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2013•防城港)小梅同学在家中与妈妈做面包,发现妈妈揉面粉时,在面粉中加入一种白色粉末--发酵粉,蒸出来的面包疏松多孔.她很感兴趣想弄明白,发酵粉为什么能让蒸出来的面包疏
题目详情
(2013•防城港)小梅同学在家中与妈妈做面包,发现妈妈揉面粉时,在面粉中加入一种白色粉末--发酵粉,蒸出来的面包疏松多孔.她很感兴趣想弄明白,发酵粉为什么能让蒸出来的面包疏松多孔呢?请你一同参与小梅的探究.
【提出问题】小梅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查阅资料】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易溶于水,其固体或溶液受热时均能分解,生成一种盐、一种气体和水.
【实验探究】小梅按下列实验方案探究小苏打受热分解的产物.
【实验结论】小苏打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气室,使蒸出来的面包疏松多孔.那么小苏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拓展延伸】小玲查阅资料发现:①NaHCO3+NaOH=Na2CO3+H2O;②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小玲把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后却无明显现象,她产生疑问:这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在老师帮助下,它们分别通过以下2个实验证明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的确发生了反应(方案1和方案2的实验过程没标出).

【实验1】证明反应生成了Na2CO3.
小玲认为当B中溶液变浑浊,就能证明有Na2CO3生成,细心的小梅认为该结论不对,其理由是______.小梅接着上图中实验,又设计了方案1来证明反应后生成了Na2CO3.那么方案1是(要求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
【实验2】,证明反应后NaHCO3不存在.
小明接着上图中实验,又设计了方案2来证明反应后NaHCO3不存在.那么方案2是(要求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
【总结归纳】通过实验1和实验2说明.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两个角度是:一是______,二是______.
【提出问题】小梅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查阅资料】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易溶于水,其固体或溶液受热时均能分解,生成一种盐、一种气体和水.
【实验探究】小梅按下列实验方案探究小苏打受热分解的产物.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1.取适量小苏打固体于试管中加热,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1)试管口处有液滴生成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1)生成的液滴是水 (2)生成的气体是______(写化学式) |
| 2.取少量充分加热后的剩余固体溶于水并加入稀盐酸 | ______ | 生成的盐是碳酸钠 |
2NaHCO3
Na2CO3+H2O+CO2↑
| ||
2NaHCO3
Na2CO3+H2O+CO2↑
.
| ||
【拓展延伸】小玲查阅资料发现:①NaHCO3+NaOH=Na2CO3+H2O;②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小玲把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后却无明显现象,她产生疑问:这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在老师帮助下,它们分别通过以下2个实验证明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的确发生了反应(方案1和方案2的实验过程没标出).

【实验1】证明反应生成了Na2CO3.
小玲认为当B中溶液变浑浊,就能证明有Na2CO3生成,细心的小梅认为该结论不对,其理由是______.小梅接着上图中实验,又设计了方案1来证明反应后生成了Na2CO3.那么方案1是(要求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
【实验2】,证明反应后NaHCO3不存在.
小明接着上图中实验,又设计了方案2来证明反应后NaHCO3不存在.那么方案2是(要求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
【总结归纳】通过实验1和实验2说明.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两个角度是:一是______,二是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提出问题】根据题中信息可知,小梅要探究的问题是发酵粉为什么能让蒸出来的面包疏松多孔;
故答案为:发酵粉为什么能让蒸出来的面包疏松多孔;
【实验探究】根据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故答案为:CO2;
根据生成的盐是碳酸钠,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故答案为:有大量气泡产生;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可知,小苏打受热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HCO3
Na2CO3+H2O+CO2↑;
故答案为:2NaHCO3
Na2CO3+H2O+CO2↑;
【拓展延伸】【实验1】氯化钙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在溶液中也产生沉淀;为证明溶液中有生成的碳酸钠,可以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如有气泡产生,则有,否则无;
故答案为:氯化钙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在溶液中也产生沉淀;取少量反应后滤渣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若产生无色气体证明有Na2CO3生成,反之则没有;
【实验2】因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把反应后的溶液加热,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有没有二氧化碳即可;
故答案为: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至沸腾,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NaHCO3存在,反之则没有;
【总结归纳】通过实验1和实验2说明,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以通过检验反应物证明反应发生,或者通过检验产物证明反应发生;
故答案为:可以通过检验反应物证明反应发生;可以通过检验产物证明反应发生.
故答案为:发酵粉为什么能让蒸出来的面包疏松多孔;
【实验探究】根据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故答案为:CO2;
根据生成的盐是碳酸钠,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故答案为:有大量气泡产生;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可知,小苏打受热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HCO3
| ||
故答案为:2NaHCO3
| ||
【拓展延伸】【实验1】氯化钙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在溶液中也产生沉淀;为证明溶液中有生成的碳酸钠,可以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如有气泡产生,则有,否则无;
故答案为:氯化钙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在溶液中也产生沉淀;取少量反应后滤渣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若产生无色气体证明有Na2CO3生成,反之则没有;
【实验2】因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把反应后的溶液加热,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有没有二氧化碳即可;
故答案为: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至沸腾,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NaHCO3存在,反之则没有;
【总结归纳】通过实验1和实验2说明,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以通过检验反应物证明反应发生,或者通过检验产物证明反应发生;
故答案为:可以通过检验反应物证明反应发生;可以通过检验产物证明反应发生.
看了 (2013•防城港)小梅同学...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第4段中“窗外疏梅筛月影”至“故唯日日呼酒买醉”,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2020-04-06 …
tfboys的妈妈粉看过来问一个小问题凯我党和我源党是什么意思qkq呢? 2020-04-06 …
折得疏梅香满袖,暗喜春红依旧宋·晏几道《清平乐》全文是什么? 2020-05-16 …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那一丛疏梅映照在明月中,向我们展示的是蓬勃的.续写两句句式相同 2020-06-13 …
在春节前,妈妈陪晓梅到县城花300元买来的鞋只穿了一天,鞋底就断了,于是要求退货,遭到店主的拒绝。 2020-06-23 …
刘学箕的这首诗词是错误的,敬请更正.贺新郎(再韵赋雪)刘学箕晓听儿曹说.道前村、疏梅莫与,蔽萧缠葛 2020-06-25 …
李清照的词·············出自?素约小腰身,不奈伤春。疏梅影下晚妆新。袅袅娉娉何样似,一 2020-07-16 …
这封信写得豪情万丈,又缠绵悱恻。朗读下列句子,体会作者对妻子的至爱之情。(1)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 2020-11-07 …
一、基础巩固给加点的字注音。意映卿卿如晤()窗外疏梅筛月影()依依旁汝也()的的非吾所忍()空余泪痕 2020-11-28 …
素约小腰身是谁的词啊素约小腰身,不奈伤春。疏梅影下晚妆新,袅袅娉娉何样似?一缕轻云。歌巧动朱唇,字字 2020-1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