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物理-->
某小组同学在学习了支点、动力和阻力的概念后,想研究“用杠杆上同一点C提起重物,能够提起重物重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用钩码代替重物悬挂在
题目详情
某小组同学在学习了支点、动力和阻力的概念后,想研究“用杠杆上同一点C提起重物,能够提起重物重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用钩码代替重物悬挂在杠杆的C点(每只钩码重0.5牛),用测力计对杠杆施加向上的动力F,每次都将杠杆拉到水平位置保持静止,然后将图(a)、(b)和(c)的实验数据分别记录在表一、表二和表三中.

表一(动力F=1牛)
表二(d=40厘米)
表三(动力F=1牛)
①分析比较表一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该小组同学想利用图(a)的实验装置研究杠杆上同一点C提起物体的重力大小与___的关系.
②分析比较表二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当动力F的方向和d的大小不变时,___.
③分析比较表三中第二列和第列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发现:当动力F和d的大小不变时,杠杆上同一点C提起物体的重力大小与动力F的方向___有关(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④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重复了图(c)的实验,测量了支点到动力F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并将测量结果填写在表三中的最后一列,然后思考了表一中支点到动力F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最后他们综合分析表一和表三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的结论是:___.

表一(动力F=1牛)
| 实验 序号 | 支点到力F作用点 的距离d(厘米) | 钩码重 (牛) |
| 1 | 40 | 2.0 |
| 2 | 30 | 1.5 |
| 3 | 10 | 0.5 |
| 实验 序号 | 动力F (牛) | 钩码重 (牛) |
| 4 | 0.5 | 1.0 |
| 5 | 1.0 | 2.0 |
| 6 | 1.5 | 3.0 |
| 实验 序号 | 动力方向 θ(度) | 钩码重 (牛) | 支点到力F作用线 的距离l(厘米) |
| 7 | 左偏60 | 1.0 | 20 |
| 8 | 左偏40 | 1.5 | 30 |
| 9 | 竖直向上 | 2.0 | 40 |
| 10 | 右偏40 | 1.5 | 30 |
| 11 | 右偏60 | 1.0 | 20 |
②分析比较表二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当动力F的方向和d的大小不变时,___.
③分析比较表三中第二列和第列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发现:当动力F和d的大小不变时,杠杆上同一点C提起物体的重力大小与动力F的方向___有关(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④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重复了图(c)的实验,测量了支点到动力F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并将测量结果填写在表三中的最后一列,然后思考了表一中支点到动力F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最后他们综合分析表一和表三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的结论是: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①分析比较表一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控制支点到阻力作用点C的距离不变和动力大小(为1N)不变,改变支点到力F作用点的距离d,记录杠杆平衡时提起钩码重力的大小;
所以,该小组同学想利用图(a)的实验装置研究杠杆上同一点C提起物体的重力大小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的关系.
②由表二可知,控制动力F的方向不变和支点到力F作用点的距离d不变及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不变,改变阻力的大小,记录杠杆平衡时动力的大小,可知动力大小变为原来的几倍,提起的物体重就是原来的几倍,即杠杆上同一点C提起物体的重力的大小与动力F成正比;
③对比表三实验序号8与10可发现,虽然动力的方向不同,但杠杆上同一点C提起物体的重力大小却相同,故分析比较表三中第二列和第三列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结论是;
当动力F和d的大小不变时,杠杆上同一点C提起物体的重力大小与动力F的方向不一定有关;
④纵向比较表三最后两列数据发现,支点到力F作用线的距离l(厘米)增大为原来的几倍,杠杆提起钩码的重为就变为原来的几倍,即当动力F的大小不变时,杠杆上同一点C提起物体的重力大小与支点到动力F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成正比.
故答案为:①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d;
②杠杆上同一点C提起物体的重力的大小与动力F成正比;
③不一定;
④当动力F的大小不变时,杠杆上同一点C提起物体的重力大小与支点到动力F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成正比.
所以,该小组同学想利用图(a)的实验装置研究杠杆上同一点C提起物体的重力大小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的关系.
②由表二可知,控制动力F的方向不变和支点到力F作用点的距离d不变及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不变,改变阻力的大小,记录杠杆平衡时动力的大小,可知动力大小变为原来的几倍,提起的物体重就是原来的几倍,即杠杆上同一点C提起物体的重力的大小与动力F成正比;
③对比表三实验序号8与10可发现,虽然动力的方向不同,但杠杆上同一点C提起物体的重力大小却相同,故分析比较表三中第二列和第三列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的结论是;
当动力F和d的大小不变时,杠杆上同一点C提起物体的重力大小与动力F的方向不一定有关;
④纵向比较表三最后两列数据发现,支点到力F作用线的距离l(厘米)增大为原来的几倍,杠杆提起钩码的重为就变为原来的几倍,即当动力F的大小不变时,杠杆上同一点C提起物体的重力大小与支点到动力F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成正比.
故答案为:①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d;
②杠杆上同一点C提起物体的重力的大小与动力F成正比;
③不一定;
④当动力F的大小不变时,杠杆上同一点C提起物体的重力大小与支点到动力F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成正比.
看了 某小组同学在学习了支点、动力...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操场上一些同学在玩丢手绢游戏.这些同学的人数比10多,比20人少.如果把他们分组,每组人数和组数同 2020-05-17 …
某校生物兴趣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某植物花冠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设计了如下实验:将花冠切成长度和宽度相 2020-07-11 …
在校园生活和学习中,下列属于有损他人人格的行为是()A.上课时拒绝与邻桌同学聊天B.在学校食堂按秩 2020-07-12 …
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1所示的装置.( 2020-07-28 …
在学习了滑动摩擦力知识后,实验小组的同学想用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探究运动鞋的鞋底防滑效果.小涵和小思同 2020-08-02 …
有一个7人学习合作小组,从中选取4人发言,要求其中组长和副组长至少有一人参加,若组长和副组长同时参 2020-08-02 …
2.在校园生活和学习中,下列属于有损他人人格的行为的是()A.上课时拒绝与同桌聊天B.在学校食堂按秩 2020-11-10 …
课题式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其基本学习模式为:提出问题→确定研究方案→解决问题→总结和评价某校 2020-11-15 …
新学期第一次班会课上,班主任组织同学们学习学校规章制度,关于校规我们应该这样认识()A.成绩好的同学 2020-12-01 …
A、B、C是同班同学,其中一个是班长,一个是学习委员,一个是小组组长,现在知道:C比组长年龄大,学习 2020-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