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文段(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

题目详情
文段(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4分)
⑴以头 地耳       ⑵ 祲降于天      ⑶长跪而 之       ⑷寡人 矣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2分)
小题3:“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中“天子之怒”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
小题4:面对秦王的恐吓,唐雎是怎么回应的?结果如何?(2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 ⑴撞。⑵吉祥。⑶道歉。⑷明白,懂得。(4分)
小题2: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2分)
小题3:如不答应交换安陵就杀掉唐雎,灭掉安陵国。(2分)
小题4:针锋相对,用“布衣之怒”反击“天子之怒”,结果“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2分)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3:试题分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根据上下文内容可知,此句是秦王威逼唐睢的一句话,其言处之意即是说,如不答应交换安陵就发动战争,灭掉安陵国。后文的“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就印证了这一点。
点评:做题时,要先审题,然后把语句放到语境中,结合上下文内容加以具体分析。根据上下文内容与标志性的语句,把语句的深层含义推断出来。
小题4:试题分析:“面对秦王的恐吓,唐雎是怎么回应的?结果如何?”审题后在文中找到“秦王的恐吓”的相关部分,然后在语句的后面寻找答案。可见,唐睢先是以“布衣之怒” 反击“天子之怒”,并指出要效仿布衣之士刺杀秦王,且立即付诸行动。结果“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点评:结合文章的内容,在理解语句大意的基础上,运用概括性语言完整的作答即可。当然,能用原文语句回答的,可借用原文语句组成自己的答案。
看了 文段(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子  2020-05-16 …

关于《孔子家语·颜回》的问题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  2020-06-20 …

英语翻译景公逐得斩竹者囚之晏子谏:景公树竹,令吏谨守之.公出,过之,有斩竹者焉,公以车逐,得而拘之  2020-06-22 …

孺子岂有客,习于相君者哉?’范雎曰:‘主人翁习知之,唯雎亦得谒  2020-06-29 …

有游于子墨子之门者有游于子墨子之门者,身体强良,思虑徇通,欲使随而学。子墨子曰:‘姑学乎,吾将仕子  2020-07-01 …

论语中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论语中  2020-07-08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放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闻,不亦君子乎?什么意思?不要瞎杂哦,要正确  2020-11-25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子曰:  2020-11-25 …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3题。(18分)唐雎不辱使命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闻天子  2020-12-24 …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