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许)君讳逖,字景山,世家歙州。少仕伪唐,为监察御史。李氏国除,以族北迁。献其文若干篇,得召试,为汲县尉冠氏主簿。迁秘书省校书郎、知县事,数上书论北边事。是时赵普为相
题目详情
(许)君讳逖,字景山,世家歙州。少仕伪唐,为监察御史。李氏国除,以族北迁。献其文若干篇,得召试,为汲县尉冠氏主簿。迁秘书省校书郎、知县事,数上书论北边事。是时赵普为相,四方奏疏不可其意者悉投二瓮中,瓮满辄出而焚之,未尝有所肯可,独称君为能,曰:“其言与我多合。” 又二岁,拜太仆寺丞,磨勘钱帛粮草,监永城和籴,知海陵监。三岁,用监最迁大理寺丞,赐绯衣银鱼。迁太常丞、知鼎州。州杂蛮蜑 ① ,喜以攻劫为生,少年百余人私自署为名号,常伺夜出掠居人,居人恶之,莫敢指。君至而叹曰:“夫政,民之庇也。威不先去其恶,则惠亦不能及人。”君政既行,盗皆亡入他境,约君去乃还。迁国子博士,奉使两浙、江南, 言茶盐利害,省州县之役,皆称旨 。 出知兴元府,大修山河堰。堰水旧溉民田四万余顷,世传汉萧何所为。君行坏堰,顾其属曰:“酂侯 ② 方佐汉取天下,乃暇为此以溉其农。古之圣贤,有以利人无不为也。今吾岂宜惮一时之劳,而废古人万世之利?”乃率工徒躬治木石,石坠,伤其左足,君益不懈。堰成,岁谷大丰。 迁尚书主客员外郎、京西转运使,徙荆湖南路。荆湖南接溪涧诸蛮,岁出为州县患。君曰:“鸟兽可驯,况蛮亦人乎!” 乃召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 。讫三岁,不以蛮事闻朝廷。君罢来朝,真宗面称其能。会有司言荆南久不治,真宗拜君度支员外郎、知府事。荆南钤辖北路兵马,于荆湖为大府,故常用重人,至君特选以材,用员外郎自君而始。 明年,选司封员外郎,赐金紫,徙知扬州。州居南方之会,世之仕宦于南,与其死而无归者,皆寓其家于扬州。故其子弟杂居民间,往往倚权贵,恃法得赎,出入里巷为不法,至或破亡其家。君捕其甚者笞之,曰:“此非吏法,乃吾代汝父兄教也。”子弟羞愧自悔,稍就学问为善人,风俗大化。 君少慷慨,卒能自立于时。 其孝谨闻于其族,其信义著于其友 ,其材能称于其官,是皆可书以传。(《宋史》) 【注】①蛮蜑(dàn):南方少数民族名。②酂(cuó)侯:汉萧何的爵号。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家歙州 家:定居。 B.君行坏堰 坏:使……毁坏。 C.迁秘书省校书郎、知县事 知:主持、执掌。 D.四方奏疏不可其意者悉投二瓮中 可:符合、适合。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 以金笼进上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乃率工徒躬治木石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许逖“材能称于其官”的一组是() ①少仕伪唐,为监察御史 ②君政既行,盗皆亡入他境 ③堰成,岁谷大丰 ④堰水旧溉民田四万余顷 ⑤子弟羞愧自悔,稍就学问为善人 ⑥讫三岁,不以蛮事闻朝廷 A.①③④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普为相时,独对许逖赞赏有加,因为他们的见解经常不谋而合。 B.因为许逖在海陵监任上政绩考核优秀,被升迁为大理寺丞。 C.真宗打破旧例,委派并非朝廷重臣的许逖担任荆南知府。 D.定居于扬州的官宦子弟倚仗权势,经常横行不法,最终落得家破人亡。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言茶盐利害,省州县之役,皆称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②乃召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③其孝谨闻于其族,其信义著于其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 B 2 3 4 5 (1)陈述茶制和盐制的利弊,减少州县的徭役,都符合圣上的意思 (2)于是召集他们的首领,把祸福(利害关系)告知(他们),各部落都认为许逖的话是可信的 (3)他的孝顺恭谨在他的族人中得到传扬,他的信用道义在他的朋友中得到彰显。 |
