去他那里商议大事。后来卫兹跟随曹操讨伐董卓,战死在荥阳。太祖(曹操)每次从郡境内路过,必定派遣使者前去祭拜他(卫兹)。

正值曹操奉诏为献帝到魏地挑选贵人,他借此上表让卫臻留下来担任参丞相军事。为追念其父卫兹的功勋,又赐封卫臻为关内侯,转任户曹掾。曹丕即魏王王位后,任命卫臻为散射常侍。等到当了皇帝,曹丕又封卫臻为安国亭侯。曹丕要亲自去广陵,让卫臻做中领军,陪同前往。征东大将军曹休给曹丕送来表章,说得到了吴军降将的口供,称“孙权已经来到濡须口”。卫臻说:“孙权虽然有长江作依靠,却也不敢和我军抗衡,这一定是敌军因害怕而散布的谣言。”待详细审问降将后,才知道果然是吴军守将制造的谣言。

明帝曹睿即位,卫臻被晋封为康乡侯,加封为侍中。诸葛亮进犯天水,卫臻向明帝建议说:“应该派一支奇兵急赴散关,断绝蜀军粮道。”明帝就任命卫臻为征蜀将军,授予他符节,让他都督指挥这次军事行动,刚到长安,诸葛亮就退兵了。卫臻回到洛阳后,继续担任原来的职务,又加封为光禄大夫。当时 明帝正热衷于修建宫殿,卫臻多次恳切地规劝。等到殿中监擅自拘留了兰台令史,卫臻又把这事报告了明帝。明帝下诏说:“宫殿盖不成,我已经收心了,你怎么又管起这事来了呢?”卫臻上疏说:“古代制定处置越权官员的法规,不是因为厌恶他们办事太勤勉,确实是因为收益小而损失大啊。臣每天观察这类事情,大多如此。因此,我恐怕将来各职司会逐渐越职,以至犯了大罪。”

幽州刺史毋丘俭上疏明帝说:“陛下即位以来,没有做出得以书写记载的业绩。眼下吴、蜀倚仗地势险要,也不是短时间就能平定的,不如姑且用国中闲置的兵力,前去克定辽东。”卫臻对明帝说:“毋丘俭所说的都是战国时代使用的琐屑的计谋,并非成就王业者应该做的大事。东吴连年举兵,进犯边境,而我国仍旧按兵不动,休养将士,没有最终寻找机会讨伐它,实在是因为老百姓疲惫劳累的缘故。况且辽东的头领公孙渊从小生长在海上,对辽东的统治已经沿续了三代,他们对外安抚少数民族,对内整修武备习练战阵,而毋丘俭却想用一部分军队长驱直入,早上到达,晚上就回来,他的想法太狂妄了。”毋丘俭出兵果然失利。

后来卫臻升任司空,转任司徒。正始年间,卫臻晋爵为长垣侯,食邑一千户,他的一个儿子被赐封为列侯。

看了 文言文阅读(22分)卫臻字公...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计划在某画廊展出10幅不同的画,其中1幅水彩画,4幅油画,5幅国画,排成一行陈列,要求同一品种的画  2020-05-15 …

计划展出6幅不同的画,其中1幅水彩画,2幅油画,3幅国画,排成一行陈列,要求同一品种的画必须连在一  2020-05-15 …

计划展出6幅不同的画,其中1幅水彩画,2幅油画,3幅国画,排成一行陈列,要求同一品种的画必须连在一  2020-05-15 …

数学排列组合题4计划展出10幅不同的画,其中一幅水彩画,4幅油画,5幅国画,排成一行陈列,要求同一  2020-05-15 …

英语翻译《图国》(节选)吴子曰:“昔之图国家者,必先教百姓而亲万民.有四不和: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  2020-06-12 …

材料一近代中国著名史学家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  2020-06-23 …

清晨,班主任陈老师把班长明珠叫到办公室--陈老师:“你看看这几天班级纪律太不像话了,你这个班长是怎  2020-07-28 …

国家明文规定,公共客运场所内公厕不准收费。公民陈某在某火车站候车时因上厕所被车站管理人员强收5角钱的  2020-11-07 …

孟子在周游列国时说:”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孟子·腾文公章上》载:“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2020-12-24 …

对传统的继承与再发现并不是要陈陈相因,死守传统,是要研究它、理解它、借鉴它,促使它更新换代,跨入更高  2021-0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