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物理-->
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物块A放在质量M=4kg木板B的左端,起初A、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作用在木板B上,已知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4,地面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物块A放在质量M=4kg木板B的左端,起初A、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作用在木板B上,已知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4,地面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2.求:

(1)能使AB发生相对滑动的F的最小值;
(2)若F=30N,作用1s后撤去,要想A不从B上滑落,则木板至少多长,从开始到AB均静止,A的总位移是多少?

(1)能使AB发生相对滑动的F的最小值;
(2)若F=30N,作用1s后撤去,要想A不从B上滑落,则木板至少多长,从开始到AB均静止,A的总位移是多少?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当AB保持相对静止时,两者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此时A、B间的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物体相对静止.
对于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μ1mg=am
代入数据解得 am=4m/s2
对AB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in-μ2(M+m)g=(M+m)am
代入数据解得 Fmin=25N
(2)设F作用在B上时,A、B的加速度分别为a1、a2,撤掉F时速度分别为v1、v2,撤去外力F后加速度分别为
、
.AB共同运动时速度为v3,加速度为a2,AB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对A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μ1mg=ma1
代入数据解得 a1=4m/s2
由速度公式得 v1=a1t1=4m/s
对B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μ1mg-μ2(M+m)g=Ma2
代入数据解得 a2=5.25m/s2
由速度公式得 v2=a2t1=5.25m/s
撤去外力后:
=a1=4m/s2
=
=2.25m/s2
经过t2时间后AB速度相等 v1+
t2=v2-
t2
代入数据解得t2=0.2s
则共同速度v3=v1+
t2=4.8m/s2
从开始到AB相对静止.AB的相对位移即为木板最短的长度L
L=xB-xA=
+
-
a1(t1+t2)2=0.75m
AB速度相等后共同在水平面上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3=μ2g=1m/s2
从v3至最终静止位移为x=
对于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μ1mg=am
代入数据解得 am=4m/s2
对AB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in-μ2(M+m)g=(M+m)am
代入数据解得 Fmin=25N
(2)设F作用在B上时,A、B的加速度分别为a1、a2,撤掉F时速度分别为v1、v2,撤去外力F后加速度分别为
a | ′ 1 |
a | ′ 2 |
对A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μ1mg=ma1
代入数据解得 a1=4m/s2
由速度公式得 v1=a1t1=4m/s
对B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μ1mg-μ2(M+m)g=Ma2
代入数据解得 a2=5.25m/s2
由速度公式得 v2=a2t1=5.25m/s
撤去外力后:
a | ′ 1 |
a | ′ 2 |
μ1mg+μ2(M+m)g |
M |
经过t2时间后AB速度相等 v1+
a | ′ 1 |
a | ′ 2 |
代入数据解得t2=0.2s
则共同速度v3=v1+
a | ′ 1 |
从开始到AB相对静止.AB的相对位移即为木板最短的长度L
L=xB-xA=
| ||
2a2 |
| ||||
2
|
1 |
2 |
AB速度相等后共同在水平面上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3=μ2g=1m/s2
从v3至最终静止位移为x=
| ||
|
看了 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物...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0.为了测试汽车的性能,让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一辆汽车初速度为2.0m/s,末速度 2020-04-26 …
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8,B是数轴上一点,且AB=14.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 2020-06-08 …
已知直线l上有一点O,点A、B同时从O出发,在直线l上分别向左、向右作匀速运动,且A、B的速度比为 2020-06-12 …
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6,B是数轴上一点,且AB=10.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长 2020-06-13 …
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6,B是数轴上在A左侧的一点,且A,B两点间的距离为10.动点P从点 2020-06-20 …
为了鼓励小强勤做家务,培养劳动意识,小强每月的总费用等于基本生活费加上奖励(奖励由上个月他的家务劳 2020-06-26 …
已知线段AB=19.(1)如图1,如果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16,点B是数轴上一点.动点P从点A出发 2020-07-20 …
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6,B是数轴上在A左侧的一点,且A,B两点间的距离为10.动点P从点 2020-07-21 …
如图滑雪雪道,运动员从AB上开始下滑,到达C点后水平飞出,落到F点.空中轨迹上E点的速度方向与斜坡轨 2020-10-30 …
如图,AB为半圆的直径,点P为AB上一动点,动点P从点A出发,沿AB匀速运动到点B,运动时间为t,分 2020-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