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王充率性篇第八的译文第一句是:论人之性,定有善有恶.最后一句是;斯盖变性使恶为善之明效也.
题目详情
王充 率性篇第八的译文_
第一句是:论人之性,定有善有恶.最后一句是;斯盖变性使恶为善之明效也.
第一句是:论人之性,定有善有恶.最后一句是;斯盖变性使恶为善之明效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8·1
论人之性(1),定有善有恶.其善者,固自善矣;其恶者,故可教 告率勉,使之为善.凡人君父,审观臣子之性,善则养育劝率,无令近恶; 近恶则辅保禁防(2),令渐于善(3).善渐于恶,恶化于善,成为性行(4).
译文:
研究人的德性,一定有善有恶.善的,固然开始就善;恶的,还能经过 教育、劝告、引导、勉励,使他们成为善的.凡是做君主和父亲的,都会仔 细观察臣与子的德性,善的就培养、教导、勉励、引导,不使他靠近恶的; 恶的就教育、安抚、制止、防犯,使他向善的方面逐渐转化.善的向恶的方 面逐渐转化,恶的向善的方向逐渐转化,就会成为和生就的品行一样.
8·2
召公戒成曰(1):“今王初服厥命(2),於戏(3)!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4).”“生子”谓十五子(5),初生意于善(6),终以善;初生意于恶,终以恶.《诗》曰(7):“彼姝者子(8),何以与之(9)?”传言(10):“譬犹练丝(11),染之蓝则青,染之丹则赤(12).”十五之子其犹丝也,其有所渐化为善恶,犹蓝丹之染练丝,使之为青赤也.青赤一成,真色无异.是故杨 子哭歧道(13),墨子哭练丝也(14),盖伤离本,不可复变也.人之性,善可变为恶,恶可变为善,犹此类也.蓬生生麻间(15),不扶自直;白纱入缁(16),不练自黑(17).彼蓬之性不直,纱之质不黑,麻扶缁染,使之直黑.夫人之性犹蓬纱也,在所渐染而善恶变矣.
译文:
召公告诫成王说:“现在王开始行使自己的使命执政,呜呼!就像刚独 立生活的人样,没有不在其刚开始的时候就打好基础的.”“生子”是说十五岁的人,刚开始独立生活就要立志向好的方向发展,最终是善的;开始独 立生活就愿意向坏的方向发展,最终是恶的.《诗经》上说:“那个美好的人,拿什么赠送他?”传注说:“比如像洁白的丝,用青色染料染它就是青色,用红色染料染它就是红色.”十五岁的人他们像丝一样,会逐渐转化为善的或恶的,如同青色染料、红色染料染白丝,会使它变成青色、红色一样.一旦染成青色、红色,就跟真的颜色没有区别.所以杨子怕走岔路而哭泣,墨子怕丝染错颜色而哭泣,这大概是伤心一旦离开了正道或本色,就不能再 改变.人的德性,善的能变成恶的,恶的也能变成善的,就像这种情况.飞蓬长在麻中间,不用扶持自然会直;白纱放进黑色的染缸,不用染色自然会 黑.那飞蓬的生性不直,白纱的质地不黑,但由于大麻的扶持,黑色的染缸,使它们变直变黑.人的德性就像飞蓬和白纱一样,在逐渐浸染之下,善恶是会改变的.
8·3
王良、造父称为善御,不能使不良为良也(1).如徒能御良,其不 良者不能驯服,此则驵工庸师服驯技能(2),何奇而世称之?故曰:王良登车,马不罢驽(3);尧舜为政,民无狂愚.传曰:“尧舜之民”,可比屋而封(4);桀纣之民,可比屋而诛(5).”“斯民也,三代所以直道而行也(6).”圣主之民如彼,恶主之民如此,竟在化不在性也(7).闻伯夷之风者,贪夫廉而懦 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而鄙夫宽(8).105徒闻风名,犹或变节,况亲接形,面相敦告乎(9)!孔门弟子七十之徒,皆任卿相之用(10),被服圣教(11),文才雕琢,知能十倍,教训之功而渐渍之力也(12).未入孔子之门时,闾巷常庸无奇(13).其尤甚不率者(14),唯子路也.世称子路无恒之庸人(15),未入孔门时,戴鸡佩豚(16),勇猛无礼.闻诵读之声,摇鸡奋豚,扬唇吻之音(17),聒贤圣之耳(18),恶至甚矣.孔子引而教之,渐渍磨砺(19),阖导牖进(20),猛气消损,骄节屈折(21),卒能政事,序在四科(22).斯盖变性使恶为善之明效也.
