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19.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送卢举使河源(唐)张谓故人行役向边州,匹马今朝不少留。长路关山何日尽,满堂丝竹

题目详情

19.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送卢举使河源  

(唐)张谓

故人行役向边州,匹马今朝不少留。

长路关山何日尽,满堂丝竹为君愁。

别滁    

(宋)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注: 诗作于作者离别滁州赴扬州之际。

从两诗的第三句在结构中的作用来看,张诗中第三句紧承前诗离别场景,宕开一笔,联想卢举出使路途的遥远,为后一句写眼前的离愁蓄势;欧阳诗中第三句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两首诗都写到了离别的音乐,从描写音乐的作用来看,欧阳诗中音乐添人离愁,作者希望不要在离别时演奏凄伤的音乐,表达了诗人强自排遣离愁、不忍离别的情怀。张诗中_______________。 (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欧阳诗中第三句由写送别者的盛情转入写自己的情怀,姑且跟平时醉态一样,劝慰大家不要忧愁。

(2)张诗中用为送别演奏的音乐渲染离别的氛围,烘托离别的愁绪;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诗歌中句子的作用。题干中先说“张诗中第三句紧承前诗离别场景,宕开一笔,联想卢举出使路途的遥远,为后一句写眼前的离愁蓄势”,然后再提问欧阳诗,前面其实是出题者给考生抛出的媚眼。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是抒情,诗人把自己矛盾、激动的心情以坦然自若的语言含蓄地表达了出来。欧阳修在滁州任职期间,颇有惠政。饯行时当地父老向他所表示的真挚友好的感情,使诗人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两年多的贬谪生活即将过去,这里地僻事简,民俗淳厚,作者特别对以前在滁州琅琊山与众宾客的游宴情景怀念不已;而此时却是离别在即,滁州的山山水水,吏民的热情叙别,使他百感交集。这里“我亦且如常日醉”的“且”字,用得极好,写出了诗人与众宾客一起开怀畅饮时的神情意态和他的内心活动。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诗歌中的情感。题干中说“欧阳诗中音乐添人离愁,作者希望不要在离别时演奏凄伤的音乐,表达了诗人强自排遣离愁、不忍离别的情怀”,这其实是给考生的暗示;“两首诗都写到了离别的音乐”,这里提示了音乐的种类。从题目可以知道,这是一首离别诗,离别之时再写离别的音乐,自然是烘托情绪,渲染氛围;“满堂丝竹为君愁”,一个“愁”字点明此时的思绪,而离别的音乐更让这种情绪变得更为伤感。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看了 19.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