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说明文,回答问题。“拜”和“揖”不是一回事①有人说,《三国演义》插曲“这一拜,春风得意遇知音,桃花也含笑映祭台”是不准确的,因为在桃园三结义中,刘关张是跪不是拜
题目详情
阅读说明文,回答问题。
“拜”和“揖”不是一回事 ①有人说,《三国演义》插曲“这一拜,春风得意遇知音,桃花也含笑映祭台”是不准确的,因为在桃园三结义中,刘关张是跪不是拜。这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因为古时候所谓的拜,其实就是跪。
②《说文解字》曰:“跪,拜也。”也就是说,古人的跪,就是用来行拜礼的。要想知道跪与拜的关系,这里不能不说到“坐”。
③我们知道,古人都是席地而坐。坐与跪乍看起来一样,其实有着本质的区别。所谓坐,就是两膝着地,两脚背朝下,臀部落在脚踵上。当然坐的姿势也非常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就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示对他人的尊重和谦恭;“尽前”,就是尽量将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而对人不敬。
④跪就不同了。虽然也是两膝着地,但要挺直身子,臀不能沾脚跟,以示庄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相如前进瓿,因跪请秦王。”这里的跪就是跪拜之礼。
⑤至于“揖”,只不过是拱手礼,它是不必下跪的。《史记•高祖本纪》:“郦生不拜,长揖。”《汉书•周勃传》:“(天子)至中营,将军亚夫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这说明揖和拜是有明显区别的,拜比揖的礼节重,拜要下跪,而揖不必下跪,只是左手扶抱右手,抱抱拳而已。
⑥古人的拜是非常讲究的,我们现在通常说的“三叩九拜”中的“九拜”,就是古人九种拜的礼节。这九种拜分别是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其中除了女性用的肃拜不跪外,其余八种拜都要下跪。稽首是拜礼之中最隆重的一种礼仪,一般用在君臣之间。先跪下,再拜手,然后手至地,首亦至地。 ( A ) 顿首是丧事之拜中最为重要的礼节。一般是先跪拜手,然后手至地,首也叩地。顿首与稽首不同之处在于,稽首头至于地而不叩,顿首头至于地而叩。
⑦当然最常用的跪拜礼就是“空首”礼,这种礼下跪后两手拱合,俯头至手与心平,因为头不至地而至手,故称为“空首”,也叫“拜手”,简称“拜”。 ( B ) 有时为了表示更加尊重,要行两次空首礼,称“再拜”。《仪礼•大射礼》:“公降一等,小臣正辞。宾升再拜稽首,公答再拜。”这里的“公答再拜”,就是指答拜两次空首礼。所以,“再拜”,不仅是两次跪拜礼的泛称,也是两次空首礼的特称。
⑧由此看出,拜和揖不但礼节轻重不同,用的场合也大相径庭。“拜”礼多用于下级对上级,如臣下对君王;而“揖”礼多用于平辈之间,有时也用在与陌生人打交道时。
(选自《人民日报》 2017-03-07 有删改)(1)本文从哪两个方面说明“拜”和“揖”的不同之处的?
(2)第⑥段中加点词语“一般”能否删掉,为什么?
(3)“我们在今天的古装影视剧中看到的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头首至地对皇帝所行之礼就是此礼”一句放在文中(A)(B)哪一处合适,为什么?
(4)如图为孔子画像,请你判定孔子所行之礼是拜礼,还是揖礼,并说明理由。

“拜”和“揖”不是一回事 ①有人说,《三国演义》插曲“这一拜,春风得意遇知音,桃花也含笑映祭台”是不准确的,因为在桃园三结义中,刘关张是跪不是拜。这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因为古时候所谓的拜,其实就是跪。
②《说文解字》曰:“跪,拜也。”也就是说,古人的跪,就是用来行拜礼的。要想知道跪与拜的关系,这里不能不说到“坐”。
③我们知道,古人都是席地而坐。坐与跪乍看起来一样,其实有着本质的区别。所谓坐,就是两膝着地,两脚背朝下,臀部落在脚踵上。当然坐的姿势也非常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就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示对他人的尊重和谦恭;“尽前”,就是尽量将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而对人不敬。
④跪就不同了。虽然也是两膝着地,但要挺直身子,臀不能沾脚跟,以示庄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相如前进瓿,因跪请秦王。”这里的跪就是跪拜之礼。
⑤至于“揖”,只不过是拱手礼,它是不必下跪的。《史记•高祖本纪》:“郦生不拜,长揖。”《汉书•周勃传》:“(天子)至中营,将军亚夫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这说明揖和拜是有明显区别的,拜比揖的礼节重,拜要下跪,而揖不必下跪,只是左手扶抱右手,抱抱拳而已。
⑥古人的拜是非常讲究的,我们现在通常说的“三叩九拜”中的“九拜”,就是古人九种拜的礼节。这九种拜分别是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其中除了女性用的肃拜不跪外,其余八种拜都要下跪。稽首是拜礼之中最隆重的一种礼仪,一般用在君臣之间。先跪下,再拜手,然后手至地,首亦至地。 ( A ) 顿首是丧事之拜中最为重要的礼节。一般是先跪拜手,然后手至地,首也叩地。顿首与稽首不同之处在于,稽首头至于地而不叩,顿首头至于地而叩。
⑦当然最常用的跪拜礼就是“空首”礼,这种礼下跪后两手拱合,俯头至手与心平,因为头不至地而至手,故称为“空首”,也叫“拜手”,简称“拜”。 ( B ) 有时为了表示更加尊重,要行两次空首礼,称“再拜”。《仪礼•大射礼》:“公降一等,小臣正辞。宾升再拜稽首,公答再拜。”这里的“公答再拜”,就是指答拜两次空首礼。所以,“再拜”,不仅是两次跪拜礼的泛称,也是两次空首礼的特称。
⑧由此看出,拜和揖不但礼节轻重不同,用的场合也大相径庭。“拜”礼多用于下级对上级,如臣下对君王;而“揖”礼多用于平辈之间,有时也用在与陌生人打交道时。
(选自《人民日报》 2017-03-07 有删改)(1)本文从哪两个方面说明“拜”和“揖”的不同之处的?