译文:
王良、造父被称为善于驾驭车马的好手,能把不好的马驯成好马.如果 只能驾驭好马,不好的马不能够驯服,这只能是普通马夫驾车的本领,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可以让世人称赞呢?所以说:王良一登上车,马就不会疲塌跑 不快;尧舜治理国家,百姓不会狂妄愚蠢.传注上说:“尧舜的百姓,能挨 家挨户地被封赏;桀纣的百姓,要挨家挨户地被诛杀.”“有夏、商、周这 样的百姓,所以三代能够按正道而行.”圣明君主的百姓像那样,凶残君主的百姓像这样,归根到底在于教化而不在于本性.听到伯夷的品格,贪恋的人会廉洁,怯懦的人会立志;听到柳下惠的品格,刻薄的人会厚道,庸俗的 人会宽容.仅仅是听到他们品格崇高,就有的变得有节操,何况是亲自接触本人,面对面地诚恳地告戒呢!孔门弟子七十人,都有胜任卿相的才能,他们蒙受圣人教诲,文才得到精心培养,智慧和才能超过常人十倍,这都是教育训导的功绩,逐渐感化的功劳.他们没有进到孔子门下学习时,只是社会上平凡而不出奇的人.其中尤其最不顺服的是子路.世人说子路是做事没有 恒心的庸人,在没有到孔子门下学习时,头戴鸡冠,臂挂猪尾,凶猛无礼.听见朗读书的声音,就摇头摆尾,噘嘴怪叫,吵闹之声直刺读书人的耳朵,可恶到极点.孔子把他叫来,并且教育他,逐渐感化、磨练、启发、教导、 诱导、进取,这样凶暴的气势消失了,骄横的现象收敛了,终于能办理政事,列入在四科之内.这就是改变本性把恶人变成善人的证明.
以上是你要的翻译,链接中还有其他部分的翻译,以及一些生词的注释.
论人之性(1),定有善有恶.其善者,固自善矣;其恶者,故可教 告率勉,使之为善.凡人君父,审观臣子之性,善则养育劝率,无令近恶; 近恶则辅保禁防(2),令渐于善(3).善渐于恶,恶化于善,成为性行(4).
译文:
研究人的德性,一定有善有恶.善的,固然开始就善;恶的,还能经过 教育、劝告、引导、勉励,使他们成为善的.凡是做君主和父亲的,都会仔 细观察臣与子的德性,善的就培养、教导、勉励、引导,不使他靠近恶的; 恶的就教育、安抚、制止、防犯,使他向善的方面逐渐转化.善的向恶的方 面逐渐转化,恶的向善的方向逐渐转化,就会成为和生就的品行一样.
8·2
召公戒成曰(1):“今王初服厥命(2),於戏(3)!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4).”“生子”谓十五子(5),初生意于善(6),终以善;初生意于恶,终以恶.《诗》曰(7):“彼姝者子(8),何以与之(9)?”传言(10):“譬犹练丝(11),染之蓝则青,染之丹则赤(12).”十五之子其犹丝也,其有所渐化为善恶,犹蓝丹之染练丝,使之为青赤也.青赤一成,真色无异.是故杨 子哭歧道(13),墨子哭练丝也(14),盖伤离本,不可复变也.人之性,善可变为恶,恶可变为善,犹此类也.蓬生生麻间(15),不扶自直;白纱入缁(16),不练自黑(17).彼蓬之性不直,纱之质不黑,麻扶缁染,使之直黑.夫人之性犹蓬纱也,在所渐染而善恶变矣.
译文:
召公告诫成王说:“现在王开始行使自己的使命执政,呜呼!就像刚独 立生活的人样,没有不在其刚开始的时候就打好基础的.”“生子”是说十五岁的人,刚开始独立生活就要立志向好的方向发展,最终是善的;开始独 立生活就愿意向坏的方向发展,最终是恶的.《诗经》上说:“那个美好的人,拿什么赠送他?”传注说:“比如像洁白的丝,用青色染料染它就是青色,用红色染料染它就是红色.”十五岁的人他们像丝一样,会逐渐转化为善的或恶的,如同青色染料、红色染料染白丝,会使它变成青色、红色一样.一旦染成青色、红色,就跟真的颜色没有区别.所以杨子怕走岔路而哭泣,墨子怕丝染错颜色而哭泣,这大概是伤心一旦离开了正道或本色,就不能再 改变.人的德性,善的能变成恶的,恶的也能变成善的,就像这种情况.飞蓬长在麻中间,不用扶持自然会直;白纱放进黑色的染缸,不用染色自然会 黑.那飞蓬的生性不直,白纱的质地不黑,但由于大麻的扶持,黑色的染缸,使它们变直变黑.人的德性就像飞蓬和白纱一样,在逐渐浸染之下,善恶是会改变的.