1 B(此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B项的“坏”,孤立地看,是可以解释为使动用法的。但判定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在这个句子中,主语是“君”,如果他是要让这个护坝毁坏的话,那下文的“今吾岂宜惮一时之劳,而废古人万世之利?”就不好解释。因此,这里的“坏”不能作使动用法讲,而是形容词,解释为“损坏的”“毁坏的”。) 2 A(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项两个“其”都是代词,解释为“那些”;B项的两个“以”虽然都是介词,但意义不一样,上句的“以”解释为“因为”,下句的“以”解释为“用”;C项两个“而”都是连词,但上句的“而”表承接关系,下句的“而”表递进关系,解释为“而且”“并且”;D项上句的“乃”是副词,解释为“竟然”,下句的“乃”是连词,解释为“于是”。) 3 C(此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①只是交代他做过的官,没有写任职的政绩。④不是许逖所为。其它几项都从正面或侧面表明了也为官称其职。) 4 D(此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D项“最终落得家破人亡”有误,原文说这些宦官子弟“出入里巷为不法,至或破亡其家”,这里的“破亡其家”,不是指宦官子弟的家,而是使别人家破人亡。 5 (1)陈述茶制和盐制的利弊,减少州县的徭役,都符合圣上的意思 (2)于是召集他们的首领,把祸福(利害关系)告知(他们),各部落都认为许逖的话是可信的 (3)他的孝顺恭谨在他的族人中得到传扬,他的信用道义在他的朋友中得到彰显。 附译文: 许君名叫逖,字景山。世代定居在歙州。年轻时在旧朝做官,做监察御史。李氏国家灭亡,他率领全族向北迁移。许君献上他的若干篇文章,得到召见任用,做汲县尉冠氏的主簿。后又升职任外秘书省校书郎,管理县里的事务,他多次上书谈论北方边疆的事。当时赵普做丞相,四方的奏疏不适合他心意的都投入到两个瓮中,瓮装满了就倒出来烧掉它们,从没有适合他心意的,他惟独称赞许君有才能,说:“他的看法大多数与我
|
看了 (许)君讳逖,字景山,世家歙...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许)君讳逖,字景山,世家歙州。少仕伪唐,为监察御史。李氏国除,以族北迁。献其文若干篇,得召试,为 2020-06-21 …
(15分)材料一商鞅“集小都乡邑聚为县”,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废除分封制,“凡三十一县”(也有史书 2020-06-28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商鞅“集小都乡邑聚为县”,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废除分封制,“凡三十一县”( 2020-06-2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目。李焘字仁甫,眉州人。绍兴八年,擢进士第。知双流县。仕族张氏子居丧 2020-07-02 …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李焘字仁甫,眉州人。绍兴八年,擢进士第。知双流县。仕族 2020-07-02 …
英语翻译县城位于龙门山后山地震断裂带上.区内高山林立,河流深切.地表为西北高、东南低,地貌以峡谷地 2020-07-27 …
(许)君讳逖,字景山,世家歙州。少仕伪唐,为监察御史。李氏国除,以族北迁。献其文若干篇,得召试,为 2020-07-28 …
英语翻译许君讳逖,字景山,世家歙州.少仕伪唐,为监察御史.李氏国除,以族北迁.献其文若干篇,得召试 2020-07-2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李焘字仁甫,眉州人。绍兴八年,擢进士第。知双流县。仕族张氏子居丧而争 2020-11-23 …
读图,回答1-2题下列叙述中,能正确解读图中信息的有()①农村人口中文盲人口占一半以上②城市人口以高 2020-12-14 …