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物理-->
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器材有: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线、钩码、刻度尺、导线、交流电源、复写纸片等.(1
题目详情
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器材有: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线、钩码、刻度尺、导线、交流电源、复写纸片等.
(1)该同学在实验桌上安装好所需的器材后(如图1所示)准备进行实验,下面操作必须要的是___
A.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固定打点计时器的那端适当垫高,以平衡小车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
B.调节拉小车的细线试使细线与长木板板面平行
C.拉小车运动的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D.实验时,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2)该同学在得到的纸带上选取七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如图2所示,图中s1=4.81cm,s2=5.29cm,s3=5.76cm,s4=6.25cm,s5=6.71cm,s6=7.21cm.已知电源频率为50Hz,则加速度的大小为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该同学在实验桌上安装好所需的器材后(如图1所示)准备进行实验,下面操作必须要的是___
A.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固定打点计时器的那端适当垫高,以平衡小车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
B.调节拉小车的细线试使细线与长木板板面平行
C.拉小车运动的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D.实验时,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2)该同学在得到的纸带上选取七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如图2所示,图中s1=4.81cm,s2=5.29cm,s3=5.76cm,s4=6.25cm,s5=6.71cm,s6=7.21cm.已知电源频率为50Hz,则加速度的大小为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A、该实验不需要调节木板的倾斜度以平衡摩擦力,因研究测量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只要小车受到作用力恒定即可,故A错误;
B、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保证小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合力不变,故B正确;
C、该实验不需要知道小车的合力,即不需要应使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故C错误;
D、实验时,不能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由于小车运动较快,可能会使打出来的点很少,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故D错误;
故选:B.
(2)s1=4.81cm=0.0481m,s2=5.29cm=0.0529m,s3=5.76cm=0.0576m,
s4=6.25cm=0.0625m,s5=6.71cm=0.0671m,s6=7.21cm=0.0721m.
根据a1=
,a2=
,a3=
得加速度大小为:
a=
=
=
m/s2
=0.48 m/s2.
故答案为:(1)B;(2)0.48.
B、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保证小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合力不变,故B正确;
C、该实验不需要知道小车的合力,即不需要应使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故C错误;
D、实验时,不能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由于小车运动较快,可能会使打出来的点很少,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故D错误;
故选:B.
(2)s1=4.81cm=0.0481m,s2=5.29cm=0.0529m,s3=5.76cm=0.0576m,
s4=6.25cm=0.0625m,s5=6.71cm=0.0671m,s6=7.21cm=0.0721m.
根据a1=
| s4-s1 |
| 3T2 |
| s5-s2 |
| 3T2 |
| s6-s3 |
| 3T2 |
得加速度大小为:
a=
| a1+a2+a3 |
| 3 |
| s4+s5+s6-s1-s2-s3 |
| 9T2 |
=
| 0.0625+0.0671+0.0721-0.0481-0.0529-0.0576 |
| 9×0.12 |
=0.48 m/s2.
故答案为:(1)B;(2)0.48.
看了 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D=6cm,CD=4cm,BC=BD=10cm,点P由B出发 2020-05-16 …
在校秋季运动会上,九(1)班男生参加4×100m接力赛中出现了接力棒掉棒现象,痛失了取得优异成绩的 2020-05-17 …
①在小明描述甲、乙两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图像中,甲、乙分别是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两线相交点表示的 2020-06-03 …
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 2020-06-05 …
如图,在直角梯形中OABC,已知B、C两点的坐标分别为B(8,6)、C(10,0),动点M由原点O 2020-06-27 …
甲、乙两同学从家到学校的距离之比是10:7,甲同学的家与学校的距离为3000米,甲同学乘公交车去学校 2020-11-27 …
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评估交流等,某组同学探究“物 2020-12-10 …
清明节期间,文笔中学团委组织八年级部分学生去离校2.4千米的玉泉山烈士陵园扫墓,回来时乘公交车所花时 2020-12-14 …
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D=6cm,CD=4cm,BC=BD=10cm,点P由B出发沿 2020-12-25 …
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汁划、收集证据、评估交流等,某组同学探究“物体 2021-0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