8·3
王良、造父称为善御,不能使不良为良也(1).如徒能御良,其不 良者不能驯服,此则驵工庸师服驯技能(2),何奇而世称之?故曰:王良登车,马不罢驽(3);尧舜为政,民无狂愚.传曰:“尧舜之民”,可比屋而封(4);桀纣之民,可比屋而诛(5).”“斯民也,三代所以直道而行也(6).”圣主之民如彼,恶主之民如此,竟在化不在性也(7).闻伯夷之风者,贪夫廉而懦 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而鄙夫宽(8).105徒闻风名,犹或变节,况亲接形,面相敦告乎(9)!孔门弟子七十之徒,皆任卿相之用(10),被服圣教(11),文才雕琢,知能十倍,教训之功而渐渍之力也(12).未入孔子之门时,闾巷常庸无奇(13).其尤甚不率者(14),唯子路也.世称子路无恒之庸人(15),未入孔门时,戴鸡佩豚(16),勇猛无礼.闻诵读之声,摇鸡奋豚,扬唇吻之音(17),聒贤圣之耳(18),恶至甚矣.孔子引而教之,渐渍磨砺(19),阖导牖进(20),猛气消损,骄节屈折(21),卒能政事,序在四科(22).斯盖变性使恶为善之明效也.
译文:
王良、造父被称为善于驾驭车马的好手,能把不好的马驯成好马.如果 只能驾驭好马,不好的马不能够驯服,这只能是普通马夫驾车的本领,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可以让世人称赞呢?所以说:王良一登上车,马就不会疲塌跑 不快;尧舜治理国家,百姓不会狂妄愚蠢.传注上说:“尧舜的百姓,能挨 家挨户地被封赏;桀纣的百姓,要挨家挨户地被诛杀.”“有夏、商、周这 样的百姓,所以三代能够按正道而行.”圣明君主的百姓像那样,凶残君主的百姓像这样,归根到底在于教化而不在于本性.听到伯夷的品格,贪恋的人会廉洁,怯懦的人会立志;听到柳下惠的品格,刻薄的人会厚道,庸俗的 人会宽容.仅仅是听到他们品格崇高,就有的变得有节操,何况是亲自接触本人,面对面地诚恳地告戒呢!孔门弟子七十人,都有胜任卿相的才能,他们蒙受圣人教诲,文才得到精心培养,智慧和才能超过常人十倍,这都是教育训导的功绩,逐渐感化的功劳.他们没有进到孔子门下学习时,只是社会上平凡而不出奇的人.其中尤其最不顺服的是子路.世人说子路是做事没有 恒心的庸人,在没有到孔子门下学习时,头戴鸡冠,臂挂猪尾,凶猛无礼.听见朗读书的声音,就摇头摆尾,噘嘴怪叫,吵闹之声直刺读书人的耳朵,可恶到极点.孔子把他叫来,并且教育他,逐渐感化、磨练、启发、教导、 诱导、进取,这样凶暴的气势消失了,骄横的现象收敛了,终于能办理政事,列入在四科之内.这就是改变本性把恶人变成善人的证明.
以上是你要的翻译,链接中还有其他部分的翻译,以及一些生词的注释.
看了 王充率性篇第八的译文第一句是...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测试题14.有一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电压为3 V,现使它的电荷量减少 2020-05-16 …
英文好的来一下,求翻译《明日又是一天》我告诉你,昨天是已停止的风我告诉你,昨天是已落下西天的夕阳我 2020-06-18 …
“嘉佑中,扬州有一珠”译文 2020-06-25 …
有一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电压为3V。现使它的电荷量减少3×10―4C,于是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 2020-07-23 …
英语翻译不曾有梦.翻译没有希望,何来绝望?翻译中译英补充一个梦开始的那一刹那,我将获得重生 2020-11-05 …
下面句子的意思,有一处译得不正确,试把不正确的地方画出来并加以改正。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译意:一 2020-11-07 …
三人独立破译一个密码,单独译出的概率分别为1/5,1/3,1/4.求次密码未被丙译出而甲乙至少有一个 2020-11-23 …
"宣传活动"的英语怎么说?我知道宣传活动的普遍译法是***activity,但我不是想要那个.有一种 2020-11-23 …
英语翻译1增氧泵充足电后可连续工作7小时左右.2充电时请勿靠近易燃易爆物品.不充电或不使用时应拔除电 2020-12-09 …
有一本译著,它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及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启发了当时中国的思想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