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甲文毅曰:“吾,义夫也。闻子之说,气血俱动,恨无毛羽,不能奋飞。是何可否之谓乎?然而洞庭,深水也,吾行尘间,宁可致意
甲 文
毅曰:“吾,义夫也。闻子之说,气血俱动,恨无毛羽,不能奋飞。是何可否之谓乎?然而洞庭,深水也,吾行尘间,宁可致意耶?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致负诚托,又乖恳愿。子有何术可导我耶?”
乙 文
毅曰:“洞庭,深水也。吾行尘间,宁可致意耶?闻子之说,气血俱动,恨无毛羽,不能奋飞。是何可否之谓平?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致负诚托,又乖恳愿。于有何术可导我耶?”
1. 试具体比较两段文字在表述上的不同之处。
2. 哪段文字更吻合柳毅的性格?为什么?
3. 与产生于同一时代的许多爱情婚姻小说相比,《柳毅传》的思想内容有其更为深刻之处,试略加分析。
解析:
1.两文在表述上出现了语序的不同:甲文先慨然应承,并表明自己的“义愤之情”,然后谨慎地询问“助人之法”;乙文则先摆“水深之困难”,然后表明态度,虽也助人,但给人以多少有点勉强之感。可见,两文在情感上的差异也是明显的。 2.甲文更吻合柳毅的性格。甲文既表现了柳毅的见义勇为,又可见出他的细心周密,充分体现出一个能解人之危、救人于难的刚毅勇为的义士形象。 3.(参考)首先,作品所描写的柳毅救助龙女的侠义行为,完全是主人公出于对旧社会压迫妇女行径的不平和激愤,表现出一种光明磊落的正义感;而龙女对柳毅的倾慕与追求,不是一见钟情,而是出于对柳毅的感恩图报,比起一般的“才子佳人”“郎才女貌”之类的小说,有着高人一筹的道德理想和审美感受。其次,在封建礼教重压下,妇女的命运一般只能是悲剧性的,李朝威在文中却巧妙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把一个在封建社会里常见的悲剧转化成“喜剧”,给人以光明的昭示和幸福的憧憬。这也许正是本文在众多的唐代传奇中备受人们喜爱和更为广泛流传的原因吧。
刘开《问说》中的问题“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 2020-05-15 …
这题谁会,有两个1-30内的数字,甲知道两数之和,乙知道两数之积;甲问乙:"你知道是那两个数么?" 2020-05-16 …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言外之意晏子在听闻吴王所下的命令后,为何几次蹴然,直问吴王恶存乎在内容与写法 2020-05-24 …
外国人说完hey之后说what'sup?我回了fine,thx.他说不是问我howareyoudo 2020-07-04 …
什么是产出供给?怎么解释通货膨胀中的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既然之前说供给大于需求,那后面为什么又 2020-07-05 …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花之歌(黎巴嫩)纪伯伦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间 2020-07-10 …
两个人A,B,数字为2~100之间的共99个自然数.现找出两个数,把其和告诉A,把其积告诉B.然后问 2020-10-30 …
xy+yz+xz=y+x+z之类的这种题叫做什么问题就是类似比如xy=x+y-9,yz=y+z-7, 2020-11-01 …
简要说说第①段和第⑤之间的内在联系.①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 2020-11-23 …
数学问题老师在1到80之间取了两个自然数,将两者之积告诉同学P,两者之和告诉同学S,然后问两位同学能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