(2)第⑥段中加点词语“一般”能否删掉,为什么?
(3)“我们在今天的古装影视剧中看到的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头首至地对皇帝所行之礼就是此礼”一句放在文中(A)(B)哪一处合适,为什么?
(4)如图为孔子画像,请你判定孔子所行之礼是拜礼,还是揖礼,并说明理由。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读题,仔细分析文本,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根据文本中的关键性提示语句,即可作答.本题根据第八段中的“由此看出,拜和揖不但礼节轻重不同,用的场合也大相径庭.“可作答.
(2)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在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表示修饰和限制的词语.这句话中的一般表示是在通常的情况,特殊情况可能不是这种情况,如果删除,语意过于肯定,与事实不相符.据此可作答.
(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题目中给出的句子是一个例子,这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方法说明的内容一般在它的前面或是后面.所以这句话应放在“稽首是拜礼之中最隆重的一种礼仪,一般用在君臣之间.先跪下,再拜手,然后手至地,首亦至地.“后,也就是A处.
(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根据第五段中的“至于“揖”,只不过是拱手礼,它是不必下跪的.“一句,观察图象,会发现孔子此时不是跪姿,所以孔子所行应是揖礼.
答案:
(1)礼节的轻重和使用的场合
(2)不能去掉.一般是通常情况下的意思.文中指顿首之礼一般情况下是先跪拜手,然后手至地,首也叩地,也不排除有其他的特殊情况.删除了以后与原意不符合,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放在(A)处合适.因为此句前面讲稽首礼一般用在君臣之间,且头和手均需至地.这正好吻合“文武百官头首至地对皇帝所行之礼”.(B)处前文空首礼“头不至地而至手”,与“文武百官头首至地”不吻合.所以放在(A)处.
(4)孔子所行是揖礼,因为拜要下跪,而揖不必下跪,只是左手扶抱右手,抱抱拳而已.
(2)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在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表示修饰和限制的词语.这句话中的一般表示是在通常的情况,特殊情况可能不是这种情况,如果删除,语意过于肯定,与事实不相符.据此可作答.
(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题目中给出的句子是一个例子,这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方法说明的内容一般在它的前面或是后面.所以这句话应放在“稽首是拜礼之中最隆重的一种礼仪,一般用在君臣之间.先跪下,再拜手,然后手至地,首亦至地.“后,也就是A处.
(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根据第五段中的“至于“揖”,只不过是拱手礼,它是不必下跪的.“一句,观察图象,会发现孔子此时不是跪姿,所以孔子所行应是揖礼.
答案:
(1)礼节的轻重和使用的场合
(2)不能去掉.一般是通常情况下的意思.文中指顿首之礼一般情况下是先跪拜手,然后手至地,首也叩地,也不排除有其他的特殊情况.删除了以后与原意不符合,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放在(A)处合适.因为此句前面讲稽首礼一般用在君臣之间,且头和手均需至地.这正好吻合“文武百官头首至地对皇帝所行之礼”.(B)处前文空首礼“头不至地而至手”,与“文武百官头首至地”不吻合.所以放在(A)处.
(4)孔子所行是揖礼,因为拜要下跪,而揖不必下跪,只是左手扶抱右手,抱抱拳而已.
看了 阅读说明文,回答问题。“拜”...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文章第三自然段具体地写出了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经过.第四自然段写()文章第三自然段具体地写出了刘 2020-06-09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太白山拜仙台海拔3300米,是一块三面xuán空的巨石。相传苏轼在凤翔任 2020-06-16 …
拜为什么左边三道右边四道拜年的拜为什么左边是三道而右边是四道啊? 2020-06-20 …
去五台山的黛螺顶,如果是三步一拜上去的话,一个来回(上山拜+下山)要多长时间. 2020-06-20 …
有关于文言文练习09112003下列各句中的“拜”字,与“弱冠拜骑都尉”中“拜”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020-06-20 …
阅读说明文,回答问题。“拜”和“揖”不是一回事①有人说,《三国演义》插曲“这一拜,春风得意遇知音, 2020-06-21 …
三月三,拜轩辕。2014年4月2日,以“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为主题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新郑 2020-07-05 …
这字怎么写?qing等着,听起来是二声,也没准是三声,拜托大家告我这字应该怎么写啊, 2020-07-15 …
初三化学什么什么酸是咋回事?!拜托了各位谢谢 2020-07-16 …
初中历史题孔子、孟子和董仲舒在历史上对儒家产生重大的影响是什么简要回答拜托了·····是三个人分别 2020-0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